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断裂的记忆--汶川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报告
小类:
社会
简介:
玉门春风在,羌声何处寻。在川西地区,以羌族为代表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在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下,正在加速变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正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突如其来的“5•12”汶川特大地震,又给受灾地区的文化系统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数千年沿承下来的古老记忆产生断裂。对地震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地震过去半年之际,我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对地震灾区的实地考察,以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对象,运用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的田野调查法,收集了受灾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大量文献、录音、图片和影像等第一手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出了这份调查报告。
详细介绍:
考察以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对象,运用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对汶川、理县、茂县、松潘、北川等受灾地区进行实地调查,收集了大量关于震后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的照片、录像及访谈录音资料。在此基础上,笔者从文化空间、生产生活知识及技能、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仪式、工艺美术等几个方面考察了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受损情况,分析了地震对民众生产生活方式、观念以及地方性知识等方面的影响,揭示了灾区文化变迁的现实可能。另外,我们还对当前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抢救提出了一些问题与建议,以期有助于推进灾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该调查报告不仅可以为有关部门组织震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保护和灾后重建提供必要的依据,也可以为研究灾难过后受灾群众的文化心理改变与文化变迁提供一个真实的范本,为今后其他地区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性灾难导致的区域内文化系统损失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品图片

  • 断裂的记忆--汶川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报告
  • 断裂的记忆--汶川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报告
  • 断裂的记忆--汶川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报告
  • 断裂的记忆--汶川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报告
  • 断裂的记忆--汶川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报告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文旨在深入了解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损状况,获取震后灾区文化系统的第一手资料,配合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立,为地震灾区的文化重建工作建言献策。 通过对地震灾区的实地考察,运用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的田野调查法,收集和整理了与受灾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大量文献、录音、图片和影像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出调查报告。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以实地考察为基础,运用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的田野调查法,通过影像、录音等多种手段进行记录。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 调查在文化部正式设立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背景下展开,以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考察对象,对灾区震后的文化重建和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抢救和保护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项目经由德国艾伯特基金会提供资助,是一项高校学生参与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地震灾区的展开文化重建工作和文化部建立羌族文化生态试验保护区的背景下。该调查报告不仅可以为有关部门组织震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保护和灾后重建提供必要的依据,也可以为研究灾难过后受灾群众的文化心理改变与文化变迁提供一个真实的范本,为今后其他地区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性灾难导致的区域内文化系统损失起到一定借鉴意义。

作品摘要

5.12汶川特大地震不仅对受灾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等造成了巨大的直接损失,也给地震灾区的文化系统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 震后半年之际,由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组织的考察分队得到了德国艾伯特基金会的支持,参与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对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影响”的科学考察项目,在岷江的中心流域地区,展开了对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项考察活动。 考察以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对象,运用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的研究方法,对汶川、理县、茂县、松潘、北川等受灾地区进行实地调查,获得了一批关于震后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的照片、录像及访谈录音资料。在此基础上,笔者从文化空间、生产生活知识及技能、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仪式、工艺美术等几个方面考察了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受损情况,分析了地震对民众生产生活方式、观念以及地方性知识体系等方面的影响,揭示了地震给灾区所带来的文化变迁。除此之外,本文还列举了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为受灾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意见和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该作品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重庆赛区决赛中,获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特等奖。

参考文献

[1]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 羌族史[M].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5. [2]四川省编辑组编辑. 羌族社会历史调查[M]. 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6. [3]马长寿. 氐与羌[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4]王明珂. 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M]. 北京:中华书局. 2008.5. [5]冯骥才主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编. 羌去何处——紧急保护羌族文化遗产建言录[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8.8. [6]任乃强. 四川上古史新探[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4. [7]何光岳. 氐羌源流史[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0.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会议、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影视资料、文件、集体组织、录音资料等。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近年来,学界对于川西地区(即此次地震重灾区)的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成果颇丰。其中研究最为深入的就是羌族和嘉绒藏族。 地震之前,学界对于羌族的文化研究集中在释比文化、表演艺术、仪式、工艺美术等几个方面。于一认为,释比是羌族社会历史、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在羌民族社会生活中具有极高地位,是丧葬仪式中不可缺少的角色。余跃明在《释比——羌文化的<大百科全书>》一文中指出释比收徒和盖卦的施受内容规程的严格而保密致使释比及释比文化凸显出一种神秘性。周毓华对释比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提出了羌族原始宗教中的“释比”是羌族中最权威的文化人和知识集大成者。对表演艺术的研究方面,罗雄岩得出许多民间舞蹈形式是在“释比”主持下的民俗活动中进行的,他还提出了一系列动态保护和开发羌族舞蹈的思想。在《论羌族民间舞蹈的多元化特征及其社会功能》一文中,作者秀花、刘伟提出了对羌族舞蹈进行合理开发的设想。马成富、郭娅二人对羌族的传统艺术释比戏和花灯戏进行了考查与考证,并探讨了两种戏的艺术特色。康保成将羌姆和藏戏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两者之间的渊源关系。工艺美术类方面,张犇对羌族“云云鞋”所蕴含的深层意义进行了发掘,王世琴和罗徕也分别对羌绣和刺绣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马宁对羌族的婚丧习俗的研究非常深入,探究了婚俗背后的象征意义和火葬习俗的来源、演变的历史原因。另外,马宁还发现了羌族的“挂红”习俗,并阐释了这种习俗的独特性。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嘉绒文化的文章很多,涉及到了嘉绒藏戏、锅庄、服饰、民歌、民间舞蹈、民俗节日、建筑、婚姻、丧葬等许多方面,归纳出嘉绒文化有农耕文化、碉文化、宗教文化和锅庄文化等四大内涵,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仍以客观介绍为主,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地震之后,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亟待抢救与保护。地震灾区的文化重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和抗震救灾志的编纂都需要在实地考察基础上的深入研究,这些研究对地震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将具有重大的意义。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