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当代大学生交流媒介与媒介心理调查
小类:
社会
简介:
各大学逐渐注重交流媒介素养的培养同时,通过进行深入的学校调查,发现现实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针对目前遇到的问题难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详细介绍: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交流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以电子产品为主的信息交流媒介就成了当今人们交流的主要渠道。当代大学生是使用电子交流媒介较多的群体。课题组针对大学生对电子媒介的看法与行为以及使用电子媒介的心理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媒介使用情况和媒介使用心理,找到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通过进行深入的学校调查,发现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针对目前遇到的问题难题提出可行性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各大学在渐渐注重各大学媒介素养教育的同时,各大学生在使用交流媒介时产生的心理问题及其限制却未能引起高度重视,本次调查真实反映学生使用媒介现状及其心理有助于学校工作。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能够提供给学校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极具价值与现实意义的原始依据。针对一些学校在校大学生现状探讨可行性建议,提出合理性的建设性意见。

作品摘要

一.是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具有对象广泛、教学规范和效果良好的特点,将媒介素质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轨道是媒介素养教育开始普及的标志,也是媒介素养教育收到理想效果的保证。 二.通过媒介实施教育。利用媒介开展教育应是媒介素养教育题中之义,也可收到理想的效果。一方面通过媒介产品的传播普及媒介素养教育知识、讨论分析媒介信息、提醒媒介传播的负面影响等年受众直接参与媒介节目的制作并播放,消除他们对媒介的神秘感,认识真实的媒介 三.家庭教育。调查显示,家庭是青少年接触各类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互联网、电视的主要场所,父母的言传身教将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大学生利用媒介的技能尤其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技术往往优于家长。我校也可通过社区学校、家长学校等社会教育渠道和阵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活动。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在学院获得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类的第一名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黄李凤.大学生文化适应与网络学习相关联的实证研究,2008.4 [2]李成新.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调查研,2009.10.10 [3] 李望舒,大学生网络使用成瘾状况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 [J]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 2005 . [4] 吴远.浅谈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 [5] 李涛,张兰君,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 [J] .心理科学, 2006 , 27(3) : 662 — 663 .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文件 ■个别交谈 ■书报刊物 ■自发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交流媒介素养自二十世纪在欧美兴起后,迅速扩展到亚洲各地。媒介素养教育在全球普遍开展起来。在各种交流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媒介已经与我们形影不离。在媒介素养教育普遍提高的同时,其产生的心理上的问题也渐渐凸显出来,国外普遍开展对交流媒介产生的心理上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国内也开始渐渐关注起交流媒介的发展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特别是关于学生的心理问题。但是大部分还停留在研究的层面而对在具体的操作层面还欠妥当。具体的应对方法也在进一步研讨中。 对于其出现心理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的研究还比较浅显,未能出现具体的可操作对策。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