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论返乡农民工的相对剥夺感与集体行动风险--基于湖北省三个县市的调查
- 来源:
- 第十一届“挑战杯”国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金融危机带来了大量农民工返乡,研究返乡农民的相对剥夺感与集体行动风险极具现实意义与紧迫性。本作品以Davies的发展型相对剥夺感模型为理论切入、探讨中国集体行动的独特性、实现了本土关怀,提出了“价值权衡—集体行动”研究范式、做到了国际对话;同时探讨了相对剥夺感发展演变的不同阶段与决定性因素,而价值剥夺感是集体行动的本源动力与高风险状态;从而在研究对象、研究范式、研究观点等方面均做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本作品属于教育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返乡农民工的群体性事件风险与防范研究”(编号:081051117)的研究成果,同时,作为团省委委托项目的部分成果已呈送团中央、湖北省委省政府及团省委领导,一定程度上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 详细介绍:
- 受金融危机影响,大批农民工被迫返乡,截止目前,仍有大量的农民工留乡而未就业。为切实把握返乡农民工的相对剥夺感与集体行动风险,本研究以湖北省为研究基点,在对八个县市的返乡农民工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发展型相对剥夺感“J”曲线理论模型,认为:返乡农民工的价值期望远远高于已经并仍在急剧下降的社会价值能力,发展型相对剥夺感已相当强烈。这虽为返乡农民工的大规模集体行动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但仍未触及“刺激因素”或“价值底线”,从而没有演变为集体行动危机。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返乡农民工的相对剥夺感会继续增强,并将逐渐接近返乡农民工的“价值底线”,他们采取集体行动以应对生存危机的风险正在加速累积。为防范这一潜在的集体行动风险,必须重塑返乡农民工的价值观,从源头上降低他们集体行动风险的动力——相对剥夺感,而阻断集体行动“刺激因素”的产生与构建相应的组织化归属是防范返乡农民工集体行动风险演化的出路。本作品属于教育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返乡农民工的群体性事件风险与防范研究”(编号:081051117)的研究成果,同时,作为团省委委托项目的部分成果已呈送团中央、湖北省委省政府及团省委领导,一定程度上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1.撰写的目的。分析返乡农民工的相对剥夺感程度、集体行动的动力强度、影响因素及风险演化机制;提出分析中国集体行动的新范式——“价值权衡—群体行动”范式。 2.撰写的思路:以发展型相对剥夺感“J”曲线理论为基础,设计测量指标,通过实证调查,分析返乡农民工集体行动动力的强度及风险演化机制,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1.范式创新:以Davies的发展型相对剥夺感模型为理论切入、探讨中国集体行动的独特性、实现了本土关怀,提出了“价值权衡—集体行动”研究范式、做到了国际对话; 2.对象创新:较早地发现并研究返乡农民工这一重大的集体行动风险群体;提出了相对剥夺感发展演变的不同阶段与决定性因素。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1.实际应用价值:(1)观测了返乡农民工相对剥夺感的真实情况、价值期望与价值能力之间的关系、不稳定因素及集体行动的可能性问题;(2)明确了返乡农民工集体行动的影响因素、风险演化机制以及防御措施。 2.现实指导意义:(1)挖掘出了相对剥夺感不同演化阶段的不同决定性因素;(2)针对特定历史时期的返乡农民工的集体行动风险的考察具有较强的先进性;(3)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风险防范路径。
作品摘要
- 根据发展型相对剥夺感“J”曲线理论构建的集体行动理论模型,中国经济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使中国社会的价值能力和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民众的价值期望均大幅提高,但作为金融危机首当其冲且规模最大的受影响者,返乡农民工的价值期望已远高于已经并仍在急剧下降的社会价值能力,发展型相对剥夺感已相当强烈。这虽为返乡农民工的大规模集体行动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但仍未触及“刺激因素”或“价值底线”,从而没有演变为集体行动危机。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返乡农民工的相对剥夺感会继续增强,并将逐渐接近返乡农民工的“价值底线”,他们采取集体行动以应对生存危机的风险正在加速累积。为防范这一潜在的集体行动风险,必须重塑返乡农民工的价值观,从源头上降低他们集体行动风险的动力——相对剥夺感,而阻断集体行动“刺激因素”的产生与构建相应的组织化归属是防范返乡农民工集体行动风险演化的出路。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1.作品为教育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返乡农民工的群体性事件风险与防范研究”(编号:081051117)的研究成果; 2.作为共青团湖北省委委托的项目《湖北省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及农村青年发展状况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已呈送团中央、湖北省委省政府及团省委领导; 3.预计将参加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之“就业、劳动与社会保障”分论坛的研讨; 4.荣获湖北省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参考文献
- 1.赵鼎新,2006,《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奥尔森,1995,《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3.詹姆斯•斯科特,2007,《弱者的武器》,郑广怀、张敏、何江惠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4.冯仕政,2006,《单位分割与集体抗争》,《社会学研究》第3期。 5.应星,2007,《“气”与中国乡村集体行动的再生产》,《开放时代》第6期。 6.吴 毅,2007,《“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对一起石场纠纷案例的分析》,《社会学研究》第5期。 7.于建嵘,2006,《集体行动的原动力机制研究——基于H县农民维权抗争的考察》,《学海》第2期。 8.董海军:2008,《“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社会》第4期。 9.Gurr,T.1970,Why Men Rebel. 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0.Ger,G. & R.W. Belk. 1996, “I’d Like to Buy the World a Coke: Consumptions capes of the Less Affluent World.” Journal of Consumer Policy ,19(3).
调查方式
-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个别交谈 □会议 □文件 □书报刊物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关于集体行动产生原因的研究,二是关于集体行动规律与特征的研究。 □ 关于集体行动产生原因的研究 国外学者:①“利益冲突——集体行动”范式,即注重经济利益的解释,认为利益的冲突是产生集体行动的核心因素。②相对剥夺感理论,即侧重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将集体行动的产生归纳为“挫折——反抗机制”的过程。③资源动员理论与政治过程理论,即把集体行动兴起的焦点放在专业组织所能调动的资源总量以及所能利用的政治机会上。④话语或符号性行为理论,即侧重意识形态与文化等因素。 中国学者:①结构关系的视角。如赵鼎新的“变动、结构、话语”三大因素理论,这一理论具有很强的总结性意义,不过稍显复杂,存在缺少实际可操作性的劣势;又如董海军认为弱者在抗争行为、抗争安全性以及弱者身份等方面的力量使得弱者作为武器成为可能。②行动的视角。如于建嵘认为集体行动的原动力机制是集团外部的压迫性机制。③文化的视角。如应星的“气”对集体行动再生产的影响,这种伦理范式的解释认为,文化小传统中的“气”导致了农民集体行动的再生产。 □ 关于集体行动规律与特征的研究 国外:①南亚“低层研究”学术流派的理论,侧重了农民底层政治的自主性问题和底层意识的独特结构。②斯科特“弱者的武器”论断,认为弱者的武器是弱者用以保护自己的一些日常的反抗形式与所谓的投机等。③奥尔森的搭便车理论,即每一个人都想获取公共物品,但却不想付出代价,于是出现了搭便车困境,这是集体行动产生的制约因素。④阿克塞罗德的博弈理论,即当博弈链加长时,参加博弈的人互相采取合作策略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国内:①于建嵘的“以法抗争”论断,认为农民集体维权已经进入了“有组织的抗争”或“以法抗争”阶段。②应星的合法性困境与草根动员思想,即农民在维护抗争中的动员是一个进行理性控制并适时结束群体行动的过程。③郑欣的乡村政治中的博弈生存,即强调“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生存法则。④余晓敏的“新生代打工妹”弱者形象的建构,即打工妹的社会身份无法在消费领域获得全新的重建,从而强化了其次等的生产主体性。⑤吴毅的“权力——利益”结构之网理论,即农民利益表达之难以健康和体制化的成长直接导因于乡村现实生活中各种既存的“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的阻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