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北京市什刹海历史街区发展探讨
小类:
社会
简介:
该作品在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的背景下,以什刹海为例,探讨历史街区的发展思路。作品综合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文化遗产保护、产业经济等专业方向,采用了案例分析、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居民走访、数据统计以及国内外历史街区发展模式案例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最终创新性的提出了历史街区内部“文化主题分区发展”的思路,并设计了具体的规划方案,为以什刹海为代表的历史街区的发展提供了思路与借鉴。
详细介绍:
一、研究目的: 该作品旨在针对北京市25个历史街区在“世界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保护与发展,以什刹海街区为典型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思考,实现历史街区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得保护的目标。该作品针对发展中必须遵守的原则和发展的具体方案进行探讨与设计。 二、研究背景: 2010年1月25日,北京市首次正式公布“世界城市”为北京新的奋斗目标。作为一座世界闻名的古都,社会各界对于历史保护区的保护...(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北京市什刹海历史街区发展探讨
  • 北京市什刹海历史街区发展探讨
  • 北京市什刹海历史街区发展探讨
  • 北京市什刹海历史街区发展探讨
  • 北京市什刹海历史街区发展探讨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申报作品旨在针对历史街区在“世界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保护与发展,以什刹海街区为典型进行深入挖掘和思考,实现历史街区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得保护的目标。作品以对什刹海的实地调查及对国内外著名历史街区的横向对比分析为基础,对什刹海展开案例研究。结合什刹海的区位、文化、景观特色等条件,分别对什刹海的科学定位、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什刹海新时期的发展原则进行探讨,并对具体的发展方案进行设计。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2010年,北京市正式确立“世界城市”为新的奋斗目标。这为历史街区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作品即针对这一热点展开研究。 作品从城市规划、文化保护、土地利用规划等方向综合分析,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及走访、数据统计及国内外历史街区横向对比分析等方法,提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具体发展方案并借助于航片与专业软件完成了初步的规划设计图件。通过对专家、居民游客、街道办等回访进行了修正,真实可靠、操作性强。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如何借助“世界城市”的发展契机实现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作品从案例出发,以考察调研及横向对比为基础,提出切实的发展原则与方案,并回访定稿。除论文外,已向北京市规委会和西城区政府的相关活动投稿,以期为首都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在研究过程中,作品在校内外通过横幅、特色书签、万人签名等活动开展了主题宣传活动,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和积极的社会反响,得到当地居民和广大市民的鼓励和认可。

作品摘要

2010年,北京市正式提出“世界城市”建设目标,这为全市25个历史保护区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什刹海街区作为北京市历史街区的典型,对其进行研究对于北京市历史街区的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报告以对什刹海的多次、多形式实地调查为基础,结合什刹海的区位、文化、景观特色等条件,分别对什刹海的科学定位、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对什刹海新时期的发展原则进行了探讨,并对具体的发展方案进行了...(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作品共发表论文两篇,其中,论文《世界城市背景下历史街区产业发展探究——以什刹海街区为例》已被期刊《经济师》收录,将于2011年05期刊登(期刊《经济师》: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09-2010))、山西省一级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0)、第一届北方优秀期刊(2004)。); 论文《世界城市背景下历史...(查看更多)

参考文献

[1]《政府工作报告及计划报告、财政报告名词解释》.北京市政府 [2]《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3]《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Z]. 京政发[1999]24号 [4] 北京西城专题:什刹海简介.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EB/OL].[2011-01-21].什刹海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 [5] 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个别交谈、亲临实践、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影视资料、文件、集体组织、自发等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城市化水平的发展,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思路不断革新。二战后,美欧的一些国家曾经历了一个“城市更新”或称作“城市中心的再开发”运动,结果反使许多历史性城市受到破坏。1973年以后,各国发展方案相继调整,在城市规划中很少再用旧城改造、改建更新等概念,而采用整修和再生等概念。 国外城市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再开发基本可以归结到环境、经济及社会这三个层面。环境:着力于对建筑物...(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