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村落祠堂功能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基于温州市莘塍镇50个祠堂的整体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祠堂是宗族文化的象征,它浓缩了宗族制度的沿革和变迁,体现出浓烈的时代特征。莘塍镇祠堂共有50座,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赋予了它们不同的时代功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变了祠堂的功能,同时祠堂功能的转变又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必须直面的事实。莘塍镇村落祠堂的发展呈现出衰落、延续和新生三种走向并存的局面,因此合理利用和保护祠堂显得尤为重要,这既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需要,也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需求。
详细介绍:
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浪潮在举国上下掀起,村落宗族文化及其传承问题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要面对的现实。祠堂功能与乡村社会秩序具有内在的有机的联系,乡村秩序格局一直处于差异化的演变过程中,其演化特点深深地烙印在祠堂功能的变化上。 基于现实和理论的思考,作品选取私营经济发达的温州市莘塍镇为研究范围。莘塍镇是温州瑞安经济发达的第二大镇,这里44个村落几乎每个村落都有祠堂,有的甚至有多个,姓氏祠堂共50座。从祠堂结构来看,目前莘塍镇祠堂有单层、双层、三层以及混层建筑结构。 回顾历史,村落祠堂的功能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建国初期,村落祠堂主要发挥传统的祭祀功能,达40个;人民公社化时期,传统祭祀功能的祠堂减少到9个,祠堂主要功能是作为大食堂、居住所等,发挥生活功能;“文化大革命”时期,有12座祠堂倒塌和被拆毁,于此同时,其他祠堂改头换面,通过发挥生产、生活、仓储、服务等功能而存留;改革开放初期,一些富裕起来的村民开始恢复祠堂祭祖,重建和修缮祠堂的比例高达77%,大部分又发挥了传统祭祀功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祠堂功能日趋多元化,有的祠堂出租办厂或开超市,有的祠堂开辟为历史名人纪念馆、村落文化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和健身馆,其中以生产功能为主。 依现实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祠堂的功能发生了改变,同时祠堂功能的转变也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影响。在经济方面,首先促进了农村私营企业的发展,其次祠堂出租发展了集体经济,此外培育了一批新型农民;在政治方面,祠堂功能的经济化和社会化改变了传统的乡绅治理模式,实行村民自治,其中突出的特点是能人治理;在文化方面,莘塍镇兴起了将祠堂改建为历史名人纪念馆和文化活动中心的风气,这种功能转换是农村文化的创新,体现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成功实践;在社会方面,祠堂开辟为老年人活动中心、改建为健身馆,提升了精神文明,增强了村民的团体意识和社会意识。 根据实地调研情况和发展态势,将祠堂演变走向归纳为衰落、延续和新生的趋势并存。在预测莘塍镇村落祠堂功能走向的基础上,从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上提出了保护取向。

作品图片

  • 村落祠堂功能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基于温州市莘塍镇50个祠堂的整体研究
  • 村落祠堂功能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基于温州市莘塍镇50个祠堂的整体研究
  • 村落祠堂功能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基于温州市莘塍镇50个祠堂的整体研究
  • 村落祠堂功能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基于温州市莘塍镇50个祠堂的整体研究
  • 村落祠堂功能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基于温州市莘塍镇50个祠堂的整体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作品研究了莘塍镇村落祠堂在建国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功能特点,揭示各个社会历史阶段宗族制度的沿革。然后将沉淀的历史与现实接轨,研究了村落祠堂功能的演变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影响,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预测村落祠堂功能的演变走向,从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提出保护取向,对帮助弘扬祠堂的正面功能,尤其为我国正在进行的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考空间。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作品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调研,对温州市莘塍镇50个祠堂进行整体分析。作品的先进性与独特性在于:一是作品从祠堂特定的空间和时间来立体研究祠堂的功能演变,容纳和表达了不同时期村落祠堂的功能特点;二是作品将村落祠堂的功能演变和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定内容相结合,实现了历史积淀与现实发展的接轨;三是分析了祠堂的三种走向,从促进社会和谐、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提出了祠堂的保护取向。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祠堂功能的演变研究,揭示各个历史时期宗族制度的沿革和乡村社会秩序的变化,同时有利于正确认识不同时期祠堂的形象和地位,有利于村落祠堂功能的合理定位。研究祠堂功能的演变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有助于积极引导宗族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促进新农村建设中村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此外,作品基于村落祠堂的未来走向提出的乡土传统文化保护取向是在现有条件下鉴于祠堂的功能渐进式转变中提出的,易被相关部门采纳。

作品摘要

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调研,文章首先在总体上对莘塍镇祠堂的结构和功能演变进行研究。在结构演变方面,莘塍镇祠堂建筑由传统的单层结构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单层结构、双层结构、三层结构和混层结构;在功能演变方面,莘塍镇祠堂历经建国初期、人民公社化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五个阶段,由于不同阶段的演变背景不同,其演变特点和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尤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其影响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基于上述的研究,文章进一步预测了莘塍镇村落祠堂功能的未来走向,并从促进社会和谐、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提出祠堂的保护取向。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1.文章《村落祠堂功能的演变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基于温州市莘塍镇50个祠堂的整体研究》发表在一级期刊《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2期上。 2.作品《村落祠堂功能的历史演变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基于温州市莘塍镇50个祠堂的整体研究》获得浙江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动感地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3.作品村落祠堂功能的演变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基于温州市莘塍镇50个祠堂的整体研究》获校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特等奖。

参考文献

[1] 王沪宁. 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2] 冯尔康. 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3] 徐杨杰. 中国家族制度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2. [4] 弗里德曼M., 刘晓春译. 《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 张飞. 鄂东南家族祠堂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05. [6] 付文茂. 新农村视野下村落宗族与乡村发展研究——以赣东桐源乡为例[D]. 广西师范大学, 2007.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 □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祠堂在建筑学领域中的研究 在建筑学领域,相关研究主要以单个祠堂为研究对象,集中在祠堂建筑环境、空间院落布局、建筑材质、建筑艺术特征等方面的研究。例如,清华大学陈志华先生、楼庆西先生等在兰溪的诸葛村、新叶村等传统村落做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对村落祠堂的结构、艺术风格等内容作了分析和阐述。但也有一些学者以地域作为分类标准进行研究,集中探讨地域内祠堂建筑的共性及发展轨迹,并总结在建筑基本构图、形制等方面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如章立和章海君关于浙中祠堂建筑的研究。 2.祠堂在历史学领域中的研究 祭祀祖先的建筑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期,到了明清时期,祭祀祖先的祠庙建制日趋完善,“殿、寝、门、堂”之制已经成熟化、定型化。明代中叶以后,祠堂的发展进入一个繁荣时期。在历史学领域与祠堂相关的研究中,王沪宁指出村落家族文化是鼎新与绵延的复合,村落家族文化曾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因此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与村落家族文化的走向密切相关。游彪认为宋代是中国古代新型宗族体系得以确立的最重要时期,此后的中国基层社会组织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由此分析,几千年来中国农村的村落家族文化一直占据主体地位,构成中国社会的基础。 3.祠堂在社会学领域中的研究 对祠堂的更多研究来自于社会学或结合社会学领域的研究。其研究大致沿三条主线展开:一是从社会和文化角度研究祠堂与信仰、祠堂与祭祀制度、祠堂与风水观等的关系,研究祠堂的门楣匾额、“会典标名”坊、祠联、木碑和画像的艺术特征并阐释其人文内涵和影响;二是针对祠堂现存的问题从文物保护的角度提出维修设计方案和修缮保护的建议,提出用现代科技方法保护祠堂的思路;三是基于祠堂为对象研究社会状况、家族继承和宗族制度变化等问题。 4.研究述评 祠堂正在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对它的的研究十分繁盛,涉及建筑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并以社会学或与社会学结合的研究居多。但是众多的研究中却存在几个典型的问题:一是在建筑学上,多是以单个建筑进行研究,缺少对区域整体的探索;二是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不够,学者们多以某一学科为视角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三是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不足,祠堂是历史的产物,一些学者进行历史研究时,往往只是泛泛的描述历史,无法将其积淀的历史与现实接轨,导致实际意义不强。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