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受暴妇女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研究--台湾模式及其对大陆的启示
小类:
社会
简介:
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问题早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台湾和大陆相继开始因地制宜地进行家庭暴力防治网络的建构工作。本研究运用文献法、个案分析法和参与式观察法,从政策、司法、警政、医疗、社政五个子系统和子系统整合机制两方面分析台湾新竹县受暴妇女的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并从立法、倡导、完善子系统及社会支持功能、促进家暴防治网络子系统之整合、家暴防治专业化层面提出了台湾经验对大陆家暴防治工作之启示。
详细介绍: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台湾对家庭暴力相关议题的讨论与学界、妇女团体、重大社会事件的推动相伴随。刘可屏(1987)发表的《虐妻问题》一文开启了台湾学术界对于家庭暴力议题的讨论。1998年在各妇女团体、女性立法委员及多位专家学者的多年努力下,台湾《家庭暴力防治法》予以公布。从20世纪80年代起,台湾开始进行家庭暴力防治网络的建构,发展出各地区不同的家暴防治资源与网络模式,同时也存在一些困境。大陆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关注家庭暴力问题。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后,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在大陆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学界也出现一些有关家庭暴力之研究。尽管大陆在反家暴方面进行了不懈地努力,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受暴妇女正式社会支持网络,这说明此作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受暴妇女将求助目光投向社会,社会对受暴妇女求助的回应方式主要是提供社会支持。受暴妇女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突出。随着受暴妇女需要的日益迫切,如何建构一个有效运作的家庭暴力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成为台湾和大陆共同面临的议题。大陆地区鲜有研究台湾家庭暴力防治网络或是台湾地区受暴妇女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论文。因而此作品在论述台湾家暴防治网络经验及其对大陆之启示方面具有重要的创新性。 研究思路与研究问题: 此作品拟用个案研究策略,以台湾新竹县为个案,从社会支持网络及子系统与社会支持网络整合机制两个层面探讨下述研究问题:(1)受暴妇女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子系统及其所提供之支持为何?(2)各子系统的整合机制或合作模式为何?(3)台湾新竹县的实践经验对大陆开展家暴防治工作有哪些启示? 研究方法与资料搜集: 此作品采用个案研究策略,具体运用个案法、实地参与观察法为主、访谈法和文献法为辅的资料搜集方式进行研究。研究者于2010年成功申请中华发展基金会资助的第一届“大陆社工类科学生暑期赴台实习”项目,台湾方面把研究者分配到台湾现代妇女基金会新竹工作站,主要服务对象为家暴受暴者,实习期两个月。实习期间,研究者选取了所在实习机构的服务区域——新竹县作为个案进行受暴妇女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研究,通过教育训练、会议、资料研读、报告撰写、团体督导和个别督导体验、个案家访等方式,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台湾地区受暴妇女的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方面的信息,并借助访谈法对台湾受暴妇女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整合机制进行研究。 研究发现: 此作品分析了政策与司法子系统、警政与医疗子系统、社政子系统以及子系统与社会支持网络的两种整合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从行动到立法、从私事到社会、从缺乏到丰富、从分散到整合及从传统到专业的建议,并进一步指出了本文的局限性及未来可研究之议题。

作品图片

  • 受暴妇女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研究--台湾模式及其对大陆的启示
  • 受暴妇女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研究--台湾模式及其对大陆的启示
  • 受暴妇女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研究--台湾模式及其对大陆的启示
  • 受暴妇女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研究--台湾模式及其对大陆的启示
  • 受暴妇女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研究--台湾模式及其对大陆的启示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作品撰写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台湾受暴妇女社会支持网络模式现状,以期为大陆家暴防治工作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基本思路为:以台湾新竹县为个案,从五个子系统和子系统整合机制两方面研究台湾新竹县受暴妇女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研究问题有: (1)子系统分析:受暴妇女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子系统及其所提供之支持为何? (2)整合分析:各子系统的整合机制或模式为何? (3)台湾经验对大陆家暴防治工作有何启示?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大陆家庭暴力相关文献中鲜有与台湾模式及对大陆经验借鉴的文章,研究思路有独特性。(2)作品采用文献法、个案法和参与观察法、辅之以访谈法,研究方法有科学性。(3)分析视角有科学性。本文从社会支持理论视角对受暴妇女正式社会支持网络进行了系统分析,丰富了社会支持理论在反家暴实践与研究层面的内涵。(4)作品是第一批赴台实习大陆社工学生的交流成果,为后续社工专业实习交流活动奠定了基础,有现实意义。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有助于两岸社会工作教育界和实务界开展交流,有助于社会工作服务活动和组织建设。 (2)解决社会支持体制对受暴妇女问题的介入,对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妇女社会工作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3)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得到缓解,有助于维持家庭的稳定结构,从而促进社会安定祥和的局面。 (4)对台湾受暴妇女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模式的描述性研究,有助于我们借鉴台湾现有经验,完善大陆家暴防治体系。

作品摘要

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问题目前已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而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自20世纪80年代起,台湾开始因地制宜地进行家庭暴力防治网络的建构工作,并在此后20年间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反家暴社会支持网络,对大陆的家庭暴力防治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路径。本研究主要采用个案法、参与观察法,辅之以访谈法,从社会支持网络的政策与司法子系统、警政与医疗子系统、社政子系统以及子系统与社会支持网络的两种整合机制出发来探讨台湾新竹县受暴妇女的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研究认为,台湾在构建受暴妇女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时以社会工作者为资源连结者,以个案管理工作为最主要支持服务方式,具有制度化、系统化、互动性强的优点。研究建议,大陆地区在构建受暴妇女正式社会支持网络时应实现从行动到立法、从私事到社会、从缺乏到丰富、从分散到整合及从传统到专业几个层面的进步与发展。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1)2010年8月,赴台实习结束后,于8月24日在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系进行大陆学生赴台实习成果报告发表,作品受到作为与会者的台湾大学詹火生老师,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系张英阵老师、社会工作学系潘中道老师,台湾现代妇女基金会新竹工作站刘玉玲主任,中华发展基金会代表等专家的高度评价。 (2)2010年10月,于大二暑期(2009)所作《从妇联实习经历看当下妇女受暴后的可行干预途径》实践报告分析了大陆家暴防治之现状,被选为“南京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教学案例。 (3)2011年初,该报告提交江苏省妇联妇女研究所,获得江苏省妇联妇女研究所专家的好评,认为该报告运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掌握大量一手资料基础上描述并分析了台湾受暴妇女正式支持网络模式,具有很强针对性和重要现实意义,其建议可行,为一篇高质量的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1)柯丽评等,2003,《家庭暴力——理论政策与实务》,台北:巨流图书有限公司。 (2)刘玉铃等,2010,《不能没有你——新竹市家庭暴力防治安全网之行动研究》,选自《新竹市社会福利服务网络建构与资源整合研讨会会议论文。 (3)刘可屏,1987,《虐妻问题》,《辅仁学志》19卷。 (4)台湾台北、士林地方法院家庭暴力事件服务处编,2009,《保护令庭看听》第二版,台北:台湾财团法人现代妇女教育基金会。 (5)台湾内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员会,2008,《家庭暴力防治法规汇编》,台湾内政部。 (6)王秋岚等,2010,《亲密伴侣暴力防治安全网方案:教战手册》,台湾财团法人现代妇女基金会编。 (7)游美贵,2009,《家庭暴力及性侵害被害人垂直整合服务方案评估研究》,选自《2009年度家庭暴力、性侵害及性骚扰防治工作有功人士评鉴绩优县市表扬暨服务模式发表观摩会会议论文》。 (8)台湾内政部警察署网站官方统计资料 (9)台湾司法院网站官方统计资料 (10)台湾内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员会网站

调查方式

笔者于2010年申请到中华发展基金会全额资助赴台暑期实习,以所在实习机构服务区域——新竹县为个案,通过走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会议、访谈、文献等方式对台湾受暴妇女正式社会支持网络进行研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从家庭暴力相关研究状况看,20多年来大陆关于家庭暴力问题的研究经历了起步到急剧增长又趋于平稳发展的阶段性过程,研究主要可分为法学、社会学、心理学和社会工作四种视角。大陆学界对家庭暴力内涵、现状与特点、成因与对策方面有较多探讨,这些研究有提出对国外具体体制或某些专业方法的借鉴与引入,但大多为理论层面的探讨,缺乏对家庭暴力防治工作具体实践及模式的研究;关于台湾家庭暴力防治实践的研究很少,集中在对台湾家庭暴力防治法、警察对家庭暴力的干预机制、家庭暴力危险分级方案、家庭暴力的调解四大方面,且均是对台湾家庭暴力防治网络成员单位的研究,并非针对台湾家庭暴力防治全网络及具体实践形式的探讨,也未直接涉及台湾家庭暴力的社会工作干预,因而本文具有创新性。从研究群体看,针对受暴妇女群体,大陆学界从立法、司法、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倡导对其进行救助,而落实到从社会工作层面对受暴妇女进行救助的研究数量极少。 台湾学界对于家庭暴力的探讨可以追溯到1978年,关于家庭暴力的研究比较丰富。台湾在家庭暴力研究内容上与大陆有相似之处,如家庭暴力的概念、成因、特点及相关理论等;两者又有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台湾学界更加关注家庭暴力防治网络现状、问题及社会工作干预的效果评估、优化等方面,较侧重对业已存在的家庭暴力防治网络进行修正和完善。研究层面也更为多元化,既有从宏观层面探讨整个家暴防治网络的互动情况,也有从中观层面分析特定家庭防治网络个别成员的现状及问题,还有从微观层面分析社会工作对受暴妇女的协助效益。 社会支持是一种资源,通过社会支持网络实现资源的流动(Lin et al.,1986;张文宏,阮丹青,1999)。社会支持网络是个体所获各种社会支持的集合,而这种集合中的成员或参与者即为网络子系统。网络整合的概念运用在家庭暴力防治工作上形成家暴防治网络,而家庭暴力防治本质上为一个跨机构、跨部门、跨专业的工作。台湾家暴防治网络有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两种(柯丽评等,2003)。 对于社会支持网络的检视主要有两种方法:结构取向和功能取向。后者强调社会支持网络的功能及其提供的各种资源(Bates & Toro, 1999)。本文主要从功能取向探讨受暴妇女的社会支持网络,从两个维度展开分析:社会支持网络提供哪些资源与服务,网络包含哪些子系统;各子系统的整合程度与互动机制如何。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