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关于大同丧葬习俗的调查与思考
小类:
社会
简介:
以现代眼光看,所有的丧葬习俗都和信仰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灵魂信仰。同时,信仰文化促进和推动了丧葬习俗的发展。通过调查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整个丧葬文化与儒家思想密切相通。传统的丧葬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只有对原有的传统节日内涵进行创新,才能真正体现传统的道德价值;只有赋予传统节日以新的时代和文化内涵,才能使传统节日具有现实意义。
详细介绍:
人生活于文化之中,正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带着浓厚的兴趣,我在几个假期中完成了对资料的选取工作。期间,我从街头不少老人家的口中收集到一些很有价值的资料,也从民俗家赵佃玺那里得到了不少启发,另外,还阅读了关于大同民间习俗的很多书籍。事实上,随着调查的深入,我越来越发现,在这些习俗中,才是中国传统文化扎根的土壤,他们才是最原始,最真实的资料。报告中详述了该地区丧葬习俗的发展现状,同时还对文化延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作品图片

  • 关于大同丧葬习俗的调查与思考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通过对大同地区丧葬习俗的深入调查,对其文化现象进行思考并做适当的探讨,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和意见,旨在弘扬我国优良传统文化。 运用田野调查及查阅资料的调查方法和口述式的史学方法对大同市的居民和民俗专家进行调查,选取出其中具有较大真实性的内容进行撰写。在调查与撰写中不断发现问题,找到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不协调性,得到一些启示然后提出相关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本文的调查对象是从当地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访谈调查深入、全面,能够具体的体现丧葬文化的现状和人们的态度。 先进性和独特之处:针对于丧葬习俗浓厚的北方地区来说,此类的调查还不是很多,该调查我们亲自践行将大同地区丧葬文化置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思考,力争在此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一些成果。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为正在研究这方面课题的人们提供资料和借鉴,让他们能更多的并且更加详细的了解该方面的现状。 2、对调查出来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对结论中折射出的问题进行解析,为政府部门适应形势,制定相关方面的政策提供参考。从而使其制定的政策更加贴近民心,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需要。 3、为社会各界了解丧葬习俗的现状的相关情况提供了丰富、具体、真实的材料。

作品摘要

生老病死是一种自然进程和规律,以现代眼光看,所有的丧葬习俗都和信仰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灵魂信仰。正是在这种信仰力的支配下,丧葬文化或习俗便得以产生。同时,信仰文化促进和推动了丧葬习俗的发展。 具体到办丧事上面有这么几个环节:初衷,三天破土,辞灵,发引,伏三,过七。完成这些步骤时必不可少的要请的人就是“阴阳先生”。 中元节起源于亡灵信仰和祖先崇拜。“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祭天祀祖成为古代宗教生活的两大要务。 通过调查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整个丧葬文化与儒家思想密切相通。儒家重孝道,当父母在世时,做儿女的自应当亲奉甘旨;当父母去世后,也要“祭如在”,跟父母在生时一个样。 另外,我们可以更明显的看到在男权社会中,男人的主导地位总是通过一些潜移默化的民俗内容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次,调查中发现,传统的丧葬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 再次,丧葬习俗的改革应在政府引导下逐步走向现代文明。改革丧葬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1、《丧葬习俗中体现的民俗文化——以大同地区为例》 2008—2009学年忻州师范学院政史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等奖 2、《中元节文化内涵初探——以大同地区为例》 2009—2010学年忻州师范学院政史系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等奖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文化,万建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 2、民间丧葬习俗,陈淑君、陈华文,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 3、大同县志,大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方志出版社 2005年; 4、云中旧梦,赵佃玺,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 5、大同城区志,大同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方志出版社,2010年。

调查方式

走访,现场采访,个别交谈,亲临实践,图片、照片,统计报表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民俗学的研究,在国际上已有 150 年以上的历史,出现了以穆勒氏为首的语言学派和以泰勒尔_ 佛拉萨等为首的人类学派等大的学派。在我国,古代的史籍、文学作品和各地的地方志中早就有过关于民俗资料的记载。可是,我国的民俗学的研究工作,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随着国外新思潮的介绍才兴起的。 乌丙安在其所著《中国民俗学》一书中指出:“民俗学本身有它自身相对的学科独立性,这是不容置疑的”。而且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民俗学在国内外的发展还是不错的。 目前的民俗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似乎已经走到了一个不得不改革的地步了。沈海梅在《从曼底傣泐村寨神的“失灵”看民间信仰的现代性困境》一文中指出“从曼底傣泐人村寨神信仰实践的失效来看,民间信仰难以担负起管理日益增长和普遍化的社会风险的重任”“正如现代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欲望,民间信仰也难以满足现代性下人们日益增长的社会风险管理诉求,这正是曼底傣泐人以及中国的民间信仰所遭遇的现代性困境。”张祝平在《我国民间信仰的生态内质及现代意蕴》一问中指出“在面临生态危机的今天,重视民间信仰中这些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因素,充分发掘其潜能,应该是发挥宗教积极因素的重要内容之一。”显而易见,在大家看来,现在民俗文化应该体现的社会功能应该越来越强大了,它本身所承担的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了。张祝平在《我国民间信仰的生态内质及现代意蕴》中说“国家在政策层面上应积极引导民间信仰为生态环境建设服务”“更为重要的是,民间信仰应适时进行现代价值转换,积极介入现代环境运动” 面对着社会的急剧变迁,民俗研究不得不调整其思路并不断扩展研究领域。一些资深民俗学家首先就新旧民俗研究用力的倚重做出了自己的反应。钟敬文指出,新旧民俗都要研究,但重点应在乡村、在旧俗。 除了对于民俗文化本身的思考,学者们还对民俗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结合进行了探索,这方面国外的学者们探讨的比较多,比如说威廉·冯特发表的《宗教是民族文化的创造者,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产物》 还有学者对民俗文化与旅游业得现代结合也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不少的成果。学者张晓霞在《浅谈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中说“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要因地制宜,发掘特点,不能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应就地取材,深度挖掘当地的民俗资源,并展现当地的生活现实。这才是民俗文化旅游的根本之道。”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