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宁夏回族习惯法现状调查--以同心县为例
小类:
法律
简介:
课题组在宁夏同心县对西北回族习惯法的存续现状进行了田野调查,通过问卷、走访、个案参与等调查方式,获取了大量关于回族习惯法存续现状的数据和事实,考察了回族习惯法的承继和变迁问题,其目的是为当前学界的回族习惯法理论研究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正在进行的法治建设提供详实准确的数据和事实资料,使理论的研究和法治的建设与回族习惯法的现状有机结合起来。
详细介绍:
课题组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河西镇的马家河湾村、周家河湾村,豫海镇的城北村、同心县城的同心清真大寺、同心中心清真寺、同心阿印科清真寺、同心县委、县政府、法院、司法局、豫海镇政府、豫海镇司法所、同心阿语学校、同心商业街对回族习惯法中的村落习惯法、宗教习惯法、婚姻家庭习惯法和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四部分的存续现状进行了问卷、走访等方式的田野调查。收集了相当数量的调查问卷和典型个案,...(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宁夏回族习惯法现状调查--以同心县为例
  • 宁夏回族习惯法现状调查--以同心县为例
  • 宁夏回族习惯法现状调查--以同心县为例
  • 宁夏回族习惯法现状调查--以同心县为例
  • 宁夏回族习惯法现状调查--以同心县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以回族习惯法的一般理论为指导,在对宁夏同心县回族习惯法现状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描述回族习惯法的承继和变迁情况,分析回族习惯法在当代法治建设进程中与国家法的冲突与融合关系,引导回族习惯法向着社会主义法治的积极方面发展,使回族习惯法在宁夏的法治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为我国其他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提供提供科学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来源。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当前学界对回族习惯法的理论研究已有相当的成果,但却普遍缺乏实证的研究和分析,即使引用的资料也都是陈旧。学者对回族习惯法的田野调查做得不够细致和全面,对当前的习惯法态势缺乏大致的了解。我们调查回族习惯法在宁夏存续演变的实际情况,就是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为理论研究和法治建设提供真实准确的数据参考。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课题组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分考察回族习惯法当前的存续现状,为宁夏正在进行的法治建设提供准确的回族习惯法调查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将法治建设的一般理论和宁夏当地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更能够做到在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基础上贯彻落实我党的民族政策,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符合我党现阶段的民族工作任务和我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作品摘要

回族习惯法是在回族文化的基础上自生的法律系统。它是一种与伊斯兰教密切关联的地方性知识。回族习惯法内容广泛,对规范回族群体的日常生活,建构回族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课题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回族习惯法中的村落习惯法、宗教习惯法、婚姻家庭习惯法和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调查数据进行了汇总和量化,我们认为回族习惯法虽经历急剧的社会变迁,但仍规范着回族群体的基本生活秩序,具有极大的...(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暂无

参考文献

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徐中起.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高其才.中国习惯法论[M].湖南出版社,1995年版 杨经德.回族伊斯兰习惯法研究[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田有成.乡土社会中的民间法[M].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M].三联书店,1985年版 刘淑媛.回族习...(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照片和图片、书报刊物、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在社会主义法治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各省、自治区的人大、社科院和高校都倾注了相当的精力对少数民族习惯法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使少数民族地区法治建设建立在最大限度尊重少数民族善良风俗的基础上。因此,目前我国法学界对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研究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湘潭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云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一批全国重点院...(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