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凤凰涅磐,浴火重生--金融危机下“农民工”变“产业工”的培训模式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金融危机爆发导致大批农民工失业返乡,产业结构升级又亟需大批高素质产业工人,如何解决这“不要”与“需要”之间的矛盾?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对农民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让他们“涅磐重生”,最终转化成为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本小组成员经过大量调研,实地走访了重庆市江北区、开县、黔江区等典型区县,采访了政府相关部门领导、培训学校负责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大量农民工,并咨询了研究机构专家和部分高校学者,深入剖析了当前农民工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经过修正的农民工培训体系构想,并列出了相关配套建议。
详细介绍:
在产业调整与金融危机同步来临之际,对我国返乡农民工进行长期大规模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顺势将“危机”变成“机遇”,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为我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研究返乡农民工现状及其需求,把握政府当前的政策导向,分析目前中短期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认真考究人力资本理论应用实践和国外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大规模长期培训的政策建议,并从资金来源、师资来源及监管体制设置等多方面设计培训体系。如资金方面,以政府控股企业参股的形式创办农民工培训学校,调动各方力量;师资方面,聘用优秀大学毕业生作为返乡农民工培训学校理论及素质教育的部分教师,这样既解决了大规模培训的师资来源问题,又给部分大学毕业生提供了亟需的就业机会。

作品图片

  • 凤凰涅磐,浴火重生--金融危机下“农民工”变“产业工”的培训模式研究
  • 凤凰涅磐,浴火重生--金融危机下“农民工”变“产业工”的培训模式研究
  • 凤凰涅磐,浴火重生--金融危机下“农民工”变“产业工”的培训模式研究
  • 凤凰涅磐,浴火重生--金融危机下“农民工”变“产业工”的培训模式研究
  • 凤凰涅磐,浴火重生--金融危机下“农民工”变“产业工”的培训模式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农民工培训的现状,提出为解决返乡农民工的安置问题和素质能力提升问题而进行大规模长期培训的构想,并设计相关培训体系,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基本思路:回顾背景和理论知识,初步设计培训体系,搜集、整理调查资料和数据,通过调查分析来调整培训体系,提出政策建议,之后形成初步作品,咨询专家并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完成作品。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先进性:应用舒尔茨和海克曼的人力资本理论,辩证地借鉴日本、德国的培训经验;问卷的制作结合实际情况并经过多个专家论证;结合金融危机的影响和产业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等情况;研究农民工培训与扩大内需之间的关系。 创新性:提出了大规模长期培训的建议;将职业教育和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带动民营企业参与到此次返乡农民工大规模培训体系中;建立专项基金;建议招聘大学生作为培训的部分师资来源。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践行科学发展观,解决金融危机下大量农民工返乡导致的社会问题,借此机会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积累人力资本,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为未来中国的教育和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消除因农民工安置问题而产生的社会潜在不安定因素,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通过培训,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的发展,推进重庆市“城乡统筹”改革的发展;方案里提出的大学生作为部分师资来源则可以解决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作品摘要

报告旨在研究金融危机下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与产业结构升级亟需大批高素质产业工人的矛盾的解决方案,将金融危机之“机”变农民工培训机遇之“机”,以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为未来重庆乃至整个中国的教育和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调查形式研究返乡农民工现状及其需求,把握政府当前的政策导向,分析现阶段实施的中短期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认真考究人力资本理论应用实践和国外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大规模长期培训的政策建议,并从资金来源、师资来源及监管体制设置等多方面设计培训体系。如资金方面,将农民工培训学校做成以政府控股,企业参股的形式,调动各方力量;师资方面,不仅聘用企业、工厂的优秀职工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实践操作;另外还聘用优秀大学毕业生作为返乡农民工培训学校理论及素质教育的教师,这样既解决了大规模培训的师资来源问题,又给部分大学毕业生提供暂时的就业机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1、从报告中提炼的论文《金融危机下返乡农民工大规模培训可行性分析》已被重庆大学学报录用; 2、计划在2009年重庆大学发展研究中心组织的80年校庆国际学术会议《中国经验:发展中国应如何创造奇迹》上宣读研究报告内容。 3、获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重庆赛区特等奖。

参考文献

[1] 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2] 詹姆士•J•海克曼.提升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 陶翠屏.联邦德国教育概况[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3 [4] 王水玉.日本战后教育优先发展观及启示[J].科学与管理,2003(5):21-22 [5] 张晔林,应瑞瑶.农民工培训机制探讨[J].经济纵横,2008(7):48-50 [6] 杨波, 张卫国.重庆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人力资源,2008(9):43-46 [7] 乔仁洁,于金翠.对当前我国农民工培训的思考[J].职教论坛, 2007(1):33-36 [8] 周批改,叶敏,陈建兰.农民培训的资金来源与调控政策的实证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11-14 [9] 姜赟.要看到农民工返乡的积极面[N].人民日报,2008-12-2(009) [10] 杨绍福.农民工返乡正是培训机遇[N].农民日报,2008-11-12(005)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外农民教育培训: 1. 通过立法支持对农民的培训; 2. 有专门机构负责农民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 3. 多主体参与,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多种培训形式,农民培训体制科学化; 4. 农民培训内容丰富,针对性、实用性强; 5. 农民培训经费投入多元化。 国外对就业研究的要点概述: 1. 就业政策要适应总体经济环境; 2. 就业应同职业培训协调发展; 3. 劳动力市场信息有利于促进就业; 4. 就业方案应设立明确目标; 5. 监测及评估就业政策与方案的实施效果。 国内研究概述: 农民日报上提出农民工返乡正是培训机遇。而针对农民工问题,被研究最多的是根据产业结构而进行的劳动力转移问题。农民工培训覆盖面窄,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同时,对农民工的培训不仅要开展职业技术培训,也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些学者提出,培训应该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农民的需求,实现供求结合的教育培训。国内对农民工培训所面临主要包括缺乏认识高度、培训经费得不到保障、培训体系需要完善。此外,一些研究指出培训后的就业服务不到位和培训资源整合问题。在农民工培训中,政府应该是主导。在农民工培训中,无论是农民工自身还是企业从培训活动中获得的私人利益都小于社会利益,因此导致受训农民工的规模和数量远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出现“市场失灵”现象。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