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谣言在手机短信与QQ上的互动传播分析及可信度研究
- 来源:
- 第十一届“挑战杯”国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在2008年这样的多事之秋,社会中的大事件接连而至,以致于人心浮动,不隔几日便有谣言新鲜出炉。区别于传播途径少、范围小、速度慢的传统谣言,伴生于新媒体的网络谣言、手机短信谣言显示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无孔不入的传播威力。特别是手机和互联网的联合,又为谣言的传播开辟出一方土壤。因此,我们融和了二手资料分析法、实验法、深度访谈、个案研究、问卷调查等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逐一分析了手机短信与QQ在谣言传播过程中呈现出的各自特点,它们对谣言可信度的影响,以及两者在谣言传播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互动关系。本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通过两次控制实验,模拟谣言在手机短信和QQ上的传播机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谣言的产生、复制和变异过程。在上述研究发现基础上,我们为政府相关部门提出了一套“内外兼修、软硬兼施”的立体化应对策略。
- 详细介绍:
- 本文通过对03年“非典”事件、08年“家乐福”事件这则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所得,它们能在极短时间内,将一个区域性的公众舆论升级并放大到全国范围,其中,手机短信的力量不可小觑。在早期的“非典”谣言的传播中,由于大众传播媒体的“集体失语”和缺乏公开报道,谣言传播主要依附以下几种媒介:口耳相传、电话、手机短信、互联网。在“家乐福”事件中,论坛充当“振臂一呼”的角色,手机短信和QQ群而是“应者云集”,特别是手机短信和QQ群之间的互动影响,致使事件迅速网上的口诛笔伐到网下现实生活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才用了七天的时间。从案例分析所得,手机短信和QQ群这两者媒介的互动影响是事件得以迅速发展的关键。 从实验1一——QQ群谣言的可信度的研究,QQ群网络谣言的可信度与谣言话题的类型相关,带有民族主义情绪或是挑动民族情绪的网络谣言比较于其他类型的网络谣言,更容易是其他人相信。同时,QQ群的网络谣言的表现形式或类新闻稿体的写作手法与其可信度呈正相关,新闻报道类的网络谣言,可信度高于娱乐谈资类的网络谣言。另外,研究发现QQ群网络谣言的消息来源越是权威的媒体、组织或个人,越能让受传者相信。配以照片、视频解释说明的QQ群网络谣言比一般谣言(纯文字谣言)更具可信度。除此之外在研究中,发现QQ群内的即时讨论不仅没使实验者越来越来相信谣言,反而降低了其对谣言的可信度。 从实验2——手机短信和QQ群的互动分析中发现,在手机短信谣言传播的过程中,意见领袖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手机短信由谁发的与收到短信的人对手机短信的可信度判断成正比关系,并且是对信息真伪进行判断的最主要的指标。同样的,在QQ群传播的谣言中,意见领袖同样存在,由他们转发的信息可信度高于其他成员。在研究发现,手机被认为是谣言传递信息效率最快工具,这同样也限制了谣言的传递,因为被认为需要用手机发送的信息往往是重要的信息,对于似是而非的信息大部分人选择不发送。在研究中,手机短信与QQ群谣言的互动并不是很明显。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研究将对手机短信与网络媒体在谣言传播过程中的互动模式进行调查分析,以期望达到以下目的:1)了解在没有参与网络互动之前手机短信谣言传播特征、模式、效果;2)探讨网络谣言通过手机短信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互动;3)探索网民、媒体、受众之间的互动规律;4)探索手机短信与网络媒体互动的形式以及两者产生共鸣的规律,为防御谣言传播、辟谣、控制谣言传播提供参考。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先进性:该研究区别于以往单纯网络谣言研究、手机谣言研究,创新地将第三者效果、议程设置和Framing等理论应用于产生新媒体谣言互动研究中;宏观上对媒体互动的谣言的研究,有望对国家控制谣言产生、遏止谣言传播、辟谣等环节提供参考。 独特之处: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手机短信与网络媒体在谣言传播过程中的互动现象进行分析,即实验法、深度访谈、个案研究、问卷调查等融合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回顾前人发现其探索性研究仍聚焦谣言本身而忽视了新媒体环境、特别是手机短信与互联网结合的角度。本文借用第三者效果、议程设置和Framing理论并且融合多种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建立手机短信与网络媒体交互模式分析的整体框架。其成果将有助于完善此领域的相关理论研究以及有助于政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灵活应对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挑战,提供防范与处理谣言风波时提供参考之见,以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和谐。
作品摘要
- 当前,五花八门的谣言在手机短信和QQ等新媒体上泛滥成灾,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引起强烈的社会关注。本文认为,只有掌握了谣言传播的规律,我们才能提出有针对性地谣言控制手段。因此,我们融和了二手资料分析法、实验法、深度访谈、个案研究、问卷调查等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逐一分析了手机短信与QQ在谣言传播过程中呈现出的各自特点,它们对谣言可信度的影响,以及两者在谣言传播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互动关系。本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我们通过两次控制实验,模拟谣言在手机短信和QQ上的传播机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谣言的产生、复制和变异过程。在上述研究发现基础上,我们为政府相关部门提出了一套“内外兼修、软硬兼施”的立体化应对策略。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参考Flanagin与Metzger(2000),信息类型(information type)可分为4类,即新闻信息、娱乐信息、商业信息和参考信息,再根据关于讯息认知和劝服研究表明(《网络信息的可信度研究-网民的视角研究》张明新,2005),人们倾向于认为带有说服性目的讯息的可信度较低,这一结论在随后的研究得到论证:网络新闻和参考信息更为可信,其次是娱乐信息,商业信息最不可信。 以上文献内容是两个实验的支撑理论,由于已有文献作品未涉及运用实验法,故无可比较的数据。
调查方式
- 控制实验、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个别交谈、书报刊物、文件、自发等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文献回顾总结得知,前人所进行的探索性研究仍聚焦在谣言本身,忽视了新媒体环境所带来的影响,特别是手机短信与互联网相互结合的角度。 其中,《传播的畸变——对“SARS”谣言的一种社会心理学分析》(周晓虹,2003)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非典”谣言传播的特征。《从广州肺炎事件看流言的传播与控制》(刘海龙,2003)总结了流言的研究范式,只是从传播方式和意义阐释两个方面来研究这次流言传播现象展现了这次流言传播中出现的一些新特点,以及这次流言背后的社会心理因素,忽视了传播过程中多个媒体互动关系的作用。 在《流言:阴影中的社会传播》(蔡静,2006)初次提出流言在传播中和大众媒介信息之间是互相渗透和相互竞争的关系观点,然而,在新媒体自成天下的新时代,新媒体与传统的大众媒体之间的竞争关系如何,手机作为半网络状态的“第五媒体”与其他媒体之间的关系是如何也没有在文中展现。2007年,刘君学者在《大众传播时代的多元化传播格局——传播学视野下的手机媒体影响力分析》提出,手机媒介的普及,不仅对社会的生产关系、信息资源和技术等重新分配颇具影响,也涉及原有传播格局的重构及社会话语权力的争夺,进而削弱了大众传媒的垄断地位。 同样的,现有同类课题研究都忽视了新媒体环境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它们之间的互动作用,前人鲜有研究。所以,新媒体特性,特别是今年发展迅速的网络聊天工具QQ、QQ群与手机之间的互动影响,致使谣言传谣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这些问题给我们的课题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再者,研究方法上,上述论文以及其他已有文献中,多数作者运用资料分析法,按图索骥,分析谣言的传播途径和传播规律,而鲜有作品运用实验法。本文设计运用两个控制实验,试图通过新的研究方法探索、解释手机短信和QQ这些新媒体之间对于谣言传播的互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