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我国高龄社会城镇养老服务模式调查分析——以浙江省宁波市“居家养老”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文研究的是我国高龄社会城镇养老服务模式 调查分析,以浙江省宁波市居家养老为例。调研人员通过抽样调查和实地走访获得宁波养老模式的数据资料,并从宁波现有养老模式的缺失和宁波“居家养老”模式的运行特色两方面进行阐述。 浙江省宁波市的居家养老新模式,使得老年人住在社区也可以享受到养老院的服务。应该说,这是符合我国“未富先老”社会现状的养老模式。
详细介绍:
我国自1999年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化加速发展,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比例高。根据民政部统计,至2009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1130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5%,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71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5%,占全世界老龄人口的1/5,成为世界上唯一老龄人口过亿的国家。按照国际公认标准,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我国高龄社会城镇养老服务模式调查分析——以浙江省宁波市“居家养老”为例
  • 我国高龄社会城镇养老服务模式调查分析——以浙江省宁波市“居家养老”为例
  • 我国高龄社会城镇养老服务模式调查分析——以浙江省宁波市“居家养老”为例
  • 我国高龄社会城镇养老服务模式调查分析——以浙江省宁波市“居家养老”为例
  • 我国高龄社会城镇养老服务模式调查分析——以浙江省宁波市“居家养老”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一、目的:为宁波养老服务的发展,为全国各地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具有一定现实价值的建设性意见。 二、论文基本思路:1.全国老年人口现状;2.宁波老年人口现状;3.全国老年人养老的两大特点;4.我国养老服务模式困难与原因分析;5.宁波市养老服务状况抽样调查;6.宁波市“居家养老”模式初见成效;7.宁波“居家养老”模式存在问题与对策;8.宁波深化“居家养老”的举措与“居家养老”的全国性意义。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科学性:本文旨在数据分析中,学生采用科学系统的统计方法,明确分工,强化计算,核实,复查等步骤,使数据分析尽可能地准确,详实与科学。2、先进性:我们深入了解宁波市各地区老年人的相关状况,其行动与作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3、独特之处:调研所有的数据来源以及报告分析都是通过学生自己走访鄞州区、江北区、江东区、海曙区以及慈溪市的各敬老院、养老院、老年人大学等地方后得出。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通过对宁波市养老服务模式的调查,分析出宁波市养老模式的发展对老年人生活保障的作用,对政府出台更加完善的养老政策、社会各界更加关爱老年人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2)宁波市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使用价值。 (3)对宁波市养老服务模式的调查,将启迪全国各地建立符合地方特色的养老保障体系,并辐射至养老的其他方面。

作品摘要

(1)我国老年人口呈“三化”趋势。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的趋势发展。以三大趋势为大背景分析全国以及宁波的老年人口的现状和特点 (2)我国养老服务模式困难与原因分析,主要分析我国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模式运气当中出现的问题。 (3)宁波养老服务状况的抽样调查报告。根据数据分析宁波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养老意愿、宁波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服务现状和存在的缺失。 ...(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中国宁波网11年04月12日

参考文献

[1] 窦玉沛.《加快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中国社会报.2010.1.12 [2] 张俊良 曾祥旭.《市场化与协同化目标约束下的养老模式创新——以人口市场学为分析视角》 人口学刊2010年第3期 [3] 张海鹰. 《城市人口老龄化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人口学刊 [4] 陈勃. 《对“老龄化是问题”说不——老年人社会适应的现状与对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5月 [5]...(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走访调查、问卷调查、现场采访、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会议图片、文件、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袁霞在《以社区为依托,创建新型的养老模式》中认为“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我们应该以社区为依托,把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形成一个社会化、专业化和制度化的养老模式”。 张晓青在《以房养老模式在我国的可行性分析研究》一文中探讨了以房养老模式的特征、在我国推行的背景和适用性,认为“我们更应当开拓养老金的来源渠道,放宽养老思路,使养老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以房养老”模式起源...(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