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城市化进程中,农转非居民“上楼致贫”现象探析--基于重庆市四典型社区的实证
小类:
社会
简介: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被动失地的农转非人员,离开了耕作多年的土地,从一家一户带庭院的乡村“别墅 ”住进一栋多户门对门的城市“公寓”,从“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务农生活到奔忙找工作,无所适从的城市居民生活, 他们是变富还是致贫,引人深思。笔者通过对重庆市的实地调研发现,农转非居民普遍存在“上楼致贫”的现象,这种贫困体现在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的双重下降。为什么存在“上楼致贫”现象?笔者将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
详细介绍: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失地农民被迫农转非,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这些农转非居民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变为城市人口而改善,反而产生了“上楼致贫”现象。 对于农转非居民的“上楼致贫”现象的解释,笔者主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分析农转非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 物质层面笔者首先运用了“持续收入”理论来分析农转非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化,运用这个理论,可以发现收入的变化本质;其次笔者运用农转非居民从“农民”到“工人”这个工作角色的变化来解释农转非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化;第三,笔者运用生活成本分析,来解释农转非居民支出水平的变化。 精神层面笔者主要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通过对他们的身份认同、社会交往、满意度的分析来反映他们的精神状况。

作品图片

  • 城市化进程中,农转非居民“上楼致贫”现象探析--基于重庆市四典型社区的实证
  • 城市化进程中,农转非居民“上楼致贫”现象探析--基于重庆市四典型社区的实证
  • 城市化进程中,农转非居民“上楼致贫”现象探析--基于重庆市四典型社区的实证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1.对于农转非居民生活状况,做一基本描述,了解其在城市化前后的生活水平的变化。 2.对于 “上楼致贫”现象,进行分析解释,探究他们生活水平下降的原因。 基本思路:笔者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方面入手,探究农转非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物质层面,笔者选取了收入水平变化,收入结构变化,支出水平变化和支出结构变化四个方面;精神层面,笔者选取了自我认同,社会交往和满意度三个方面。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笔者选取城市化中,农转非居民这一特殊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新颖有一定的独创性; 2.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上楼致贫”这一现象,并且对于这一现象给出分析解释,有其独特之处; 3.笔者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在物质层面,笔者选取了和人们物质生活最相关的收入和支出作为研究对象,特别有意义;精神层面,笔者选取了农转非居民特有的一些精神生活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笔者关注在城市中属于弱势群体的一类特殊人群,对于他们的生活水平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调查,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2.笔者通过提出在城市化过程中,农转非居民没有“上楼致富”而是“上楼致贫”,使政府对于这一特殊的群体给予特别的关注和政策上的扶助; 3.笔者在文中对于改善农转非居民现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有助于改善农转非居民的生活现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作品摘要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被动失地的农转非人员,离开了耕作多年的土地,从一家一户带庭院的乡村“别墅 ”住进一栋多户门对门的城市“公寓”,从“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务农生活到奔忙找工作,无所适从的城市居民生活, 他们是变富还是致贫,引人深思。笔者通过对重庆市的实地调研发现,农转非居民普遍存在“上楼致贫”的现象,这种贫困体现在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的双重下降。为什么存在“上楼致贫”现象?笔者将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09.3 本校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新农杯”论文比赛一等奖 2009.4 本校“创新杯”论文比赛特等奖

参考文献

1.2008年重庆市统计年鉴 2.张海波,童星《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社会科学研究》,2006.1 3.陈映芳《征地农民的市民化——上海市的调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5 4. 程兰芳《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经济结构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9 5. 段庆林《中国农村家庭经济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9 6. 田学斌《家庭消费结构演变的制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9 7.温铁军,温厉《中国的城镇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教训》——《中国软科学》2007.7 8.钟瑶奇《从农转非小区看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重庆高新区农转非小区调查》——《城市发展研究》2005.4

调查方式

笔者通过集体组织的方式,采取走访、问卷调查、现场访谈、个别访谈等调查方法。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转非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一方面认为城市化可有效地从物质和精神上改善农民生存状况,笔者称之为“上楼致富”;另一方面,认为城市化失地使农转非人员“上楼致贫”。 (一) “上楼致富”论 在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之后,他们的观念也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传统走向现代。同时在城市化的进程当中,就业机构、社会保障体制、教育、文化、城市的管理等,都发生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既能使农转非人口的精神生活水平提高,又能使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的改善 。 (二) “上楼致贫”论 (1)征地政策不合理导致农转非城市化经济起点低 农民失去土地意味着失去其用以生产获得收入的资本,而目前在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征用农地的过程中,征地收入的分配比例大致是:农民10%,集体得25%,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得65%(赵志凌,黄贤金2003),而土地隐形溢出效益和城市化溢出效益,农转非均未享受 ,这样一种土地巨大利益的分配不均造成农转非在进入城市时经济利益本身未得到保障。 (2)住房安置不当使农转非财富增长缓慢 现安置政策多采用集中安置,使农转非难以融入城市,且居民所具有房产资本增值较慢,由于规划和建设不合理造成其财富增长缓慢的不公平处境。货币安置的共同困境是农民的理财能力和经验很可能导致坐吃山空而无法达到住房安置的目的 。 (3)农转非就业难,收入没有保障 国内学者认为以下三方面因素造成了农转非居民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农转非居民自身的因素,主要包括农转非居民的知识技术水平和思想观念。农民自身综合素质的欠缺不能有效提供劳动力的供给,限制了农转非居民的就业机会(汪小红等 2008)。其次,政府在农转非居民就业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包括政府应该如何增加以及如何开展就业培训。政府职能的缺位,就业政策未涵盖农转非群体,是造成农转非居民就业现状不容乐观的重要因素(李佳、汪小红 2009)。另外,社会因素、经济水平的影响。低城市化水平下社会经济创造的就业机会不多,无法吸收大量农转非居民(李佳等 2009)。 (4)社会交往及个人认同不理想,心理成本高 社会交往及个人认同也是考察农转非是否“上楼致贫”的重要方面,若这些方面不理想,势必增加城市生活的压力,脱离原文化生态,又无法构建新的社会网络,精神层面的日渐贫困也令人堪忧。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