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走进新医改,服务新农村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我们以暑期实践的形式走进新农村,以天英村为缩影,宣传医改政策以及有关医改的知识,让更多的人真正地了解医改的利民,便民之处,也让政府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来反映村民对医改的认知程度和接受程度,发现新医改在农村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再综合分析原因,从实际出发提出更加完善的措施。
- 详细介绍:
- 医疗改革在农村如火如荼地开展以来,农民的就医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尤其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普及,极大地满足了村民对医疗的需求,方便了农民的日常生活。但是医改体制的不断完善下,仍然有不少群众不能够完全了解新医改的政策,认为加入农村医疗保险是花冤枉钱,不信任由医改政策而在各地新增的许多农村合作医疗诊所,卫生室等。因此,我们以暑期实践的形式走进新农村,以天英村为缩影,宣传医改政策以及有关医改的知识,让更多的人真正地了解到医改的利民,便民之处,为社会做出我们微薄的贡献,希望能转变老百姓的观念,让他们都能自愿投保,自愿加入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队伍中来。 天英村,是杭州市桐庐县分水镇一个较大的村庄,有农户 1099户,有村民3055人,贫困户11 户,低保户10户,有党员89人。外出打工者较少,村内有较多的工厂,因此外来务工人员较多,该村大部分居民分布较集中,大部分居民生活条件均达到小康,使这次的调查实践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进行,比较有针对性,提供的数据比较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了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的今天,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前天才刚学到的知识可能在今天就已经被淘汰掉了,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2010年7月7日早上6点半,我们这支自愿服务农村的医学生们整装待发,来到桐庐县分水镇天英村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向当地村民宣传国家医疗改革的政策,让他们了解,熟悉这项政策,另一方面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他们目前的医疗保险情况,看国家在大力倡导的医疗改革措施在农村实施的情况,同时我们还进行义诊活动,为村里的老百姓量血压、测脉搏,对于一些高血压和低血压的人提醒他们平时生活上需要注意的事项,特别是老年人。跟老人们的聊天中,他们告诉我们,他们对于医疗改革的理解。针对这些情况,老百姓对医改政策的概念模糊,我们制作宣传海报,将海报贴在村里的宣传窗里,让路过的村民驻足看看,更多地了解新医改知识。我们还去当地的卫生合作社,采访当地的医生、护士,从医务人员那了解一些他们的观念,以及从他们的工作中得知老百姓的想法。 从这次医疗改革现状调查中我们发现,在随机采访的200名村民当中,并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7%的村民对新医改的实施表示关注和了解,36%的村民听说过医疗制度在发生改革,但也有47%根本就没听说这件事。 在看病方面,40%觉得看病的最大问题还是费用太高,50%的人觉得到大医院看病不方便,一般情况下都会选择乡镇医院;在所参加的保险方面,57%是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12%是商业保险,28%是在投保的人当中,自愿投保的仅占21%,随大流的占52%,旁人劝说的占12%,不完全自愿的占14%,政府施压的占1%。合作医疗保险,3%是未投保。 这次的实践活动我们也比较到位地宣传了新医改知识和平时生活方面的健康小常识,受到了当地媒体的关注,让当地村民更多地了解了这方面的基本措施,所以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发现,虽然现在大家都比较注重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是很多人都是盲目地追求,对国家的一些利民政策都不是很了解,不会运用它们,所以开展这一系列的活动还是很有必要的。达到了我们这次实践的目的。 在出发之前所有队员都对农村新医改政策进行了学习和进一步地深入了解。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 是中国特色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它是一种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 农民自愿参加, 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 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广东积极推行新农合制度, 在保障广大农民就医和身体健康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这一制度推行的效果与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使农村居民人人享有卫生服务的要求, 仍有较大的距离; 农民的医疗保障和农村医疗服务水平与城市居民相比, 仍存在不小的差距。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 从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高度完善新农合制度, 推进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和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目前,我国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是1.6%—1.7%。在这部分财政支出中,医疗费用的70%用在城市,30%用在农村;而我国70%的人口在农村,也就是说30%的人口占用了70%的卫生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导向作用,是其它卫生费用来源(包括社区筹资、社会筹资、服务收费等)所不能替代的,因此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应适当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支持力度。国家财政对贫困地区农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应给予补助。落实对口支援和巡回医疗制度,采取援赠医疗设备、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巡回医疗、双向转诊、学科建设、合作管理等方式,对口重点支援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建设。要提高投入的有效性,把财政支持的重点调整到支持公共卫生、预防保健、人员培训和建立医疗保障体系等方面上来。 根据上述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农民参与意愿不强,资金筹措难度大、医疗保障水平偏低、农民医疗报销手续繁杂、立法滞后、管理监督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政策的推广。因此在政策的进一步推进中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以“农民为本”的原则,坚持社会化的农村医改方向,加快医疗立法,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农村药品供应与监管,提高农村医护人员的素质和医疗服务质量,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从而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健康推进和落到实处。具体有如下建议: 1.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农民为本”的原则。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就是改变城乡二元格局,实现城市反哺农村,最终实现国家整体的现代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内容,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最基本利益需求,作为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政府,在推进新农合制度的过程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总的指导思想,将“以人为本”的精神贯穿新型合作医疗工作推进的全过程中,想农民之所想,一切为了农民,坚持“以农民为本”的原则。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绝对不能依靠行政命令强制推行,要充分征求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绝不能急躁冒 进,盲目追求速度,而忽视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的质量和实际效果。 2.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位工作,明确合作医疗的发展方向。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位,是一项具有方向性的基础工作。在推进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的进程中,必须明确农村医疗 的发展方向,也就是坚持市场化的方向还是社会化的方向。我国目前的医疗改革,使医疗机构与医疗服务进入市场,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既然进入了市场,那就是以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在这种机制下,医院不是为了救死扶伤而存在,而是作为一个市场主体而存在。笔者认为,这种状况严重背离了宪法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人本原则。宪法规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精髓,因此,我国的医疗改革走市场化道路是不妥的。所以笔者认为,我国的医疗改革应该坚持社会化的发展方向,也就是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特别是我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更应该以社会化为根本方向。农民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命健康应该得到政府更多的关注和关怀。因此,我国的农村医疗改革,必须以为农民带来最大利益为落脚点和最终归宿。 3.加快医疗卫生立法,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有法可依。目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主要依据的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相关文件精神,而一直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然而,法律制度的欠缺,却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合作医疗的对象不明确、资金来源不稳定、管理方面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等。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制定《农村合作医疗法》,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遵守的原则、主要内容及形式、管理体制、资金来源、报销比例、报销项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监督及相关部门的责任等做出明确规定。有了有关的法规后,各地再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操作办法和实施细则,以更好地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开展。 4.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这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原则,也是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根本方针。“多予少取放活”的关键在于“多予”,也就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来说,就是加大政府在合作医疗筹资中的份额。特别是在一些贫困落后地区,政府更应该加大财政投入,中央政府应该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投入,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政府也可以适当提高政府在筹资中的比例,从而确保农村合作医疗有充足的资金来源。 5.加强宣传引导,树立农民的信心,转变农民的观念。目前,农民参与新型合作医疗的意愿不够强,积极性不够高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对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宣传不到位,有不少农民甚至不知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为何物。即使知道这项政策,也由于以往基层政府的承诺不兑现,而对新型合作医疗缺乏信任,甚至存在抵触情绪。因此,当前的重要任务就是加大对新型合作医疗的宣传力度,使农民群众真正 了解这项政策是为了他们自身利益的一项善举,是一项民心工程和富民工程。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可以通过典型示范,树立农民对新型合作医疗的信心,消除他们的疑虑和担心,从而调动农民参与的 积极性。农民的参与是这项制度的根本保证,也只有农民的主动参与,才能为农村合作医疗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才能保障这项政策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要花大力气转变农民的观念,转变参与合作医疗的单纯“受益”观念,培养风险共担意识,从而使农民真正认识到新型合作医疗的实质性和有益性。 6.农村医疗卫生药品应该实行政府定价。农村普遍存在的农民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现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药品价格的居高不下,甚至高得离谱。笔者认为,政府必须加强对农村药价的干预力度,不妨实行政府对农村药品的定价或限价政策。所谓政府定价,就是指政府为了社会福利最大化,通过给予企业补贴的形式限制企业商品的价格。生产药品的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为了追逐利益最大化,竭力获得垄断利润,都想按垄断价格销售商品。政府为了维护社会福利,就必须对特别是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商品的价格加以干预。 7.加强农村药品供应网和药品监督网建设,保证药品供给和安全。要想解决我国的农村医疗卫生问题,就要保证农村医药的充足供应。也就是要保证农村医药有充足的供应源,并且建立便民的日用药 品销售网点,使农民能方便地买到药品。同时,为了保证农民的用药安全,必须加强对药品的抽检与监督,确保合格药品进入农村。杜绝假药、劣药在农村的使用,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由于上文提到的政府定价,就会使药品生产企业的利润减少,如果政府的补贴不足,必然影响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因此,为了保证有充足的药品供应,在适当的时候,政府也可以通过国有企业直接从事医药品的生产供应。另外,为了保证药品的供应安全,必须对流入农村的医药进行严格检查。由于社会中介组织具有社会公益性、独立自主性,因而可以有效承担对医药品进行监督的职能,而且由于其利益动机的一致性,往往比政府做得更好。 8.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的素质和待遇。目前基层医疗机构,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医护人员的医疗水平偏低,有时还可能出现误诊、错诊等现象,使农民得不到及时优质的医疗服务。因此,必须积极推进乡镇卫生医疗机构的改革,加大政府对农村医疗机构的建设和投入力度。一方面,改进农村医疗设施,提高农村医疗机构的硬件水平;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的素质,这也是最为根本的措施。没有高水平的医护人员,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就难以保障,农民也就得不到及时优质的医疗服务。要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的素质,就必须加大政府的投入,不断提高基层人员的待遇,从而才能吸引优 秀人才到基层服务。就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素质而言,可有以下几个途径:第一,加强对原有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进修,这是一个基本途径。第二,引入新人才,这就要政府采取优惠的政策,吸引优秀人才服务基层,特别对志愿服务基层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各级地方政府要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他们,相应提高他们的待遇(如工资、职称),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安心农村工作,更好地为农民群众看病服务。最后,不妨通过定向招生的形式,把一批有志农村卫生事业的农村青年送入医学院校学习,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基层工作。 9.医药分家,医病脱钩,避免小病大医,降低农民看病费用。农民看不起病、吃不起药,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医药不分家,医护人员的收入直接与工作创收挂钩。医药不分家,就有可能医疗机构为了营利而通过药品加量使用来获利,结果增加了病人的医疗费用。同时,医护人员的收入直接与工作创收挂钩,医生看的病人越多,病人的花费越多,医护人员的收入就越高。这种制度必然诱使医疗人员滥用昂贵的药品,拖延病人的治疗,对本来并不严重的小病,可能为了追逐利益,而夸大病人的病情,一方面增加了病人的医疗费用,另一方有可能延误了病人的治疗,进而使病情加重,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我国当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对基层直至县(市)级医疗机构实行医药分家,使医护人员的收入与病人的医疗费用脱钩,同时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避免乱开药、乱收费、小病大医等现象,进而从根本上降低农民群众看病的费用。 10.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新型合作医疗提供配套服务。2006年新年伊始,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各级政府要不断增加投入,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规范农村医疗服务。”我国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是由县(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构成,以农村人口为主要服务对象,承担着基本医疗、防疫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功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是农村医疗保健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它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医疗卫生治理相辅相承的两个方面,因而要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而为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优质服务和配套保障。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自医疗改革在农村如火如荼地开展以来,农民的就医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尤其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普及,极大地满足了村民对医疗的需求,方便了农民的日常生活。但是医改体制地不断完善下,仍然有不少群众不能够完全了解新医改的政策,认为加入农村医疗保险是花冤枉钱,不信任由医改政策而在各地新增的许多农村合作医疗诊所,卫生室等。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本次调查工作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提供的数据很有参考价值和意义,我们对村民采用统计学的抽样调查方法随机选取样本,样本范围合理,采用详细的统计方法,针对各种细节进行统计,并采用图形,更加直观地了解资料。 调查的内容与时俱进,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新医改在农村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为有关政府部门做决策提供依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发现,虽然现在大家都比较注重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是很多人都是盲目地追求,对国家的一些利民政策都还不是很了解,对新医改在农村实施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农民参与意愿不高,资金筹措困难等。坚持社会化的农村医改方向,加快医疗立法,加强农村药品供应与监管,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开展这一系列的活动还是很有必要和意义的。
作品摘要
- 为了进一步了解新医疗改革,为了倾听老百姓对新医疗改革方案以及现今医疗政策的心声,同学们利用暑假时间赴天英村展开社会实践活动,用问卷调查、挨家走访、义诊、资料宣传等方式。从调查中得知,仅有少量的村民对新医改的实施表示关注和了解,大部分的百姓不了解医改,甚至从无听说过。这让我们更真切地体会到了首先要从观念上转变老百姓的想法,并为保障医疗改革在农村的健康推进和切实落到实处提出意见和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2010年7月中旬在当地的新闻电视台播报过
参考文献
- [1]童疆明.论我国当前农业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新疆财经.2005(4):50—56,57. [2]侯石安.我国财政对农业补贴的目标选择与政策取向[J].农业经济问题,2001.23(4):125—283. [3]叶宁.国外财政补贴制度及其借鉴[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3(3):34—37. [4]李森.略论财政补贴手段的运用——经济适用房补贴的启示[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5(3):21—24. [5]张洋.试论财政补贴资金运动规律与运用[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3(10):32—34. [6]姜亦华.国外农业补贴趋向及其肩示[J].学术界,2005(1):203-207. [7]李文智.浅谈财政补贴资金埘农发行经营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1(6):111一112. [8]李放.田甜.吴敏.我国财政补贴农业保险的困境及出路[J].新疆农垦经济,2005(12):42—46.
调查方式
- 一对一的问卷调查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农村健康保健制度的有效形式。它的建立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有利于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近6年来,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了《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并计划在2010年实现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推行,改变了群众的健康观念,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同时也规范了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促进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并且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了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所取碍的成效是显著的,但存在的问题也较多,表现为:管理相对粗放,发展很不稳定,防范程度较低,涉及人口最多及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有待转变等。因此,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及实施仍然面临着种种困难。各级政府和农民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行主体。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已经全面拉响并日渐推进,新医疗改革之于我国医院财务管理的重大作用已然显现.对于目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医院应充分重视并具体分析,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和完善途径,比如加强预算管理、强化资金管理、加大监管力度等. 医疗卫生服务作为福利性的特殊商品,供给机制需要政府与市场的双重机制作用.由于各国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历史不同,所以医疗供给的体制和运作机制不同.但是各国为了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加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都在进行不间断的改革.为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持续健康发展,通过考察试点县(县级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运行过程,分别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管理和支付的角度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在筹资过程中,要正视其筹资主体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否一定要强调农民自愿参加的制度提出了疑义.在管理和支付过程中,提出要注意协调、控制利益相关各方的行为等问题. 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多是从政府,国家的角度从上至下地进行研究,多是希望政府应该怎样做,国家应该怎样分配资源等,而没有从实际受益的老百姓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从转变老百姓的观念,态度入手进行从下至上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