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关于“和谐社会”的“知沟”研究--来自昆明的证据
小类:
社会
简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来的。我们对媒体报道量的统计表明,近年来,各级新闻传媒对“和谐社会”进行了持续的大量的传播。但至今,尚未见到关于和谐社会议题的传播效果的实证研究文献。根据传播学“知沟”假设的国际研究范式,我们设计了本项研究,通过在昆明市街头和超市入口进行拦截调查,获得有效问卷401份。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我们主要从社会经济地位、个体动机和态度以及媒介接触等方面的差异,通过统计处理,检验了关于“和谐社会”的“知沟”现象。进一步,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我们得出了几点关于新闻传媒在传播“和谐社会”方面的效果的结论并对之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进一步改善传播效果的简要建议。
详细介绍:
在对新闻传媒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关文献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我们根据传播学中的“知沟”假设以及修正的“知沟”假设,并按照国际通行的“知沟”假设实证研究范式,设计了本项研究,研究中各变量均按照国内外学者的通行方式操作,其中,关于“和谐社会”的知识变量的操作和测量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相关内容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1. 不同社会阶层的调查对象对政治议题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没有显著差异。在我们的研究中,除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问题外,包括昆明市市委书记在内的其他四个问题的知识得分均没有显著差异;而且,填答正确率均较高。说明社会公众具备基本的政治议题关心度和相应的知识。 2. 新闻传媒传播“和谐社会”的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省内主流媒体对和谐社会进行了持续的大量的报道,但高、低二个社会阶层的人群在“和谐社会”的相关知识上得分均值经标准化处理后均不到0.5。 3.关于“和谐社会”的知沟假设基本上成立。不同社会阶层的公众在关于“和谐社会”的议题上存在着 “知沟”现象。高社会阶层组的得分均值显著高于低社会阶层组的得分均值。从个体动机与态度的角度来看,总体来说,那些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对自己的生活、工作、学习有影响”的公众与那些持“无所谓”或“无影响”的公众相比,不仅在“和谐社会”议题上的知识得分要高,而且其间的差异是显著的。分社会阶层来看,高社会阶层组不存在基于信息动机的“知沟”,而低社会阶层组则存在基于信息动机的“知沟”。 4.高社会阶层群体的媒介接触情况要显著好于低社会阶层群体,但是,不同媒介接触度的受众间不存在关于“和谐社会”的“知沟”。而且重度受众的“和谐社会”知识得分均值是最低的,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据此,我们提出了基于本实证研究的几点改善传播效果的简要对策建议: 1.继续加强对“和谐社会”的宣传报道量,尤其是非党报媒体要加强对“和谐社会”的宣传报道,使公众有更多机会接触并吸收相关知识,普遍提高全体公众对“和谐社会”的认识。 2.进一步创新对“和谐社会”相关知识的宣传报道形式,使社会公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尤其要关注对低社会阶层社会公众的宣讲,提高他们对“和谐社会”的认识。 3. 提高社会公众对“和谐社会”与切身利益关系的认识。对“和谐社会”的宣传报道,首先要使社会公众意识到构建“和谐社会”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而使他们产生关注“和谐社会”的积极动机。进而去主动地获取关于“和谐社会”的知识。 4.各级宣传管理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强化传播效果意识,改进传播内容和方式,提高对“和谐社会”的宣传报道效果。从本研究来看,面对具有良好政治关心度的公众,他们对“和谐社会”知识认知的正确率却不到50%,而且,那些重度接触媒体的公众的“和谐社会”知识得分却最低,说明我们的新闻媒体在宣传报道有关“和谐社会”的议题时,主题选择、内容策划、报道形式是需要加以改进了。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对新闻传媒宣传报道和谐社会的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并据此提出改善传播效果的对策建议。 基本思路:以“知沟”假设为理论框架,通过问卷调查测量昆明市受众在和谐社会议题方面的知识得分,并进一步验证不同社会阶层和个体差异的社会公众在和谐社会知识方面存在的“知沟”现象。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新闻传媒如何有效传播和谐社会议题提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研究严格遵循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实证研究方法进行设计和实施,确保了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本论文是根据传播效果理论:“知沟”假设,进行关于新闻传媒传播“和谐社会”议题的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的一项学术成果。 与当前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相比,本研究在研究范式和理论视角方面是较为独特和先进的。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论文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对新闻传媒如何更有效地传播和谐社会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简要策略建议。由于本文的所有结论和建议都具有实证证据的支持,对新闻传媒进一步改善对“和谐社会”的宣传报道效果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同时,对新闻传媒改善其它政治性议题的宣传报道效果也会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作品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来的。我们对媒体报道量的统计表明,近年来,各级新闻传媒对“和谐社会”进行了持续的大量的传播。根据“知沟”假设,我们设计了本项研究,通过在昆明市街头和超市进行拦截调查,获得有效问卷401份。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我们主要从社会经济地位、个体动机和态度以及媒介接触等方面的差异,通过统计处理,检验了关于“和谐社会”的“知沟”现象。进一步,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我们得出了几点关于新闻传媒在传播“和谐社会”方面的效果的结论并对之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进一步改善传播效果的简要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丁未.社会结构与媒介效果——“知沟”现象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2。 [2]丁未. 西方“知沟假设”理论评析[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4(2):107-112 [3]罗以澄,陈文高.构建和谐社会与新闻传媒责任担当[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0(3):393-398 [4]葛进平,章洁,方建移,张芹.浙江省中学生“知沟”假设的实证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4):54-60 [5] 徐雪高,马九杰.农村各阶层“知沟”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福建永安市的农户调查数据[J]. 中国农村观察,2007,(2)53-61 [6] 许正林. 试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大众媒介角色[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3-46 [7] 陈力丹.论传媒与构建和谐社会[J].电视研究,2005,(6):4-6

调查方式

街头随机拦截式问卷调查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一、关于新闻传媒与和谐社会 众多的学者(如陈力丹,2005;戴元光、赵为学,2005;邵培任,2006;许正林,2006;徐永兵,2006;罗以澄、陈文高,2007;彭逸林、金洁,2008;余建清,2008等等)对新闻传媒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有关议题进行了多方研究。 通过对2005年以来传播学界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可以发现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议题: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使命和责任;媒体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其角色定位与实现历史使命的途径;网络媒体与构建和谐社会;关注弱势群体与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对媒体发展提出新的课题;其中,探讨媒介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作用的文章数量最多。 但是,现有研究主要还是基于观察与思考和理论分析的层面,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通常缺乏实证证据的支持。尤其是没有对各级各类媒体进行了大量的关于和谐社会的报道后,其宣传效果究竟如何的实证研究,因而难以对新闻传媒改善传播效果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关于“知沟假设”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就不同的议题对“知沟”现象进行了研究。 在中国大陆,对“知沟”假设研究较为系统的是丁未(2003),她不仅对“知沟”假设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还选取了“‘9.11’事件”、“中国加入WTO”、“艾滋病”和“新婚姻法”四个议题,以简单知识加深度知识构造了知识测量的量表,在北京、上海和兰州三大城市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证实了“知沟”的存在。 葛进平等(2006)对浙江城乡中学生就五个人物和五个事件的简单知识进行了“知沟”的测量,发现中学生中不存在明显的“知沟”。 徐雪高和马九杰(2007)通过对福建永安市农户的调查数据,就“禽流感”和“新农村建设”两个议题进行了“知沟”假设的研究,发现在5%显著水平下,前一个议题不存在“知沟”,后一个议题存在“知沟”。 目前来看,国内学者对“知沟”假设的实证研究还不多,尤其是从社会阶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就同一个议题进行简单知识加深度知识进行测量的研究还不多见,也没有基于“知沟”假设,对新闻传媒传播“和谐社会”的效果进行过的实证研究。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