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本作品主要分析了农业院校大学生目前的就业现状及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同时对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SWOT分析,深层次、多方面探讨了促进就业的对策及建议。最后亦创造性的探索了农业院校大学生未来的几种就业模式,以期对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给予有益的指导 。
- 详细介绍:
- 作品描述了农业院校大学生目前的就业现状;发现了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存在着“泡沫就业”、“摩擦性事业”、“亚就业”等问题,多角度分析了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深刻地剖析了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并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人多方面探讨了促进就业的对策及建议。最后亦创造性的探索了“创业带就业”就业模式、“兼职”型学前就业模式和“定向式(项目化)”农业院校大学生未来的几种切实可行的就业模式。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运用理论分析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课题组集中研究了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了解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分析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的优势与不足,并分析影响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的相关因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并探索几种未来的就业模式,以期对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现实和理论依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在相关理论指导下,调查组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克服了以往学术界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并运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保证所得数据的科学性。 目前学术界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很多,但关于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尚少,该作品在选题上具有新意;作品多角度剖析了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并对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SWOT分析,提出了几种切实可行的就业模式,在同类研究中具有先进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该作品在深入地分析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基本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几种切实可行的就业模式。因此,该作品可以为农业院校及其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作品摘要
- 目前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农业院校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其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更令人担忧。由此,调查组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就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以某省级农业院校为例进行了大规模的抽样调查。 通过调查及从校就业指导中心获得的资料,调查组全面了解了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也发现了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存在“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泡沫就业”、“摩擦性失业”、“亚就业”和“有业不就”问题;并从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不同的视角分析了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同时深刻地剖析了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深层次、多方面探讨了促进就业的对策。最后提出适合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几种模式:“创业带就业”,“兼职”型学前就业、“定向式(项目化)就业”、“ 分流式减缓就业”和“平安保险式”就业五种模式,以期为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该作品荣获2011年度校级大学生实验创新项目三等奖(由校教务处颁发)
参考文献
-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运用问卷法收集一手资料,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数据库;在调研的过程中,调查组还借阅了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白皮书等具有较高价值的资料;与此同时,调查组还参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现将具有代表性的列举如下: [1]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就业研究课题组. 决战大学生就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调查方式
- 该作品采用走访、问卷调查、亲临实践等实地调查的方式搜集资料。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在我国各农业大省都有关于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如湖南农业大学的邵华发表的《当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刘伟坚、郑秋霞、秦维、叶慧娉、毕秋银研究的课题《新形势下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情况和对策研究——以农科专业毕业生为例》,吉林农业大学王贺军和王兴录的《发挥农业院校优势 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沈阳农业大学刘艳的《市场经济国家农业院校专业设置的趋向》,麦可思研究院的2010年大学生就业报告等。除此之外,调查组还参考美国农业发展中农业院校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等研究,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一些合理化见解。 上述国内外研究是我们进一步研究的背景资料和理论指南,然而,现有研究尚存在一些薄弱之处: 1.现有关于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问题及对策的探讨,分析视角缺乏创新性;2.对于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证研究较少,大多注重理论研究;3.对于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的优势与不足分析不够深入;4.许多相关研究也涉及到的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模式的探索,但是大多缺乏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