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基于社区的北京环境满意度研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编制《北京社区环境满意度问卷》,对其信效度进行检验。然后从北京7个城区(城六区和昌平区)中随机选取12个社区进行实地调查,以充分了解北京居民对社区环境满意度现状。问卷真实系统的地反映了北京社区环境满意度状况,结果显示不同城区的满意度情况迥异,自然环境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 详细介绍:
- 一、研究背景及基本思路 1、环境满意度是国外心理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但国内学者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国内心理学领域对社区环境满意度的研究对象有所局限。 目前,社区满意度的研究现状呈现出纷繁复杂、满意度指标选取差别很大的特点。国内基于社区环境满意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社会学、城市建设等领域,缺少心理学视角;而心理学界将主要关注点放在老年这个特殊的群体与社区环境的关系上。 2、北...(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社区满意度研究呈现纷繁复杂、指标选取差别大的特点。国内基于社区环境满意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社会学、城市建设等领域,缺少心理学视角;而心理学界将主要关注点放在老年这个特殊的群体与社区环境的关系上。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社区建设将被摆在重要位置。编制问卷并进行调查,测评北京社区现状,根据每个社区的实际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整个北京市居民的社区环境满意度,为建设“世界城市”提供前沿分析和数据支持。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样本的选取:系统随机抽样,样本量大于800。根据北京市综合考虑产业布局调整、开发区发展、城市功能疏散、人口分布变化以及地理位置等多重因素,随机抽取了7个城区的12个社区进行实地调查。 问卷编制:因素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都表明问卷的维度划分以及项目的确定都能较准确地反映北京市社区环境满意度状况。最大特色在于对部分题目的细化:比如便捷性和质量满意度水平区分;同时考虑不同季节满意度水平。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1、了解北京社区环境满意度状况,为社区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和改善意见。 根据北京7个城区12个社区的数据,建立北京市社区环境满意度常模,以了解社区的环境满意度现状,并对其不平衡状态做一个详尽的阐述。根据数据反应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提高整个北京市居民的社区环境满意度,并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宜居城市”提供前沿分析和数据支持。 2、得到新结论,为社区环境的改善提供一个正确的方向。
作品摘要
- 目的:编制《北京社区环境满意度问卷》并进行调查,以充分了解北京居民对社区环境满意度现状。方法:首先随机抽取社区进行预测和再测,确定《北京社区环境满意度问卷》的信效度和结构模型。然后从北京7个城区(城六区和昌平区)中随机选取12个社区进行实地调查。结果:编制的问卷信调度良好。社区环境满意度的总体情况为42.85±8.833,7个城区中石景山区、东城区、朝阳区的环境满意度位于前3位。...(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2011年7月28日-31日,由亚洲社会心理学会主办,中国社会心理学会承办,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的第九届亚洲社会心理学双年会录取该论文摘要。
参考文献
- [1] Frank Dunstan,Nikki Weaver,Ricardo Araya,Truda Bell, Simon Lannon,Glyn Lewis, Joanne Patterson, Ollie Thomas, Phil Jones, Stephen Palmer. An observation tool to assist with the assessment...(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走访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早在2005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05年)》就将北京城市发展目标确定为“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而社区是城市的基本构成单位,也是城市化建设的基础,对城市的发展起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是城市和市民的中间结点。社区环境满意度介于城市满意度和住宅人居满意度之间,对了解城市人居环境以及构建世界城市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 满意度是主体(人)对环境的一种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