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安‧乐‧窝」-- 香港贫穷新移民家庭之空间运用
小类:
社会
简介:
大家试想像: 若你的人生只活在一个仅仅三十平方呎的空间内,吃饭、睡觉、娱乐、交际,甚或是更衣房事,均在这三十平方呎内进行,你会有何感觉?那空间并非通风透气、洁净整齐,而是密不透风、暗无天日、环境嘈杂、布满电线、卫生设备不足、只以木板与邻房相隔的小室。若要你从宽敞舒适的雅房搬迁到这小室中,与家人长居于此,你会自怨自怜,怨天尤人,还是积极对环境作出回应,在不利的大环境下创建出有利于自我生存的小环境?这件在一般香港人眼中遥不可及的事,便是每天生活在“木板隔间房”的香港贫穷移民家庭所要面对的人生课题。
详细介绍:
香港人生活素质不断提高,大部分人都高枕安寝、生活无忧,家居内各式各样家具一应俱全,有所谓“在家千日好”,居住环境与上世纪七十年代不可同日而语。可是,对于刚从内地移民来港的仁仔来说,自己的家可与“舒适”二字拉不上边。他一家四口居住在香港的繁华市区,但家里的总面积只有三十余平方呎,内里没有计算机,没有空调,没有沙发,没有大床,甚至没有大门,一日的衣食住行,均在挤逼的小房间内进行。可是,仁仔并没有埋怨,年纪小小的他,反而懂得运用自己的想象力与创意,将狭小的空间无限放大,活出一套独特的生活模式,适应不利的客观环境,建构出自己的“安乐窝”。你可曾像他这样,运用自己的想象力,改变自己的主观感受,来打破客观空间的局限,令现实生活无限“扩大”?事实上你我都能做到。 研究个案中的仁仔,虽然居住环境恶劣,相关法例又未能保障其人权及住屋权,在生理、心理、社交及隐私方面对他构成一定影响,但实际情况未有如一般人所想般负面。相反,当事人本身对空间的“处境定义” (即主观感觉)打破了客观空间上的局限,充当家人的“黏合剂”,建立出“沟通平台”,改善了家庭中各成员的关系。仁仔家庭善于灵活运用空间及时间安排,大大减低了空间不足带来的困扰。他们积极对环境作出响应,在不利的大环境下创建出有利于自我生存的小环境,充分体现出人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及“穷则变,变则通”的创造力。因此,富人未必一生快乐,穷人亦未必注定受苦。一个人的生活是天堂还是地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在观感、对处境的定义及其亲身经验。可是,过往研究多集中于观察片面的客观事物,将居住者生理及心理上的不利因素归咎于居住空间,却往往忽略了个人以改变其主观感受来减轻客观空间不足的能动性。此研究正好弥补了传统社会学对新移民家庭研究的一个巨大空隙,亦纠正了社会甚至是社会学家的很多偏见。

作品图片

  • 「安‧乐‧窝」-- 香港贫穷新移民家庭之空间运用
  • 「安‧乐‧窝」-- 香港贫穷新移民家庭之空间运用
  • 「安‧乐‧窝」-- 香港贫穷新移民家庭之空间运用
  • 「安‧乐‧窝」-- 香港贫穷新移民家庭之空间运用
  • 「安‧乐‧窝」-- 香港贫穷新移民家庭之空间运用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事实上,香港有关贫穷移民家庭居住情况的研究十分匮乏。因此,本研究集中探讨贫穷新移民家庭的空间运用策略,分析他们如何运用其能动性与创造力来减少空间不足问题对他们的影响,创造出他们心目中的“安乐窝”,藉此将香港新移民的正面生活态度及富创意的一面展示于大众眼前,让新移民更容易融入社会,走出被社会标签的困境。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为获取更真实可靠的数据,研究员花近一年的时间,以定期服务的方式,亲身走进被研究家庭,建立出一段互信关系。一方面,研究员以“局内者”(insider)的角色,对被研究家庭的情况作透彻、全面且“在场”的理解;另一方面,保持“局外人”的客观立场,从社会学的角度诠释在参与式观察过程中所得的生活画面,把情感和理性结合起来。整个过程反映社会学的应用不只限于理论性的学术层面,还着重研究者切身在社会发挥正面作用。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社会上大部份人对贫穷新移民存有的刻板印象,很可能影响公共政策的具体落实措施。本研究发现,有关当局并未能对症下药解决贫穷移民家庭的居住问题,研究所提到的“适足住屋权”及“床位寓所条例”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此外,研究亦发现,贫穷移民家庭能运用其能动性与创造力,在不利的大环境下创建出有利于自我生存的小环境,可见香港社会对新移民存有的刻板印象过于片面。这研究有助消除大众对他们的偏见,让他们更容易融入社会。

作品摘要

香港的新移民人数日益增加,但由于社会上普遍对他们存有刻板印象及偏见,加上他们缺乏社会及人力资源,大部分来港后均成为贫穷人士,被迫蜗居旧区内的木板隔间房,空间极度不足。就此,本研究希望透过探讨贫穷新移民家庭的空间运用的策略,分析他们如何运用其能动性与创造力来创造出他们心目中的“安乐窝”,希望藉此消除大众对他们的偏见,让他们更容易融入社会。研究员于近一年来以参与式观察的方法,于香港某一贫穷移民家庭作家庭个案研究。研究发现,相关法例未能保障木板隔间房住客的人权及住屋权,空间不足的问题在生理、心理、社交及隐私方面对居住者构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可是,当事人对空间的“处境定义” (即主观感觉) 能打破客观空间上的局限,充当人与人之间的“黏合剂”,为人们建立“沟通平台”,改善家庭关系。受访家庭以“创意”来“创新”,为旧有的事物建立新的意义,并能一物多用。他们于空间及时间安排上的灵活运用,充分体现出人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及“穷则变,变则通”的创造力。此外,他们亦懂得运用公共空间来弥补私人空间之不足,惟因缺乏基本资源如合适的监护人、车资等,以致成效不大。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此研究论文将收录于香港中华书局于2009年年底出版、名为<<贫穷与变迁——香港社会学研究>>(暂名)一书中。透过社会组织的协助,本研究结果将进一步以巡回展览的形式发布,展览地点包括香港文化博物馆及社区大型商场等公共空间,把新移民生活情况呈现于大众眼前,让市民对贫穷移民家庭有更透彻、更正面的了解,从而达至此研究的目的——拆解社会大众对穷移民家庭的刻板形象。

参考文献

1. Freedman, Jonathan L., 1975. Crowding and Behaviour. San Francisco: W.H. Freeman & Company. 2. Gochman, J.R., & Keating, J.P. 1980. Misatttributions to crowding: Blaming crowding for nondensity-caused events. Journal of Nonverbal Behaviour, 4, 157. 3. Lee, P.L., 1943. High-density effects in Urban Hong Kong: What Do We Know and What Should We Do?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ocial Research Centre. 4. Lewis, Oscar, 1959. Five Families: Mexican Case Studies in the Culture of Poverty. New York: Basic Books. 5. Millar, Sheelagh E., 1975. Health and Well-being in Relation to High Density Living in Hong Kong. V.18, pp.826-842. 6. 甘炳光、除永德、吕大乐、叶肖萍、香港公共房屋政策评议会。1996。港房屋政策论评。香港: 三联书店。 7. 马可斯,克蕾儿。2000。家屋,自我的一面镜子。台北:张老师文化。 8. 马碧容。2004。香港的贫穷含意。贫富悬殊:人种学角度。香港:明报出版社。 9.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2008。笼屋、板房及套房租住问题研究报告。 10. 香港房屋政策评议会。2000。热窝:香港住屋权报告。香港:进一步多媒体有限公司。

调查方式

研究员花近一年的时间以“局内者”的身份,在被研究家庭进行参与式观察及家庭个案研究。此外,本研究结合情感社会学及视觉社会学等方法来进行,使所得数据更全面及更具说服力。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 各界对贫穷移民人士“报忧不报喜” 大部分的文献,以至社会上的主流论述,均对贫穷移民人士的事“报忧不报喜”,往往只探讨贫穷移民人士的负面问题,少有带出正面的观点,如他们正面的生活态度及富创造力的生活方式,以致大众对贫穷移民人士存有刻板印象,间接影响公共政策的具体落实措施。一方面,错误理解令政府及相关社会团体施行不全面之政策,出现“非预期的结果”(intended consequences),使各种针对贫穷移民人士的政策适得其反。 2. 回归贫穷文化理论 自刘易士(Oscar Lewis)于六十年代提出贫穷文化论(culture of poverty)后,便鲜有学者继续按此方向研究贫穷问题。而社会问题随时间不断转换型态,我们有需要重新检视贫穷文化论中的学术概念,继而对当今问题作切合实际社会情况的诠释与解读。 3. 以人类学为基础的家庭个案研究 近代有关贫穷之研究很少以田野考察或个案研究的方法来进行,尤以家庭个案研究更甚。主要原因在于两者均需很长时间才能取得成果,因而逐渐被社会学家所摒弃,慢慢被各种问卷调查等量化的研究方法取以代之。可是,要全面并真确理解一个社会问题,我们必须深入真实环境考证,否则研究只会流于表面,难以取得突破。而研究家庭问题必先与家庭建立互信关系,以“局内者”的身份作参与性的观察,通过亲临其境的田野考察等质性研究的方法来搜集资料,才能对问题家庭内部的运作、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有透彻而全面的理解。 4. 移民、空间与家庭关系的互为作用的研究 贫穷并不是一个新课题,学界亦不乏对移民人士的研究,但对贫穷移民人士公共空间的使用及其成效的研究却苍白无力,极为不足。 而过往文献大多只着重空间不足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少有发现于移民人士这特定的群体中,移民、空间与家庭关系所发挥的互为作用。由于政策所限,新移民家庭往往需等候多时才能来港与亲人团聚。对孩童而言,长期与亲人分隔两地不但阻碍其心智发展,亦令儿童与父母之间出现隔膜。可是来港后,狭小的空间反成了家庭成员的“黏合剂”,增加沟通的机会,改善家庭关系。这种选择性地注意某些人和事的策略,是过往有关文献未曾发现的一个隐性面向。 5.公共空间之不足 贫穷并不是一个新课题,学界亦不乏对移民人士的研究,但对贫穷移民人士公共空间的使用及其成效的研究却苍白无力,极为不足。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