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情感的弥补抑或道德的迷失?--从“开心农场”等网络社交游戏看大学生网络道德示范现象
小类:
社会
简介:
“开心农场”自2008年上线以来,便以令人咋舌的速度蹿红网络,把成千上万的中国网民变成了勤勤恳恳的“农夫”,整天守护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面对此现象,我们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调查,主要针对大学生,深入了解网络新生代游戏对于学子们的日常交际、精神世界(重点是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为当前日益网络化的社会所出现的问题和困惑找出一部分症结所在,进而初步提出较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详细介绍:
报告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针对网络社交类游戏对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状况的影响,统计分析调查数据,并以图表的形式展示调查的结果。调查统计主要包括对问卷中13道问题的数据分析。第二部分:个案访谈,典型案例分析。有针对性地与一些大学生进行访谈,通过他们的典型案例,具体分析当代大学生沉迷网络社交类游戏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和网络社交类游戏对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状况的影响。同时了解他们对沉迷于网络社交类游戏的大学生的建议和他们对网络道德与现实道德有无关系问题的看法。第三部分:根据调查统计出的数据,进行不同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探究网络社交类游戏对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状况的影响和网络道德对现实道德的影响。再联系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去寻找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第四部分:归纳总结研究成果,针对网络社交类游戏对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状况影响的实际情况提出科学性的建议。

作品图片

  • 情感的弥补抑或道德的迷失?--从“开心农场”等网络社交游戏看大学生网络道德示范现象
  • 情感的弥补抑或道德的迷失?--从“开心农场”等网络社交游戏看大学生网络道德示范现象
  • 情感的弥补抑或道德的迷失?--从“开心农场”等网络社交游戏看大学生网络道德示范现象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近期流行甚广、引起广泛争论的开心网类社交游戏引发了一些问题,我们开始思考它对大学生这个团体的影响。经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喜欢这类游戏的大学生并不在少数,而他们在面对这类游戏向我们传达的漠然也让我们为之感到惊讶。因此,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和上网搜寻相关资料,对这种现象进行剖析并提出意见,希望能引起大家对这个不平常现象的思考,进而人们正确认识此类社交游戏并能对其进行合理筛选和利用。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开心网类社交游戏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但是在短短的时间内便风靡中国,造成了及其广泛的影响。最近,相关人士开始对“开心网热”的特殊现象进行关注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是他们大多关注只是玩家游戏上瘾妨碍正常学习工作的方面,很少人注意到这类游戏在文化意识传播上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我们却认为,如果对此类问题不加以发现、提出并积极探讨解决方案,极有可能会产生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以网络社交游戏作为例子,详细分析了近年来大学生群体因沉迷网络社交游戏而导致道德失范的原因,并且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对大学生及爱好网络社交游戏的人士起到了警示作用:作为“未来的社会栋梁”的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上应该有着比普通人更为成熟、高远的追求,甚至其自身就负有引领一个时代发展前行的历史使命,而不应该拘于游戏所设置的所谓“规范”,失去了判断是非曲折乃至改变不合理社会现象的能力。

作品摘要

“开心农场”自2008年上线以来,便以令人咋舌的速度蹿红网络,把成千上万的中国网民变成了勤勤恳恳的“农夫”,整天守护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针对此现象,我们开展了为期2个月的调查,通过网络、个案采访等手段对开心网类网络游戏进行了解。本调查报告主要针对大学生,深入了解网络新生代游戏对于学子们的日常交际、精神世界(重点是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为当前日益网络化的社会所出现的问题和困惑找出一部分症结所在,进而初步提出较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第一部分:针对网络社交类游戏对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状况的影响,统计分析调查数据,并以图表的形式展示。第二部分:个案访谈,典型案例分析。有针对性地与一些大学生进行访谈,通过他们的典型案例,具体分析当代大学生沉迷网络社交类游戏的原因和网络社交类游戏对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状况的影响。第三部分:根据调查统计出的数据,进行不同角度、多层次的分析,探究网络社交类游戏对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状况的影响和网络道德对现实道德的影响。再联系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去寻找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第四部分:归纳总结研究成果,针对网络社交类游戏对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状况影响的实际情况提出科学性的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暂无。

参考文献

1.网络时代伦理/张震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10 2.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段伟文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1 3.越轨社会学/(美)杰克•D.道格拉斯等.—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4.孙强,李真.大学生网络道德及其教育对策. 中国科技信息, 2009,(17) 5.陶表红,张丽琴.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及成因分析. 老区建设,2009,(08) 6.刘楠.关于加强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01) .杨辉.黑龙江省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探讨.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4) 8.高巍奇,陆晓丹.浅谈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失范与规范.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05) 9.聂沉香.网络道德建设呼唤个体道德自律.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6) 10. 校内网和最热门的几个游戏活跃用户数数据,来自网站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个别交谈;书报刊物;统计报表;网络采访等。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自从人类开始进军网络世界,关于网络虚拟道德与现实道德之间的界限的思考和探索就没有停止过。就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美国杰克•D.道格拉斯等著的《越轨社会学》是较早论及道德失范的一本书。它把失范定义为:“一种社会规范缺乏、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至不能为社会成员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境。”开道德失范研究的先河。 《游戏迷》(GamePro)杂志专题编辑帕特里克•肖(PatrickShaw)表示:“向玩家提供免费游戏,哪怕是一款普通游戏的小样,也能给游戏开发商和发行商带来巨大好处。通常让玩家免费试玩一小段游戏,就能诱使他们为整个游戏掏钱。”可见,在网络社交游戏产业化的世界潮流下,各国游戏开发商都不遗余力地把这块“蛋糕”做大做强,而其中由游戏带来的关于人伦、道德、法律等方面的异化,则在群体追逐利益的大势中处于集体噤声的状态。 国内,关于网络道德失范的研究的资料我们了解得比较多一些,其中包括:2002年四川人民出版社的《网络时代伦理》(张震著)、江苏人民出版社的《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段伟文著)等著作,以及2009年在《中国科技信息》发表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及其教育对策》(孙强,李真)、在《老区建设》发表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及成因分析》(陶表红,张丽琴)、 在《科教文汇(中旬刊)》发表的《关于加强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刘楠)、在《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发表的《黑龙江省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探讨》(杨辉)、在《科协论坛(下半月)》发表的《浅谈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失范与规范》(高巍奇,陆晓丹)、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发表的《网络道德建设呼唤个体道德自律》(聂沉香)等学术论文。 可以说,2009年是我国关于网络道德建设的研究的“高峰年”。这大概跟网络愈来愈深入大众日常生活有关。但是,具体针对某个网络项目进行的调查研究还是较少的,尤其是“开心农场”等社交网络游戏因为在国内兴起的时间还比较短,所以对于它们所造成的影响的研究也还寥寥无几。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展开了这次调查,希望借此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大家一起行动起来,防微杜渐,将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尽早规范过来。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