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普通开明绅士支持抗战的深层文化因子--以山西忻县奇村邓养忠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文以山西忻县奇村邓养忠为个案,通过介绍邓养忠在抗日战争时期支持抗战的行为表现,从中剖析他行为背后的原因,以此得出普通开明绅士支持抗战的深层文化因子。
详细介绍:
抗战时期,以山西忻县奇村邓养忠为典型代表的普通开明绅士,从民族大义出发,与共产党求同存异、肝胆相照、生死与共,以其在乡村社会素有的威望和地位,以各种方式积极支援抗战,为中华民族抵御外辱和维护民族尊严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试以邓养忠为例,探讨一下普通开明绅士支持抗战的深层文化因子。 出身于在乡中小地主的邓养忠,幼年生存艰难,青年立志从商,中年全力报国,晚年致力水利,是亦商亦绅之人。在抗战时期,邓养忠身怀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以其在乡间素有的威望与地位,动员村民参军参战,成为中共与乡民之间的“桥梁”,他对于团结基层民众抗战,推动抗战运动发挥了独特作用。邓养忠在其一生中,作为商人他知恩图报、扶危济困;作为地主他爱憎分明,保护乡民;作为开明绅士他忧国忧民,支持抗战。他的一生艰难曲折,平凡而伟大。他以心系天下的爱国情愫为思想源泉,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礼义仁爱的济世情怀为精神动力,以经权变通的谋略之道为策略方法,因此能够在危机四伏、艰难困苦的抗战环境中,在情感上认同和理解共产党,与共产党肝胆相照、同甘共苦,以各种方式竭尽全力的支持抗战。 每个民族中每个成员的血管里都流淌着祖先赋予的血液,每个成员都毫无例外地呼吸在饱含着传统文化因子的空气之中。普通开明绅士作为地主阶级内部分化出来的一部分,他们的行为方式、思维理念、价值取向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传统文化因子的历史积淀。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下,普通开明绅士业已形成其修身立世的价值观。近代中国社会,内忧外患,国家积弱,社会动荡,处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期,人们的身上也深深地打上了社会环境的烙印。艰难的环境,迫使普通开明绅士在遵守传统伦理道德的同时,还注重汲取各家学说的精髓,将众家学说融会贯通,磨练出较强的生存和适应能力。而普通开明绅士为抗战胜利所做的贡献,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真实体现。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本文试以邓养忠为个案,在区域社会文化史的视角之下,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探究普通开明绅士参与抗战救国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 思路:通过走访山西忻县奇村村民,对抗战时期忻县开明绅士邓养忠进行个案调查,结合其子邓莲溪撰写的《祖先生平简历》稿本,从中整理出有关邓养忠为何要支持抗战的原始材料,用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及其价值取向对其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支持抗战的深层文化因子。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出身于山西忻县的在乡中小地主的邓养忠,青年从商,中年报国。在抗战时期,他赞成抗日,拥护中国共产党,支持八路军抗战救国,是晋西北普通开明绅士的典型代表。本文以邓养忠为个案,在区域社会文化史的视角之下,以社会调查的形式对相关的人物事迹展开调查,结合有关的原始文献资料和学术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分析抗战时期普通开明绅士支持抗战的深层文化原因,有着很强的科学性,这也是本文的独特之处。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着急剧变革,社会阶层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分化,中间阶层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日益提高,如何团结崛起的中间阶层,巩固统一战线,更好的集中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为我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面临的重大历史课题。本文试从中华传统的文化角度出发,对普通开明绅士支持抗战的原因进行合理分析,以此得出新的历史启示,更好地团结广大中间阶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品摘要

在抗日战争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从地主阶级内部分化出来的普通开明绅士以其在乡村社会中素有的威望和地位,以各种方式积极支持抗战,为中华民族抵御外辱和维护民族尊严做出了重大贡献。以山西忻县奇村邓养忠为代表的广大普通开明绅士,在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中,知恩图报、扶危济困,爱憎分明、保护乡民,忧国忧民、支持抗战。而他们的行为方式、思维理念、价值取向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传统文化因子的历史积淀。即具体表现在心系天下的爱国情愫、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礼义仁爱的济世情怀和经权变通的谋略之道。普通开明绅士在支持抗战的过程中,实现了人生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刻体现。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奇村邓莲溪(1915—2005)《祖先生平简历》稿本[Z]. [2] 忻州地区志编撰委员会编.忻州地区志[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3] 毛泽东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 李维武.中国人文精神之阐扬[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5] [美]费正清. 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 [美]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7] 李庆刚. 抗日根据地开明士绅构成辨析——以华北抗日根据地为例[J].高校社科信息, 2004, (5). [8] 吕波.开明绅士参与陕甘宁边区政权的原因探析[J].理论导刊,2007,(2). [9] 徐艳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特征及其现代价值[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4). [10] 刘艳.略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J].船山学刊, 2004, (3).

调查方式

到实地走访,通过访谈、问卷等形式调查获得有关原始文献、资料等。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关于“开明绅士”,毛泽东在其著作中曾详细论述过它的产生、性质、特征以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地位。他指出开明绅士属于“地主和富农阶级中带有民主色彩的个别人士”,他们“在抗战时期是赞成抗日,赞成民主(不反共),赞成减租减息”,属于中间势力的一部分;强调开明绅士是革命者,但不是“革命的主体”,“不可以决定革命性质的力量”。 近年来对开明绅士的研究,许多学者都是围绕其在抗战时期做出的贡献和原因展开的。如张森、张小罗在《论开明绅士与陕甘宁边区的建设》中指出开明绅士在陕甘宁边区积极建言献策,揭露国民党阴谋,支持土地改革,处理日常事务,在边区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李庆刚在《论抗日根据地开明士绅的历史贡献》和《开明士绅对山东抗日根据地发展的贡献》中指出减租减息这一措施的实施毫无疑问地会使地主绅士的既得利益受到损失,因而会产生抵触与对抗行为,这时开明绅士从抗战大局出发,自动带头实行“双减”,并劝说其他绅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开明绅士为解决教育经费的短缺和促进教育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根据地的对敌斗争中,开明士绅们利用自己的社会威望积极动员参军、拥军和护军;在封建时代,各方地主士绅在组织赈济灾荒,兴修水利、道路等社会公益活动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在抗日战争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地的开明绅士在某种程度上承继了这一传统。吕波在《开明绅士参与陕甘宁边区政权的原因探析》和《政治参与:陕北开明绅士与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指出爱国民主思想是开明绅士参与边区建设的思想前提,中国共产党关于“三三制”政权的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开明绅士参与边区的组织保证,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调整是开明绅士参与边区政权的经济基础。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