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徽州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基于徽州六处的文化现状调查
小类:
社会
简介:
我们运用访谈、问卷调查和历史文献等方法,对目前徽州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状况进行调查后,指出:当前徽州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不容乐观,存在传统文化保护与商业化运作的显著冲突,古建筑物质文化濒临倒塌,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传统文化传承主体缺失等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了徽州传统文化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并试图找到适合徽州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传统文化应因地制宜等六种途径。
详细介绍:
本文主要从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运用实地观察、访谈、问卷调查、抽样法、统计分析法以及文献研究法等,对徽州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状况进行调查。指出:徽州宗族文化保护;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徽州历史人物的重点保护及徽州整个地区文物保护等徽州传统文化保护的现状均不容乐观。徽州方言传承、教育传承和风水文化传承等徽州传统文化传承状况亦不够完善。 调查显示,徽州传统文化在保护与传承中存在着传统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的矛盾显著;徽州传统文化保护主体存在错位或缺失;传统文化欠缺深度宣传,精神传承意识淡化;传统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现象颇为突出;徽州传统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遗存现状和传承保护缺乏深层次人文关怀。 基于调研和关照国内外有益经验,认为,徽州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应本着:超越现实行政区划界限,着眼徽州传统文化生态的整体性;廓清徽州传统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和框架,不能人为割裂。徽州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途径是:传统文化需要因地制宜,彰显“地方特色”; 增加投入,营造经济文化良性可持续互动之氛围;传统文化需要适度包装;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避免过度商业化;避免外来文化的侵蚀;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营造“全民参与”的社会氛围;传统文化需要不断创新,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政府应该理清保护与传承主体的角色等。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深入徽州多处具有特色的城镇和乡村,对遗存的徽州文化遗产现状作调查,形成调查报告,为政府、相关部门和研究者提供咨询和借鉴。 我们集中梳理并确定了调查子课题。通过采集数据等手段,广泛采集数据,在此基础上,最终形成调查报告。 梳理徽文化中频临毁灭的文化遗产现状,探究文化遗产传承现实问题。进而探讨徽州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基本原则,寻求保护与传承之途径。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首先,本研究系响应国家级“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以及安徽省“文化强省”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其次,通过深入调查,从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系,揭示徽文化遗存保护与传承的课题具有重要的应用和咨询价值。 第三,调查人员涉及多个学科,并在调查前进行了系统培训和预调查训练。选择具有典型性的调查区域,调查大量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国家级“徽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成立,主旨在于更好的保护徽州传统文化,该研究报告提出的徽州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原则和途径,就是在这个主旨下并结合徽州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此,此原则和途径适用徽州地区的其他村落的文化保护与传承。这样可以更好的促进徽州古村落保护与开发。诸如徽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性等。这些方面的考察,对于“徽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具有参考咨询价值。

作品摘要

我们运用访谈、问卷调查和历史文献等方法,对目前徽州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状况进行调查后,指出:当前徽州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不容乐观,存在传统文化保护与商业化运作的显著冲突,古建筑物质文化濒临倒塌,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传统文化传承主体缺失等问题。对此,我们提出了徽州传统文化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不能人为割裂的徽州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原则,并通过调研试图找到适合徽州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六种途径,即传统文化应因地制宜、传统文化需要适度包装、政府应该理清保护与传承主体的角色等途径。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1.荣获2009年安徽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调研课题一等奖。 2.第四届“挑战杯”合锻股份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二等奖。 3.安徽师范大学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一等奖。

参考文献

民盟安徽省委会调研组.关于徽州文化保护和开发的调研报告. (光绪)婺源乡土志. 李修松.保护与传承——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一次挑战实验. 戴廷明、程尚宽:《新安名族志》,黄山书社2004年版。 吴丽夏:《走进徽州》,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张海鹏,张海瀛:《中国十大商帮》,黄山书社1993年版. 章尚正:《徽州文化生态保护与利用的四维发展》,《黄山学院学报》,2010年2月. 杨自沿,仲新春:《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问题探析》 《青海社会科学》,200年3月. 田茂军,吴晓玲:《发掘与重构:一种文化生态学的阐释———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几点思考》,《吉首大学学报》2009年1月. 刘登翰:《闽南文化与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福建艺术》,2008年3月.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统计报表 文件 集体组织 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