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北京市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基于20所高校的实证调查报告
小类:
社会
简介:
通过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媒介素养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梳理。对国内外的有关媒介素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分析,对中国媒介素养的发展的过程进行总结,并且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市大学生深入研究,调查北京市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当前北京市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问题的研究,希望能够对北京市大学生媒介素养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
详细介绍:
在日益发展的信息时代,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变得愈发重要。媒介素养在媒介发展历程中起步较晚且发展较缓慢,在发达的工业国家盛行,甚至已将其搬到小学课堂,而中国却还未普及。 大学生作为未来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应当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他们现阶段的分辨是非与树立理念的能力会直接影响到未来对社会的看法。 作者希望本次调查数据能够为媒介素养的研究贡献微薄之力。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1)对媒介素养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梳理。 2)对国内外有关媒介素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进行分 析。 3)对中国媒介素养发展过程进行总结。 4)调查北京市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当前北京 市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问题的研究,希望能够对北京市大学生媒介素养有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我国媒介素养研究及教育起步较晚,且至今针对媒介素养这一概念没有权威的规范,仍旧处于研究和探索之中。本调查中涉及的数据真实、可靠,可以真实反映目前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这将为我国媒介素养研究领域提供真实的研究数据,为媒介素养教育在我国的起步贡献微薄之力。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北京作为中国首都,是中国媒介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中国优秀高校多集中在北京,致使北京大学生的数量快速增长。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担当着未来建设祖国的重任,他们现阶段的分辨是非与树立理念的能力会直接影响到未来对社会的看法。 就目前我国对于媒介素养的研究现状来看,真实有效的数据将为研究工作者提供可靠依据。同时,也希望本研究中得出的结论能够为我国媒介素养理论的进展贡献一丝微薄之力。

作品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媒介素养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之上,调查北京市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分析当前北京市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数据,取得如下成果: 1)在被调查的北京市20所高校中,大学生对新媒体 的接受和掌握较快,但其便捷的方式让大学生产 生了“不劳而获”的思想。 2)尽管大学生可以自由驾驭高知识水平的媒介,拥 有的媒介器材也是五花八门,但他们当中的大多 数却将其应用在娱乐消遣上,使得对媒介的利用 程度并不高。 3)多数大学生对媒体的报道表示一般程度的满意, 更多的调查对象对媒介没有自己的观点,而且辨 别真假新闻的能力也有待提高。 4)媒介素养的普及率低,导致大学生对这一概念陌 生。 由于目前国内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尚不多,研 究中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依然诚恳地希望本 课题能够为媒介素养研究贡献一丝微薄之力。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谢利霞.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6:11-13. [2]胡连利.我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进展与缺失[J].河北大学学报,2007,32,1. [3]吕巧平.媒介生存化——中国青年媒体素质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1-3. [4]杨静.“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之我见[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6,72. [5]生奇志,展成.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及媒介素养教育战略[J].东北大学学报,2009,11,1. [6]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二版。 [7]【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商务印书馆;2000年10月第1版。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现场采访、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会议、书报刊物、统计报表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媒介素养的提出和发展较晚,20世纪初以电影为代表的电子媒介出现后才出现。此后的70多年里,媒介素养在地域上不断扩展,其概念、内容和思想进一步深化,不同国家、地区各具特点,媒介素养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趋势。20世纪3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英国学者的《文化与环境》一书首次提出“文化素养”的概念, 并发现只有通过加强文化素养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和提高大众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研究在世界范围的发展还是较不平衡的。规范、系统的媒介素养及教育活动大都集中在大众传播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非洲(南非除外)和亚洲部分地区的媒介素养研究和实践则仍处于萌芽状态或尚未开始。 我国媒介素养及教育的研究较西方晚些。大陆和我国港澳台地区以及西方社会经历了不同的社会发展过程和变化,在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上存在不同,因此对于媒介素养的理解我国学者们也提出了说不同的观点。 一方面是指各类媒体机构中从事传播活动的新闻传播者在传播实践活动中正确利用媒介生产、制造和传播媒介产品的能力(要素为对媒体的理性认识、采集报道媒介信息的能力、传播内容的倾向和影响、职业道德状况、舆论导向性、传播手段和技巧)。 另一方面是指社会公众认识媒介以及获取、判断、分析和使用媒介信息的能力(主要有对媒介影响力的认识、理解大众传播的过程、分析和讨论媒介信息的谋略、对媒介关于社会文化和生活预见性内容的理解、娱乐、理解和欣赏媒介的能力、对媒介从业人员伦理道德规范的认识、发展正确而有效的媒介产品生产技能7种要素)。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