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当前城市社会风险预警及其应急机制构建——以宁波市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建立健全社会风险预警体系,是加强城市应急管理的基础工作。在概括社会风险预警的表现形式与特征的基础上,以宁波市为例,对当前城市风险预警机制中的风险认知,应急预案以及应急管理等三大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风险觉察度较低,应急预案中预警内容重视不够,应急联动机制不健全等方面急需改进。为强化社会风险预警机制建设,我们提出了构建完善的预警体系、预案体系与联动体系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详细介绍:
本文以宁波市为例来说明妥善应对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社会风险,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必须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城市风险管理水平是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城市社会领域风险预警的调查研究,完善城市风险预警机制,对促进我国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目前我国城市社会风险应对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效,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在风险认知方面存在重“传统”风险,轻“新型”风险的不利情况;风险预警评估工作尚未开展,尚不健全的社会风险预警机制降低了风险预测的准确性。从风险预警状况来看,对风险预警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风险预警意识尚未深入人心;风险预警的社会民众参与不够充分;社会风险安全领域的预案较少,预案的可操作性不强。从风险应急管理方面来看,主要是存在风险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应对风险的基本物质保障不到位等问题。 本研究报告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加强预警体系建设。包括:1.建立健全基本的社会风险预警体系。2.贯彻完善的风险预警过程分析机制。3.明确风险预警的基本责任监控机构。 (二)加强预案体系建设。包括:1.统一规划各类预案。2.细化各专项预案内容。3.及时修订相关预案。4.重视应急预案的风险评估。5.加强预警应急预案的演练。 (三)加强预警联动体系建设。包括:1.主动开展社会风险的专项治理工作。2.积极完善社会风险的参与机制。3.动态监控社会领域存在的各类风险“预警”。

作品图片

  • 当前城市社会风险预警及其应急机制构建——以宁波市为例
  • 当前城市社会风险预警及其应急机制构建——以宁波市为例
  • 当前城市社会风险预警及其应急机制构建——以宁波市为例
  • 当前城市社会风险预警及其应急机制构建——以宁波市为例
  • 当前城市社会风险预警及其应急机制构建——以宁波市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研究目的:1、以宁波为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梳理当前我国城市风险预警工作的成绩和不足。2、提出进一步完善城市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议,为各级政府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基本思路:本作品主要通过对宁波相关工作的调查,了解当前城市社会风险应急情况,并对当前我国城市风险预警机制建设的成绩和不足进行概括,在此基础上,对各级政府进一步完善城市风险预警机制提出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研究报告的先进性主要在于: 1.准确深入地分析了社会风险认知方面存在的重“传统”,轻“新型”这一问题,尤其对城市新型社会风险的概括(社会报复风险;民主变异风险;网络安全风险)富有新意。 2.针对应急预案内容提出的完善各类预案中的预警评估内容,并提出了具体机制建设,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3.根据宁波情况提出的构建城市风险预警体系、预案体系和联动体系等建议,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可操作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应用价值:本课题针对当前我国城市社会风险预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何有效推进城市社会风险预警管理的对策和建议,对各级政府及时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风险具有应用价值。 指导意义:1、对各级政府部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对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城市风险预警工作具有推动作用。2、针对我国城市中存在的各类社会风险状况,对进一步完善城市社会风险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品摘要

建立健全社会风险预警体系,是加强城市应急管理的基础工作。在概括社会风险预警的表现形式与特征的基础上,以宁波市为例,对当前城市风险预警机制中的风险认知,应急预案以及应急管理等三大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风险觉察度较低,应急预案中预警内容重视不够,应急联动机制不健全等方面急需改进。为强化社会风险预警机制建设,我们提出了构建完善的预警体系、预案体系与联动体系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本课题的一篇论文《当前城市社会风险认知状况及其应对之策——以宁波市为例》在《宁波经济(三江论坛)》(半月刊)2011年第3期上发表。

参考文献

[1]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 [2] 吴卫华.危机管理“8R”法则[J].中国公安网,2009年6月 [3] Ortwin Renn ,Concepts of Risks :A Classfication ,Social Theories of Risk ,Greenwood Press,1992.转引自童星.社会预警研究与行政危机管理研究的整合[J].公共管理高层论坛,第7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 熊光清.当前中国社会风险形成的原因及其基本对策[J].教学与研究,2007年09期 [5] 冯必扬.社会风险:视角、内涵与成因.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6] 鲍宗豪、李振.社会预警与社会稳定关系的深化——对国内外社会预警理论的讨论[J].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7] 余红、黄昌保.加强社会预警 促进社会稳定[J].载王辉主编《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8] 肖飞.我国社会稳定预警机制构建策略[J].公安研究,2000年第1期 [9] 林吕建(主编).2010年浙江发展报告(社会卷)[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0 [10] M. Lipsky. Street-level Bureaucracy: Dilemmas of the Individual in Public Services.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80.p106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图片、照片、书报刊物、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外对社会风险预警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其中以军事预警理论最为明显。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西方学术界对危机问题的研究出现了第一次高潮,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到了80年代,社会风险预警理论进一步丰富起来,如英国以奇舒母为代表的区域社会研究学派,在《区域预测》一书中,总结了人口、能源、城市、经济和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经验数据,对社会运动进行预测。以美国内布拉斯加为代表的系统学派,于1982年研究出AGENT系统模型分析工具,对美国中西部6个州的区域社会管理,在预警的基础上实施全面的优化调控和管理决策。近年来,这种方法已成为联邦政府进行社会决策的基本组成部分。 我国对社会风险预警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其一,关于社会风险、社会预警以及社会风险预警管理概念的界定。 有的学者认为社会风险是一种导致社会冲突,危及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可能性。也有的学者认为社会风险就是社会损失的不确定性和由个人和团体反叛社会行为所引起的社会失序和社会混乱的可能性。对于社会预警,有的学者认为社会预警是指依据对社会发展稳定状况的判断,按照社会系统整合关系的模型分析,对社会系统运行的质量和后果进行评价、预测和报警。也有学者认为社会预警是对可能酿成社会问题以致妨碍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社会偏离现象的预先警报。而对社会风险预警管理的界定,陈秋玲在其《社会风险预警研究》中认为其可以理解为利用已有的管理知识与手段,对社会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障碍与风险进行辨识、分析和预测,并采取必要措施加以防范,将可能遇到的损失降到最低。可以说,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以及不同的侧重点出发,这些核心词语就具有了不同的内涵,对于深入探讨问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 其二、关于社会预警机制方面的研究。如肖飞建议构建一种包括预警指标体系和预警解除体系在内的科学的预行告警机制,并做到报告、分析、协调有机统一,一旦矛盾冲突达到或即将达到社会最大限度之前,相关组织就能采取积极步骤,及时提出方案,妥善处理,以最大的努力促进并保障社会稳步发展。牛文元、叶文虎从自然界的燃烧现象与社会的无序、动乱状况类比入手,介绍了社会燃烧理论和社会稳定预警系统的原理、机制,并详细讨论了中国建立社会稳定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我国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还远不够充分。较多停留于宏观的、粗线条的研究。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