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武术文化传播视野下的民族文化形象构建--基于少林寺与武当山的实地调查
小类:
社会
简介:
此研究报告以全球化文化传播热为关注点,通过民族文化传播个案的调查,分析我国民族文化传播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探寻具体形态的文化传播与民族文化形象构建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
详细介绍:
此研究报告以全球化文化传播热为关注点,通过民族文化传播个案的调查,分析我国民族文化传播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探寻具体形态的文化传播与民族文化形象构建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 调查研究采用实地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运用SPSS与EXCEL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获取了第一手数据资料。研究报告对实地调查和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性研究,并以中国武术文化传播为个案对民族文化形象构建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藉此提出相应对策:其一,立足民族传统文化,创新文化传播内容;其二,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形成文化规模效应;其三,打造民族核心文化,代言民族文化形象;其四,以科学发展观促进民族文化的持续发展。

作品图片

  • 武术文化传播视野下的民族文化形象构建--基于少林寺与武当山的实地调查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民族文化形象的构建依赖于具体文化形态的传承和传播。中国武术文化是一种具有高认可度和强标示性的民族文化形态。但目前的武术文化传播仍存在着种种问题。这些问题的分析研究,对于我国民族文化传播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民族文化形象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课题以少林功夫和武当武术为研究个案,考察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播现状,并由此延伸到民族文化积极有效的传播及民族文化形象建构的宏观层面,最后提出问题及解决对策。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以武当和少林武术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采用非随机抽样方法,调查对象包括武校学生、游客、当地居民,后期运用SPSS和EXCEL对数据进行分析。 创新点:1、紧跟十七大提出的“发展文化,繁荣文化”的时代潮流,重塑民族文化形象,与时俱进。2、研究视角包括文化学、传播学、社会学等。3、明确了具体文化形态与民族文化形象建构的关系。4、对策研究对民族文化传播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区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从武术文化传播管窥文化传播对民族文化形象的建构,对其他形态的文化传播具有指导作用。 三、在全球化传播的背景下,对我国民族文化形象的建构以及增强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品摘要

通过对少林寺与武当山的武术文化传播现状进行调查,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和调研数据的对比分析,明确了中国武术文化在民族文化形象构建方面的积极作用,对当下存在的一些传播问题进行对策研究。 其主要观点包括,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中国武术文化尤其是少林功夫与武当武术的传播理念与传播功能,在其流传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新的转变,即由较强的宗教意识传播向多元文化传播转变,由原初性的实用功能向现代化的娱乐功能转变等等。因此,武术文化传播这类具象化的文化形态正在形成综合性的文化形象,并以现代性的娱乐化传播形式不断强化民族文化形象。课题组认为,目前我国民族文化传播存在传播观念滞后于时代发展、文化可接近性不足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民族文化传播的动力机制不足。本课题正是从这一问题出发进行研究探讨,并尝试性的提出了民族文化传播的循环模式。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本课题荣获湖北省第七届“挑战杯.青春在wo”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评定结果:作品选题重大,目的合理,思路清晰,架构严谨,创新点突出,资料翔实,真实。所得结论科学,从武术文化传播来演绎民族文化形象建构,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该作品中对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动力机制的不足缺乏归纳和总结。这是影响民族文化发展及传播的重要原因。希望能进行改善。 该作品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完善后可以代表全国参加比赛。

参考文献

1、旷文楠主编,中国武术文化概论,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2、许荣,中国中间阶层文化品位与地位恐慌,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 3、周鸿铎,文化传播学通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4、张昆,国家形象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刘继南,何辉,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一、武术文化 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武术文化的结构和特点;武术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武术文化与儒、道、释文化的关系;武术文化的历史与发展流变;武术文化体系研究;武术文化研究的新动向;武术文化与影视文化关系的研究;武术文化与体育文化的研究等等。 二、文化传播研究 对于民族文化传播的研究非常少,近10年收录的关于“民族文化传播”的论文仅有20余篇。这些研究成果一是探讨民族文化传播的介质和内容,二是分析大众传媒在民族文化传播的责任与效果,三是分类研究民族文化传播的走势和特征,四是研究如何提升民族文化传播的水平。上述专家学者对民族文化传播做出了可贵的探索。但其研究存在的问题也较为突出,主要是探讨民族文化传播现象多,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研究少;描述性分析多,实证研究较少。 三、文化形象研究 研究内容涉及国家、民族文化形象,企业文化形象,城市文化形象,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形象,旅游地文化形象等。其中以“国家文化形象”、“中国文化形象”和“民族文化形象”为关键词的论文仅有10篇,分别从中国文化形象的解读和变迁,影视传播对文化形象传播的作用等角度展开阐述。另外,有少量文章从具体文化形态对文化形象的塑造方面进行了论述,其研究角度、深度和广度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少林功夫与武当武术的研究 主要从少林武术的发展起源、少林武术的保护、少林武术的功能、少林武术文化的传播、少林武术的产业化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武当武术”为关键词的论文有19篇,分别从武当武术的起源与发展、武当武术的特点和分类、武当武术的产业化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武当文化研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郧阳师专的校长杨立志,他被称为“武当之子”。 五、外文文献 美国耶鲁大学约书亚•库兰茨克在《魅力攻势——中国的软实力如何改变世界》(2007年出版)一书中指出,中国在软实力方面存在三大弱势。库兰茨克首次在该书中系统地梳理了中国软实力如何对亚洲及整个世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提示美国政府必须正视中国影响力提升的现实,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