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谁动了我的信息?——法律视角下个人信息保护问题的调研分析报告(以天津地区为例)
小类:
法律
简介:
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是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凸显的问题。推进个人信息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是公民的共同心声,也是推进我国信息化的需要,更是深化国际经济合作,促进对外开放的需要。本作品遵循个人信息保护运行的基本逻辑方式,采用第一手资料,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在此基础上在天津市范围内扩大样本选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尽量选取不同辖区的公民获取信息以便获得更具普遍性的结论。
详细介绍:
本调研报告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引言和研究设计部分,简要阐明本文的研究背景、方法论、研究指标、资料来源和分析方法。调研以天津市(13个辖区)的调研问卷和综合信息为原始数据,利用科学的数据统计软件(EXCEL)进行量化处理,以得出年龄、学历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分析及其他结论。 第三及第四部分为本文分析的重点,分别从公民年龄与学历两个层面展开论述。文章选取公民的年龄、文化...(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不仅涉及到公民自身权利,更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当前我国正处于向信息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个人信息流动速度日益加快。本报告通过对天津市个人信息保护实际状况的考察,得出影响个人信息保护的因素,探究实现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有效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可行性意见。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调研报告以大量的调研数据为基础依据,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指标进行系统、全面的相关性分析,得出科学的分析结论。把此热点问题通过与当前中国相关法律建设相结合,寻找个人信息保护与社会各个阶层的最佳联系机制,在丰富我国当代法学的研究方法的同时也为我国立法部门提供合理的立法意见,推动我国信息方面法律体系的建设,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的落实。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各方面对公民个人信息的需求度与依赖性明显增强,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世界上主要立法国家纷纷先后制定法律法规对此加以保护。然而,我国至今尚未出台一部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本调研报告透过当今个人信息保护现状与相关法制建设的实证分析,着重分析个人信息保护与其所涉及方面的联系机制。对于我国公民个人权利的保护、相关立法途径的选择、信息高速流动的社会发展无疑具有现实和战略意义。

作品摘要

本调研报告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为引言和研究设计部分,简要阐明本文的研究背景、方法论、研究指标、资料来源和分析方法。调研以天津市(13个辖区)的调研问卷和综合信息为原始数据,利用科学的数据统计软件(EXCEL)进行量化处理,以得出年龄、学历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分析及其他结论。 第三及第四部分为本文分析的重点,分别从公民年龄与学历两个层面展开论述。文章选取公民的年龄、文化程...(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天津大学第八届“天地伟业杯”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二等奖

参考文献

[1] 陈晓英.《中国刑法亮剑“倒逼”个人信息保护法出台》[N].《法制日报》,2008-09-08 [2]周汉华.《个人信息保护: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N].《 人民法院报》 2005-03-21 [3]耿焱.《电子政务安全问题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8(35) [4]梁衡.保护与政治文明建设《风险.规制.完善:刑法视域下的个人信息保护》[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调研员进行“一对一”深入访谈,依据统计标准对有效问卷进行分析。该调研自2010年10月开始,共设计28道题目并将相关调研资料进行整理,对当前天津市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状况进行调查,最后进行统计分析。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一、国外目前的研究水平 个人信息的概念滥觞于1968年联合国“国际人权会议”中提出的“资料保护”(data protection),然而对于“个人资料”这一称谓的界定并未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和遵从,各国学者和立法对于个人信息的认识也并不一致,体现之一即为个人信息这一概念在各国立法中被冠以不同的称谓。据不完全统计,当今世界已经设立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制的国家或地区已经有50...(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