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基于社会贡献与社会成本视角
小类:
社会
简介:
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借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使农民工在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全面向城市市民转化并顺利融入城市社会的过程。农民工市民化是基于乡城劳动力两阶段转移的“中国路径”所提出的现实课题。本论文在对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中,通过估算农民工劳动产出弹性系数以及资本产出弹性系数,对农民工贡献值进行研究;再通过对农民工私人生活成本、智力成本、住房成本、社会保障成本与城市基础设施成本等五个方面对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进行分析,最后再通过农民工贡献值和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进行对比,得出农民工市民化利大于弊,这也能为政府提出帮助农民工市民化的建议。
详细介绍:
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是新阶段中国农村改革的总体方向。在这个课题上,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体制转轨和城乡结构转型过程中中国城乡人口流动的原因、规模、流向、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方面。但是未能从根本上诠释农民工为何要市民化。本文在对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中,通过估算农民工劳动产出弹性系数以及资本产出弹性系数,对农民工贡献值进行研究;再通过对农民工私人生活成本、智力成本、住房成本、社会保障成本与城市基础设施成本等五个方面对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进行分析,最后再通过农民工贡献值和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农民工的现状。 从农民工生产贡献与社会成本的这一全新角度视觉,以十年的统计年鉴数据通过模型量化切实反映了农民工在城市中所作出的贡献,证实农民工在城市建设贡献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政府和社会应该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品图片

  •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基于社会贡献与社会成本视角
  •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基于社会贡献与社会成本视角
  •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基于社会贡献与社会成本视角
  •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基于社会贡献与社会成本视角
  •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基于社会贡献与社会成本视角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论文在对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中,通过估算农民工劳动产出弹性系数以及资本产出弹性系数,对农民工贡献值进行研究;再通过对农民工私人生活成本、智力成本、住房成本、社会保障成本与城市基础设施成本等五个方面对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进行分析;进而通过农民工贡献值和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进行对比,得出农民工市民化利大于弊,也为政府提出帮助农民工市民化的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结合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和农民工社会贡献,计算农民工市民化的具体成本和农民工在二、三产业GDP的贡献值,并对此作出比较。 加入对第三代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及其社会贡献的研究,并提出相关帮助第三代农民工更好地完成城市化的方法。 对《中国统计年鉴97-07》《中国城市统计年鉴97-07》《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97-07》作详细的整理,对43个城市、10年内的农民工市民化成本和农民工社会的贡献值作出研究。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论文通过研究农民工市民化的贡献值与社会成本,分析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问题,让政府帮助他们更好地在城市发展;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关注与重视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与活动拉近城市人与农民工之间的差距,为农民工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品摘要

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借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使农民工在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全面向城市市民转化并顺利融入城市社会的过程。农民工市民化是基于乡城劳动力两阶段转移的“中国路径”所提出的现实课题。 通过估算农民工劳动产出弹性系数以及资本产出弹性系数,对农民工贡献值进行研究;再通过对农民工私人生活成本、智力成本、住房成本、社会保障成本与城市基础设施成本等五个方面对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进行分析;进而通过农民工贡献值和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进行对比,得出农民工市民化利大于弊的结论,也为政府提出帮助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获第十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特等奖 本文被《深圳商报》在2009年6月20日在A02版上报道

参考文献

1.刘传江,徐建玲《第二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1期 6-10页 2.刘博雅《基于C- D生产函数的中国农民工对经济贡献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10期 12-14页 3.沈汉溪,林坚《农民工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测算》[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第1期,114-121页 4.张捷《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再社会化问题的思考》[J],《人口与经济》,2008年4月增刊,217-218页

调查方式

走访、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在对农民工问题的早期研究中,焦点主要集中的城乡劳动人口的流动上,主要有:蔡昉的《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1990年),马亚功等的《试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等。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学者们的研究角度开始多元化,主要有:陈吉元等的《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1994)、黄平的《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研究》(1997)、王春光的《社会流动和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李强的《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等。 20世纪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农民工本身的研究,如农民工产生的原因、流出的方式、流动的规模、具体分布、群体特征,就业状态以及农民工出现对农村与农民的影响等;二是对农村人口城市化的研究,学者们对把城市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上,已基本达成共识。 进入新世纪后,比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蔡昉等的《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2001)李培林的《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刘传江等的《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2004),简新华等的《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制度分析》(2005),刘传江的《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研究》(2006),刘传江等的《第二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2007),张捷的《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再社会化问题的思考》(2008),张国胜的《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视角的研究》、朱农的《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杨云彦的《转型劳动力市场的分层与竞争》等。 近年来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体制转轨和城乡结构转型过程中中国城乡人口流动的原因、规模、流向、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方面。但是未能从根本上诠释农民工为何要市民化。因此,本文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运用C-D函数计算出民工的社会贡献,再通过与民工市民化成本的对比,再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尝试探讨农民工市民化的利弊以及相应的对策。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