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调查与分析--来自农业大省河南的报告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作品从“新农保”的背景与意义出发,以实地调查为基础,提出目前河南“新农保”在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民,参保率高但缴费档次低,领取不方便;政府,引导工作不到位、服务工作不够深入细致、配套设施不齐备;政策,投入力度小,没有建立动态的投入机制。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法,其中包括法律保障机制、引导机制、资金投入和补贴机制、领取机制、监督机制。
详细介绍:
本作品从“新农保”的背景与意义出发,以我们小组成员对河南省10个“新农保”试点县(市)的100多个村、1200多个农户的实地调查为基础,提出目前河南“新农保”在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民,参保率高但缴费档次低,领取不方便;政府,引导工作不到位、服务工作不够深入细致、配套设施不齐备;政策,投入力度小,没有建立动态的投入机制。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运用统计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知识进行科学地分析,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法,其中包括法律保障机制、引导机制、资金投入和补贴机制、领取机制、监督机制。特别是我们设计的政府与个人动态投入机制,与现行中央方案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对农民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对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农业现代化与和谐社会均有重要意义。

作品图片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调查与分析--来自农业大省河南的报告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调查与分析--来自农业大省河南的报告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作品撰写目的: 使“新农保”真正解决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使农民能够与城镇退休人员一样按月领取水平相当的养老金,享受国家经济发展的成果,实现国民待遇平等。 基本思路: 本作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宏观上把握“新农保”实施的背景与意义。第二部分,整理分析一手资料,得出目前“新农保”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第三部分,针对以上分析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我们的对策与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大量的一手资料作为支撑 我们旭日小组的队友们,协同47位师友、100多位地方领导和乡亲,用了2个多月的时间,走访了河南省10个“新农保”试点县(市、区)的100多个村、1200多个农户,进行实地调查。 先进性:提出了“3%、6%”的动态投入机制 按我们的新方案实行动态投入以后,60岁以上老人领取的社会养老保险金,正好与同期农民的收入相近。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实际应用价值: 本作品针对“新农保”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据真实可靠的数据和事实进行科学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可以作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进行决策的参考借鉴,因而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现实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达到完善现行方案、切实改善农民养老状况的目的,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养老均等化和社会稳定和谐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品摘要

本作品从“新农保”的背景与意义出发,以我们小组成员对河南省10个“新农保”试点县(市)的100多个村、1200多个农户的实地调查为基础,提出目前河南“新农保”在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民,参保率高但缴费档次低,领取不方便;政府,引导工作不到位、服务工作不够深入细致、配套设施不齐备;政策,投入力度小,没有建立动态的投入机制。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运用统计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知识进行科学地分析,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法,其中包括法律保障机制、引导机制、资金投入和补贴机制、领取机制、监督机制。特别是我们设计的政府与个人动态投入机制,与现行中央方案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对农民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对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农业现代化与和谐社会均有重要意义。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作品的部分观点于2011年6月在《河南农业》发表。

参考文献

1.宋宝安:《“新农保”试点期限不宜过长》,中国社会报 2010年5月25日第003版 2.高宁:《浅析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8期 3.梁晓青:《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探析》,理论观察 2010年第2期 4.肖志夫:《“新农保”天大的好事“领取难”几多的无奈》,湘潭日报2010年6月1日第006版 5.高君:《构建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思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7期 6.《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 7.《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实施意见》,豫政【2009】94号 8. D·盖尔·约瀚逊(D.Gale Johnson):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保障[J],中国人口科学,1999,(5). 9. Aaron,Henry J.1992,Economic Effects of Social Security,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Washington,D.C. 10.徐清照《巴西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及其对中国 的启示》《世界农业》2009 年第9 期第41 页。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统计报表 ■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外研究水平概述: 国外关于农村养老保险的类型主要有福利保险型(以英国、瑞典、加拿大为代表)、投资互助型(主流,以德国、日本为代表)、储蓄保险型(极少数)。经济学者结合本国实际都制定有不同的政策制度,而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但由于我国农村养老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因此国外并没有出现相关研究,国外的模式也不完全适合我国实际。 国内研究水平概述: 由于“新农保”正式启动还不到两年,关于它的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方面的论述还比较少。虽然也有一些,但不论是报刊杂志,还是短评类文章,大部分都是泛泛而谈,针对“新农保”的研究只是停留在浅层的描述,缺乏实地调研得到的一手资料,因而无法准确反映目前试点的真实情况,缺乏系统性、可行性的研究成果。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