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公务员组织潜规则的表现、机制与对策
- 来源:
- 第十一届“挑战杯”国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潜规则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并发挥作用,涉及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但理论化研究缺乏。课题组深入挖掘公务员组织潜规则的表现特点、生成原因、作用机理和影响结果,在面对潜规则“谁赢谁输”问题意识指导下采用内容分析、扎根理论、问卷调查三种研究方法来全面、深度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性。
- 详细介绍:
- 生活经验和相关研究显示,潜规则在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并时刻发挥作用,但学术界对潜规则的实证研究还很不够。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扎根理论、问卷调查三种研究方法对公务员组织潜规则的表现、机制与对策进行综合研究。内容分析法研究潜规则的内容与特征,扎根理论着重研究潜规则的作用机制,问卷调查则研究公众对潜规则的态度及其潜规则态度的影响因素与机制。最后对三种研究方法的结果理论整合得出结论。 综合的结果为,因文化传统、制度设计、社会转型、社会分层、领导为中心组织机制和组织文化等主要因素互动形成了潜规则。面对潜规则,基于个人算计和价值系统的知觉矛盾权衡做出对潜规则的调适性心理反馈和自我改变型行为应对,个人、组织、政权以及国家形成了“赢”与“输”共存局面。基于研究发现,研究者认为要理性看待潜规则,化害为利。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潜规则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并发挥作用,涉及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但理论化研究缺乏。课题组深入挖掘潜规则的表现特点、生成原因、作用机理和影响结果,在面对潜规则“谁赢谁输”问题意识指导下采用内容分析、扎根理论、问卷调查三种研究方法来全面、深度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性。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研究问题有现实和理论价值;研究方法规范、科学、前沿,三种研究方法各有侧重又相得益彰,内容分析研究潜规则的内容与特征,扎根理论研究潜规则的作用机制,问卷调查研究民众对潜规则的态度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基于三种方法整合分析,分析合理。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本研究补充了国内在政府和事业单位里对潜规则的实证研究的不足。提出了一定的应对策略为政府公共管理提供研究参考,在现有制度前提下,对如何看待潜规则作用以及如何最大程度消除潜规则弊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品摘要
- 生活经验和相关研究显示,潜规则在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并时刻发挥作用,但学术界对潜规则的实证研究还很不够。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扎根理论、问卷调查三种研究方法对公务员组织潜规则的表现、机制与对策进行综合研究。内容分析法研究潜规则的内容与特征,扎根理论着重研究潜规则的作用机制,问卷调查则研究公众对潜规则的态度及其潜规则态度的影响因素与机制。最后对三种研究方法的结果理论整合得出结论。 综合的结果为,因文化传统、制度设计、社会转型、社会分层、领导为中心组织机制和组织文化等主要因素互动形成了潜规则。面对潜规则,基于个人算计和价值系统的知觉矛盾权衡做出对潜规则的调适性心理反馈和自我改变型行为应对,个人、组织、政权以及国家形成了“赢”与“输”共存局面。基于研究发现,研究者认为要理性看待潜规则,化害为利。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作品于2009年5月份获得第十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参考文献
- 政府领域潜规则实证研究尚无,企业管理方面有对比数据: 胡瑞仲企业管理潜规则量表研究,总共调查45家企业,样本企业位于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省一市。共发放调查测试量表685份,收回622份,有效586份。 作品资料来源的检索目录: 1、 CNKI知识网络服务平台——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2、 PsycARTICLE(美国心理学会全文数据库); 3、 相关图书、期刊。
调查方式
- 定性与定量调查相结合: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国内外研究状况 总体介绍:在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领域,政府事业单位领域匮乏。在对政府事业单位的研究中,主要围绕潜规则的表现、危害、原因和应对措施来探讨,对潜规则的运行机制研究稀缺。在国外,没有“潜规则”的提法,接近的概念为“组织政治行为及知觉”。 表现方面:吴思从历史角度呈现了潜规则多种表现(吴思,2003);而国外文献中,Ferris(1991)的组织政治认知由五个维度组成:①一般政治行为的政治知觉;②保持沉默, 静待好处行为的政治知觉;③薪酬和晋升政策行为的政治知觉;④上级行为的政治知觉;⑤同事和小团体的行为的政治知觉。 成因方面:产生潜规则的原因是多元的。有从人性角度考察,认为经济人是产生潜规则的人性前提(宋圭武,2004);有从文化角度思考,认为中国文化的神秘性和不可知性是潜规则存在的文化心理背景(高威,2004)。 运行机制方面:吴思对于潜规则运行机制看法是人们基于一种成本计算和趋利避害的心理来实施潜规则的。梁碧波认为潜规则的激励机制促使那些不接受主流意识的群体铤而走险,而它的强大约束机制则使交易各方不敢轻易违约。吉拉尔德•菲利斯等人(1989)则首先提出了一个包含组织政治知觉及其前因和结果变量的政治知觉模型,指出组织潜规则受组织、工作环境和个人三种因素的影响。 影响后果方面:有学者认为,潜规则扰乱社会系统的预期制度安排,打乱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社会功能局部失调失效,致使社会控制力削弱降低等破坏作用基本达成一致(李颖,2007)。胡瑞仲则提出潜规则是影响组织管理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组织管理潜规则分为良性、中性和不良三个维度(胡瑞仲,2007)。美国学者诺思认为正式规则的演变总是先由非正式规则的边际演变开始的,由此突出了非正式规则的重要性和对人们行为的主导意义(诺思,1990)。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潜规则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广阔的研究空间。首先,国内对于政府事业单位潜规则运行机制的研究极其匮乏;其次,目前国内对于潜规则的研究多是简单化地停留在情感性批判阶段,缺乏正面性的、深入实证的科学考察;再次,国外研究又缺乏与中国文化的结合,其研究存在着文化差异。因此,研究者我国公务员组织的潜规则及运行机制模型,在一定意义上,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