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时尚的“给力”——以青少年使用网络语言为例浅谈时尚的社会心理学
小类:
社会
简介:
追求时尚一直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并且在社会主流群体“80后”、“90后”青少年身上有着十分独特并且多元化的体现。本文将选择网络语言这一时尚现象为例,运用社会心理学相关理论,探索青少年追求时尚的真正意图。
详细介绍: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信息爆炸、生活理念面临变革的时代,时尚无处不见:传媒、广告、影视、化妆品、服装业、汽车业、饮食、家居、旅游、科技、体育、电信、商业、文化、艺术、音乐……甚至环境保护,都搭上了时尚的风潮。网络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同时也影响着人们沟通交流的语言环境。作为一种传媒的主要途径,面临巨大心理压力的青少年群体纷纷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上寻找着自己的网络地址,确定自己的网络位置,他们创造并使用着属于网络个体的语言体系,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时尚并且吸引着社会大众的关注。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网络工具成为了青少年获取信息和追求时尚的主要途径。笔者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源源不断的新生词汇即网络语言的形成。同时为了探索如今青少年这一群体对于“时尚”的认知与理念,达到与不同性格的青少年的沟通与交流,于是将网络语言的使用与“时尚”结合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在社会工作中,沟通是一种很重要的技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学基础作为前提。笔者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选择自己的同学作为研究对象,一是为了了解同学这个群体对于时尚的理解与他们不同的价值观;二是借鉴他们不同的价值观与自我的社会整合,总结论证当今部分的青少年的在时尚的心理认知;三是在调查研究的过程当中与不同个性气质的同学沟通,对自己专业的实践有一定的帮助。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品中也参考了许多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有关青少年心理的文献资料。有助于调查过程中理解青少年对待网络语言使用这一社会心理现象的归纳与解释,同时也引出了青少年对于“时尚”的看法与见解,反映出如今青少年独特的心理以及不愿意受约束的独立个性,也有助于青少年在心理问题方面的研究。

作品摘要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信息爆炸、生活理念面临变革的时代,时尚无处不见:传媒、广告、影视、化妆品、服装业、汽车业、饮食、家居、旅游、科技、体育、电信、商业、文化、艺术、音乐……甚至环境保护,都搭上了时尚的风潮。网络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同时也影响着人们沟通交流的语言环境。作为一种传媒的主要途径,面临巨大心理压力的青少年群体纷纷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上寻找着自己的网络地址,确定自己的网络位置,他们创造并使用着属于网络个体的语言体系,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时尚并且吸引着社会大众的关注。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法]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M]. 王东亮等译.三联书店.1999 [2]郑雪主编.社会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2004 [3]邹海燕.柳礼泉.张君主编.社会心理学 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 [4]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郑淑杰.社会图式理论述评. [N] .内蒙古师大学报.1996 [6]孙宏吉、路金辉. 中国大陆网络语言研究述评[ EB/OL ]. .2008 [7]谷晶敏. 你离“网络语言”有多远.[J/OL] 青年教师,2006 [8][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RENTICEHALL出版公司.1999 [9]宗锦莲,浅析网络语言与青年文化的建构.[J/OL].青少年研究.2007 [10][美]弗里德曼.[M].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调查方式

通过阅读大量有关文献,运用社会调查中的访谈法和质的研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当前,国内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大多数研究均从一个社会现象为例子出发,并且研究的社会现象大多数已在社会上引领了一股不小的潮流。例如笔者在参考文献中使用了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的论文:《从刘心武先生的“秦学”说开来——浅谈时尚的社会心理学》作为参考文献。并且以一个类似的模式来探究青少年对待网络语言的心理。时尚一词在社会心理学对人类群体的研究中显得常见,并且在一些社会心理学的教材中也常常看到时尚一词的介绍与解释。加上国内对青少年使用网络的心理探寻依旧,也有许多文献资料供己参考。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