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的母亲教养方式和社会适应
- 来源:
- 第十一届“挑战杯”国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目前,北京市共有流动人口子女40万人,这些孩子的成长问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在京就读的城市儿童和流动人口子女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学方法从六个维度探讨了不同儿童社会适应的差别,及母亲教养方式和流动人口子女就读学校性质对儿童孤独感、亲社会倾向的影响。 研究人员采用专业的心理学问卷测查了北京市打工子弟小学和普通公立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两千余人次。根据统计结果、访谈结果结合社会现状得出如下结论及建议: 1、流动人口子女在社会适应的不同方面的表现不同:他们的孤独感高于城市儿童,而抑郁、攻击—破坏性行为、害羞—敏感性行为和亲社会倾向低于城市儿童。因此,鼓励流动人口子女与城市居民多进行接触,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2、在打工子弟小学上学的流动人口子女与普通公立小学上学的流动人口子女相比孤独感更高,亲社会倾向更低。此研究结果对今后通过改善受教育条件促进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适应具有参考意义。 3、城市儿童的母亲给予儿童更多的温暖,流动人口子女的母亲与儿童的沟通多于城市儿童的母亲,但她们对儿童的控制更强。同时,母亲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适应中的孤独感和亲社会倾向有很大影响。在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母亲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引导时,可提倡她们更多地关注给予孩子的温暖和适度控制的问题。
- 详细介绍:
-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数量持续增加,城市的外来务工人员举家迁移现象逐渐增长。目前,北京市共有流动人口子女40万人,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与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本研究使用已成型的专业心理学问卷,对北京市3所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的社会适应进行了测查,共收集数据2183份。研究从六个维度(社会性—领袖性行为、攻击—破坏性行为、害羞—敏感性行为、亲社会倾向、孤独感、抑郁)对城市儿童和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适应进行比较,得出结果如下:流动人口子女在社会适应的不同方面的表现不同:流动人口子女的孤独感高于城市儿童,而抑郁、攻击—破坏性行为、害羞—敏感性行为和亲社会倾向低于城市儿童。 进一步分析入学方式不同(打工子弟小学、普通公立小学)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孤独感和亲社会倾向的影响显示:在打工子弟小学上学的流动人口子女与普通公立小学上学的流动人口子女相比孤独感更高,亲社会倾向更低。打工子弟小学的学生和教师有相对较高的流动性,在这里上学的儿童相比于普通城市小学的学生更难建立稳定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此外,与普通公立小学相比,打工子弟小学学校环境较差、学校社会地位较低,与社会的联系较少,从而使在打工子弟小学就读的流动人口子女对学校的认同感较低,更容易感到孤独。因此,鼓励流动人口子女与城市居民多进行接触,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同时此结果还能够为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提供参考。 在母亲教养方式方面,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儿童的母亲给予儿童更多的温暖,流动人口子女的母亲与儿童的沟通多于城市儿童的母亲,但她们对儿童的控制更强,给予儿童的温暖较少。城市儿童的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能更重视情感表达、体贴等方面,同时较好的经济条件也使她们可以满足儿童更多的要求。此外,流动人口子女的母亲教养方式一般比较传统,这也是造成她们对儿童的温暖较少,控诉更多的原因。因此,在通过社会、学校等渠道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母亲进行家庭教育方面的引导时,可提倡她们在教育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给予孩子的温暖和适度控制的问题。 进一步分析母亲教养方式对儿童孤独感和亲社会倾向的影响显示:母亲教养方式对流动人口子女孤独感的作用可能不如城市儿童大,这一结果间接说明了社会、学校等其他因素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孤独感起到更重要作用;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温暖程度越高、控制程度越低,儿童的亲社会倾向就越高,流动人口子女母亲的教养方式是他们亲社会倾向较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亲社会倾向问题时,应注重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研究以在京就读的城市儿童和流动人口子女为研究对象,从六个维度探讨了不同儿童社会适应的差别,及母亲教养方式和流动人口子女就读学校性质对儿童孤独感、亲社会倾向的影响,为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社会适应问题提供严谨的科学依据。 研究人员采用专业的心理学问卷测查了北京市打工子弟小学和普通公立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两千余人次。根据统计结果结合社会现状对流动人口子女社会适应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方法提出一定的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本研究使用专业心理学量表,首次采用六个维度对在京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适应展开了广泛的调查,收集数据两千余份。 流动人口子女在社会适应的部分维度强于城市儿童这一结果,有助于改变人们长期以来对流动人口子女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即认为他们在城市中的各方面都适应不良。同时针对母亲教养方式和就读学校性质对儿童孤独感和亲社会倾向影响的分析可能对改善流动人口儿童的社会适应有重要作用。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本科研立项针对在京流动人口子女的社会适应展开了广泛的调查,能够为解决有关流动人口子女问题提供严谨的科学依据。 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改变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中各方面均适应不良这一误解,并有针对性的通过鼓励他们多参加社交活动促进社会适应。同时为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母亲教养方式对对儿童的社会适应有显著影响,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亲社会倾向问题时,应注重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
作品摘要
- 本研究关注流动人口子女这一社会热点问题,从多个维度调查了其在北京的社会适应,探讨了就读于不同类型学校和母亲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结果发现:(1)流动人口子女在社会适应的不同方面的表现不同:流动人口子女的孤独感高于城市儿童,而抑郁、攻击—破坏性行为、害羞—敏感性行为和亲社会倾向低于城市儿童;(2)在打工子弟小学上学的流动人口子女与普通公立小学上学的流动人口子女相比孤独感更高,亲社会倾向更低;(3)城市儿童的母亲给予儿童更多的温暖,流动人口子女的母亲与儿童的沟通多于城市儿童的母亲,但她们对儿童的控制更强,给予儿童的温暖较少。同时,母亲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适应中的孤独感和亲社会倾向有很大影响。以上研究结果有助于改变人们认为流动人口子女在各个方面都适应不良的刻板印象,提出从各个方面提高他们社会适应的合理性建议,也为解决有关流动人口子女问题提供了严谨的科学依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获得本校2007-2008学年度学生科研成果二等奖
参考文献
- 陈欣银, 曾琦等(1997). 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 46-51. 李幼穗, 孙红梅(2007). 儿童孤独感与同伴关系、社会行为及社交自我知觉的研究[J]. 心理科学, 30 (1) , 84 – 88. 王争艳, 雷雳, 刘红云(2004). 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兼及普通学校和工读学校的比较[J]. 心理科学, 27 (5), 1056 – 1059. 谢尹安, 邹泓, 李小青(2007). 北京市公立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师生关系特点的比较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 6, 9-12. 赵霞, 王磊.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城市生活适应性研究报告[R].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 Xinyin Chen , Dan Li, Zhen-yun Li, Bo-shu Li and Mowei Li(2000). Sociable and prosocial dimensions of social competence in Chinese children: common and unique contributions to social , academic,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6, 302-314.
调查方式
- 集体组织问卷调查 个别交谈 统计报表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儿童期的社会性—领袖性行为对青春期的学校适应有积极的预测作用。研究发现,无论在哪种文化中,社会性行为都是个人在社会和心理机能方面的财富。社会适应良好的儿童可能具有更高的社会性—领袖性行为,成为班级或群体的中心或领导者,表现出更多主动性。 另外,西方研究者发现,攻击—破坏性行为高的儿童更有可能出现各种社会和心理问题。 害羞—敏感性行为能否预测儿童的社会适应,针对不同群体的研究结果不同:害羞—敏感性行为能够预测农村青少年的社会焦虑,但不能很好地预测北京市普通小学生的社会适应不良。 亲社会倾向可以显著且单独预测儿童的学校和社会适应。表现出更多亲社会倾向的儿童更容易被新群体接受,更好地适应环境。 前人研究发现,受欢迎儿童的孤独感显著低于其他儿童。这个结果适用于大部分学校和群体。 另有研究发现,抑郁情绪会显著影响儿童的社会和学校适应。社会适应不良儿童的抑郁得分高于社会适应良好的儿童,他们可能回避各种新异刺激,无法良好地适应环境。 在城市中,流动人口子女的主要入学方式有二:进入普通公立小学或打工子弟小学。有社会调查结果表明,在小学高年级,公立小学中流动儿童的师生关系优于打工子弟小学(谢尹安等,2007);同时,在打工子弟小学上学的儿童的孤独感低于在公立小学上学的儿童(周皓,2006)。 陈欣银(2000)的研究表明,母亲的温暖可以显著且单独预测儿童成长之后的情绪适应,如果母亲感觉不敏锐且不负责任,儿童感到孤独和抑郁的可能性更高。不同研究均发现,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温暖与儿童的孤独感和行为问题呈负相关。另一项研究表明,母亲的过度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与子女的学习环境适应呈负相关。 石艳玲(2005)进行的一项针对农村儿童的研究也显示,母亲教养方式中的温暖与儿童孤独感呈负相关,而惩罚严厉、拒绝否认或过度保护与儿童的孤独感则呈正相关。在作为许多流动人口子女早期生活环境的农村,母亲教养方式温暖的儿童更少感到孤独,而在被过度控制或忽视的儿童更可能感到孤独,出现社会适应不良问题的几率更大。 多个针对流动人口子女的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对自己的子女在学习上存在较高的期望、关注和支持,但流动人口子女中与父母沟通不良者明显多于城市儿童。另一个调查中,研究者发现流动人口子女“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父母的爱、温暖与理解低于本地儿童,而感受到的父母的严厉与惩罚远高于本地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