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艾滋失依儿童抗逆力养成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河南省ZMD地区的循证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河南省是艾滋病疫情重点地区,全省艾滋病人数量相对较多,分布相对集中。伴随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进入发病高峰,艾滋病对于社会和家庭的冲击致使艾滋病问题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医学问题,同时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学问题。 课题组在参加对“河南模式”评估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此模式重“养”而轻“发展”,特别是基于两个多月的田野观察,发现“艾滋失依儿童”应对困境的抗逆力与生活在原生家庭的孩子相比较存在很大差异,并可能潜伏“社会后”问题。退出政府福利和优抚的荫庇,个体应对现实社会中的压力和挑战的能力较弱,处于逆境时应激潜质激发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抗逆力(Resilience)是当代国际社会工作领域理论研究与实务探索的前沿问题,它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挖掘案主的内在潜能,强调人在面对压力、挫折时的潜能激发和自我超越。研究者提出抗逆力的三种形态:一是克服艰难的能力,亦即凭借内在的自我系统如信念、身体的免疫机能等终于化解危机;二是克服压力的因应能力,亦即个人在面对压力情境时能表现出或做出某些因应行为,而使压力事件不致对个人造成影响;三是创伤复原的能力,具有这类能力的个体有可能因为过去生活中的成功经验,或因为在心理康复的过程中学习或建构成功的因应能力,最终化解压力的威胁而回复到心理健康。 基于此,本文将依据抗逆力理论,围绕“如何从社会工作的视角介入‘艾滋失依儿童’的抗逆力养成”这一问题展开研究,以期通过对“社会工作视角下‘艾滋失依儿童’的抗逆力呈现什么特点?如何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介入到‘艾滋失依儿童’的抗逆力养成中来?运用社会工作手法介入‘艾滋失依儿童’抗逆力的养成中依据怎样的逻辑?”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从社会工作学科的角度建构“艾滋失依儿童”的抗逆力养成,为弱势群体谋取良好发展提供可操作的专业工作手法。并探究该研究成果推延至其他不良境遇群体的可能性。
详细介绍:
该课题组成员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艾滋失依儿童群体长期关注和为期两个多月的田野观察,筛选样本,调查访谈,得到了第一手翔实的数据资料和访谈记录,发现该群体原生态家庭环境的改变和政府集中供养对个体发展的不利因素,在可操作层面上提出激发个体抗逆力的模型是该课题的出发点。 结合文献回顾,发现以往对“艾滋失依儿童”的研究多关注问题成因的描述、分析和救助呼吁,聚焦该群体福利模式、物质关怀、心理关怀和社会支持网络研究,而从发展的、优势的视角培养艾滋失依儿童的个体潜质还未引起专家学者的足够重视。虽然近几年,抗逆力理论在国内已逐步应用到流浪儿童等有特殊需要的群体中,将其引入艾滋失依儿童群体有很强的研究价值。 本研究以河南省ZMD地区的SD阳光家园的“受艾滋病影响的失依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式观察、深入访谈、实地观察、文献检索等资料收集方式,分析“受艾滋病影响的失依儿童”抗逆力的基本机制,并考察这种抗逆力的多种表现。解读社会工作视阈下的抗逆力以促进福祉为工作使命,以面对挑战为工作理念,以增权充能为工作重点,以生态整合为工作流程。在研究中发现,一是“受艾滋病影响的失依儿童”的抗逆力生成存在多元差异性:即同是面临父母因艾滋病去世,不同的个体所表现出的应对困境的能力存在差异;二是“受艾滋病影响的失依儿童”的抗逆力养成中的向光性扭曲:即在与环境匹配的生长过程中出现自我被动适应的发展扭曲;三是“受艾滋病影响的失依儿童”的抗逆力实践中的理想状况剥离:即在国家、政府以及社会机构和个人多个方面支持下,补偿性质的福利包办无偿给孩子们提供必需品、教育资源和工作机会,致使孩子们产生福利依赖心理,不愿意也没有机会真正的走入社会,失去了社会化的良好时机,导致“受艾滋病影响的失依儿童”进入社会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弱化。 在对“受艾滋病影响的失依儿童”的抗逆力分析的基础上,为发掘“受艾滋病影响的失依儿童”的自身潜能,促进其发展,增进其福祉,本文尝试从社会工作专业干预策略上提出一些可行的帮助方案,即借助社会工作的四大专业方法介入“受艾滋病影响的失依儿童”的抗逆力养成:运用个案工作进行“受艾滋病影响的失依儿童”的困境解构、运用小组工作进行“受艾滋病影响的失依儿童”的意义建构、通过社区工作进行“受艾滋病影响的失依儿童”的生活重构以及通过社会行政做出发展“受艾滋病影响的失依儿童”的政策倡导,以此协助这些孩子解决他们发展中的困惑和问题。同时本研究也将对社会普通群体缓解压力、增强面对挑战的能力具有推广意义。

作品图片

  • 艾滋失依儿童抗逆力养成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河南省ZMD地区的循证研究
  • 艾滋失依儿童抗逆力养成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河南省ZMD地区的循证研究
  • 艾滋失依儿童抗逆力养成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河南省ZMD地区的循证研究
  • 艾滋失依儿童抗逆力养成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河南省ZMD地区的循证研究
  • 艾滋失依儿童抗逆力养成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河南省ZMD地区的循证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基于对艾滋失依儿童后社会化问题的关注,分析出案主的内在保护因子,激发其应对挑战、摆脱困境的潜质,建构抗逆力养成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型,并推延至其他群体。 思路:以ZMD地区艾滋失依儿童抗逆力养成的社会工作介入为循证依据,在评估个体和环境保护因素的基础上,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强化其积极作用,达到解构困境、建构意义、重构生活的介入目的,利用社会行政倡导发展理念,提出问题解决的模型。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以“优势视角”解读艾滋失依儿童的保护因子,首次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手法介入抗逆力养成,基于10人次个案访谈、8次焦点小组访谈、2次工作人员的深度访谈,辅之个案工作、小组活动和社区活动,揭示了纵横两个纬度上抗逆力生成的多元差异性,创造性地引入“向光性扭曲”和“理想状况剥离”剖析艾滋失依儿童社会化困境的致因,建构其抗逆力养成的逻辑框架和社会工作的介入模式。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社会工作介入抗逆力养成体系的建构,为艾滋失依儿童的养成教育、生活能力的习得和保护因子的培养开启了新的视角,为艾滋失依儿童群体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化以及全人发展的目的,提供了操作层面的专业工作手法。该体系的成熟与推广对不良境遇波及群体的抗逆力激发都有实践意义,比如汶川灾区受影响儿童的压力调试与心理康复,以及社会竞争中大众压力的缓解,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增进社会和谐。

作品摘要

课题引入抗逆力理论,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艾滋失依儿童”抗逆力养成中的社会工作介入问题。 在国外,抗逆力理论研究已日趋完善,目前的研究聚焦于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动态研究过程中,而国内抗逆力研究仅限于国外研究成果的尝试应用。 课题以SD阳光家园的艾滋失依儿童为研究对象,研究社会工作视阈下抗逆力的多种表现形式。在研究中发现:一是抗逆力生成存在多元差异性,即不同的个体应对困境的能力存在差异;二是抗逆力养成中的向光性扭曲,即在与环境匹配的生长过程中出现自我被动适应的发展扭曲;三是抗逆力实践中的理想状况剥离,即脱离政府的荫庇,“艾滋失依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弱化。 基于研究对象的抗逆力特质,本文尝试借助对个体和环境的保护因素分析,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介入该群体的抗逆力养成:个案工作解构困境、小组工作建构意义、社区工作重构生活,社会行政倡导发展理念,建构出可操作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型。 小众群体模型推广至普通人群的应用,增进服务对象福祉,构建出政府、非营利组织、个人、家庭责任分担明晰的福利救助体系,是本研究继续探讨的方向。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Anthony,E.J.The syndrome of the Psyehologieally invulnerable child . In E.J.Anthony and C,1974; [2] 丹尼斯著,李亚平 杜立婕译,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3] 沈之菲,青少年抗逆力的解读和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2008(1); [4] 田国秀,关注抗逆力: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领域的新走向[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1); [5] 张长伟,艾滋病致孤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探析——以河南省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10期; [6] 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调查方式

个案访谈、焦点小组访谈、工作人员的深度访谈、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问卷调查、田野调查、文献研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抗逆力是当代国际社会工作领域理论研究与实务探索的前沿问题,它从优势视角挖掘案主的内在潜能,强调人在面对压力、挫折时的潜能激发和自我超越。 心理学家Anthony通过追踪研究发现高危险的环境中,适应良好的青少年似乎具有某种抗压能力或拥有某些保护因子,从而得以在压力或挫折情况下免除身心障碍的危机。诺曼•加梅齐(NormanGarmezy) 以家庭中不良环境与儿童内部因素的互动过程为背景,研究了家庭的父母给孩子灌输了生活与人生的积极价值观。Garmezy提出保护因子的概念:积极人格特质的建构、家庭支持系统的建立、社会支持和外在资源的建构三类。另外,Brook、Rtitter分别在个人、家庭、社会外在支持系统等方面说明了建构青少年抗逆力的相关因素,强调个人与环境互动的过程。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基本是以借鉴国外研究成果解决问题为主。北京大学马凤芝博士关注的是城市流浪儿童的救助问题,,她借鉴西方抗逆力研究提出了“抗逆力轮”实务操作步骤。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田国秀从抗逆力视角对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进行了干预设计,提出以抗逆力唤醒与培育为新的分析框架,设计了提升抗逆力的路径。 香港、台湾地区抗逆力研究相对较多,在九二一大地震、印尼大海啸事件中都有涉及。另外,锡安社会服务处总干事李焯仁博士、香港城市大学李德仁博士将青少年抗逆力培养应用于抗赌、成长教育中。 目前的相关研究虽然涉及了“艾滋失依儿童”或抗逆力两个概念,但却缺乏整合的视角,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以往的研究没有将抗逆力和“艾滋失依儿童”问题相结合。“艾滋失依儿童”的研究集中在社会问题角度,而弱势儿童抗逆力的研究又多围绕发展心理学中的抗逆力层面。本研究将从研究对象和理论整合角度进行探索。其次,以往研究结论都集中在“艾滋失依儿童”问题和外部环境的探讨上,对儿童内在的积极抗逆力潜质缺少挖掘,本文将对“艾滋失依儿童”的抗逆力机制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剖析。第三,以往的研究缺乏社会工作干预视角。由于停留在问题研究层面,对儿童自身特质方面论证不够,发展的方法往往过于关注外部环境的改善。本文通过对“艾滋失依儿童”抗逆力的内外部因素的挖掘,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个案、小组、社区以及社会政策专业手法介入该群体。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