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老年“食”代--上海老年助餐理想模式探讨
小类:
社会
简介:
通过对上海市老年助餐项目的调研,发现造成供需缺口的直接及潜在原因。创新性地提出通过“角色转变”实现“政府引导,市场驱动,老年人增权”三方联动的助餐理想模式。在以老年人为本的思想下,不仅提高项目本身服务水平和质量以满足老年人饮食需求,且通过“补充货币”等新方式满足其心理诉求,实现老年人增权,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同时,作品中提出的理想模式也适用于整个居家养老体系,为其更好发展提供借鉴。
详细介绍:
本作品采用文献调查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就上海老年助餐项目现状进行调研。在初步调研了各区县的助餐项目后,选取了三个有特色的区县作为重点调研对象,调研结果显示供求不平衡现象突出。 分析发现造成供求缺口的除了有资金不足,供餐质量不佳等直接原因外,还存在着管理体系不完善、市场作用发挥有限以及老年人传统住家饮食观念局限等潜在原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作品尝试提出通过“角色转变”实现“政府引导,市场驱动,老年人增权”三方联动的助餐理想模式。其核心在于政府改变以往大包大揽的模式,由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的角色;市场发挥更大作用,由参与者转变为主导者的角色;老年人得到合理化增权,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以此三方联动来推进老年助餐项目的发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作品从三方面阐述了理想模式的实现途径:完善管理体系、丰富运营模式、引入“补充货币”等方式使老年人合理化增权。 本作品中提出的理想模式也适用于整个居家养老体系,我们希望助餐项目的实践经验和理想模式的探讨能够为居家养老体系发展提供借鉴,在不断完善、不断扩大影响力的过程中福祉更多老年人。

作品图片

  • 老年“食”代--上海老年助餐理想模式探讨
  • 老年“食”代--上海老年助餐理想模式探讨
  • 老年“食”代--上海老年助餐理想模式探讨
  • 老年“食”代--上海老年助餐理想模式探讨
  • 老年“食”代--上海老年助餐理想模式探讨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在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背景下,本作品秉承人文关怀的精神和社会服务意识,着眼居家养老中身先士卒的助餐服务;通过对其项目开展现状的调研,分析结果并提出老年助餐项目发展的理想模式及实现途径,并以此为鉴启示整体居家养老项目发展,最终建立日趋完善的居家养老体系,福祉更多老年人。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依托科学方法对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发现造成供求缺口的除了直接原因外,还发现了存在着管理体系不完善、市场作用发挥有限以及老年人传统住家饮食观念局限等潜在原因,具有一定先进性。 创新性地提出通过“角色转变”,实现政府、市场、老年人“三方联动”的理想模式,在以老年人为本的思想下,不仅提高项目本身服务水平和质量以满足老年人饮食需求,且通过“补充货币”等新方式满足其心理诉求,实现老年人增权。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作品在当前我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背景下,针对老年助餐项目这一对老年人日常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居家养老项目进行调研。 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助餐项目理想模式和实现途径紧密联系现实、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具有普遍适用性和较强的可行性。 此外,作品提出的理想模式不仅对助餐项目有指导意义,也适用于整个居家养老体系,为社会化养老提供合理借鉴。

作品摘要

本作品采用文献调查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就上海老年助餐项目现状进行调研。在初步调研了各区县的助餐项目后,选取了三个有特色的区县作为重点调研对象,调研结果显示供求不平衡现象突出。 分析发现造成供求缺口的除了有资金不足,供餐质量不佳等直接原因外,还存在着管理体系不完善、市场作用发挥有限以及老年人传统住家饮食观念局限等潜在原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作品尝试提出通过“角色转变”实现“政府引导,市场驱动,老年人增权”三方联动的助餐理想模式。其核心在于政府改变以往大包大揽的模式,由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的角色;市场发挥更大作用,由参与者转变为主导者的角色;老年人得到合理化增权,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以此三方联动来推进老年助餐项目的发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作品从三方面阐述了理想模式的实现途径:完善管理体系、丰富运营模式、引入“补充货币”等方式使老年人合理化增权。 本作品中提出的理想模式也适用于整个居家养老体系,我们希望助餐项目的实践经验和理想模式的探讨能够为居家养老体系发展提供借鉴,在不断完善、不断扩大影响力的过程中福祉更多老年人。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普陀分会出具课题评价

参考文献

[1] 罗元文.班晓娜.《社会保证资金筹集与管理》[J].2004 [2] 陈社英.《公共政策视角下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J].《改革与战略》. 2010-7 [3] 孙萍.《城市独居老人的社区为老服务体系的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09-5 [4] 上海市民政局.《关于鼓励社区设立老年人助餐服务点的通知》精神[Z].沪民福发〖2008〗12号 [5] 高鸣翔;冯晓;蒋敏 《上海静安区助老服务供餐卫生现状及监管对策》[J].《中国卫生法制》. 2009.04(006) [6] 上海市统计局.《最美夕阳红 最暖人间情--上海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分析》[R].2010-10-27 [7] 陶士贵.《人口老龄化与“补充货币”的引入》[J]. 《上海金融》.2009-7 [8] 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10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R].2011-4 [9] 范斌. 《弱势群体的增权及其模式选择》[J].学术研究,2004,(12) [10] 唐咏. 《中国增权理论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家.2009,(1) [11] 付再学. 《增权:老年服务工作新理念》[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8,(02)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会议;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 文件;自发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本作品属于社科类老龄事业方向的报告,与本作品相关的同类课题研究按研究背景、研究对象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于国内居家养老模式现状的介绍和研究 此方面的报告和论文主要介绍目前国内老龄化现状、养老模式等,包括经验分享以及未来走向的预计。此类作品多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地域特性,创新性;其意义主要是为居家养老的顺利开展提出了符合国情的模式,并提供改善意见和思考。 这类报告数量多,涉及面广,已经有一定的学术性、代表性和认可度。 二、对于国外居家养老模式现状的介绍和研究 此方面的报告主要介绍国外先进养老模式的运作、经营和体制建设,横向对照了国外先进居家养老模式,提供对我国发展的借鉴作用和意义等。 然而,这方面报告和论文有些还停留在概念化和探索阶段,先进性强而实践性不足。 三、老年助餐服务的介绍和研究 此方面的报告和论文数量非常少,这也是本作品的竞争优势。这方面的报告和论文一般着眼于某个具体方面,如卫生状况或食堂地理位置和分布,从单一角度评估老年助餐服务开展的情况。 这方面报告和论文的规模一般比较小、针对性强,普遍性不大。 四、从需求角度看养老服务现状。 这类型的论文和报告首先从老年人整体需求角度出发,提出各个层面的需求,其中包括了助餐需求;其次针对性地通过调研了解现有体制下的服务情况;由此提出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的改进意见。 这方面的论文和报告多立足于居家养老等的整体情况,很少针对老年助餐服务。 总体而言: 一、同类课题中关注老年人需求和养老服务的最多,且对于各种模式的探索、比较已经较为成熟; 二、关注到助餐这一针对性服务的内容较少,而且基本角度单一、地域性强,不具有整体性和宏观性; 三、针对助餐服务的数据统计可循,但横向比较分析和总结意见很少。 由此,各个层面综合考虑因地制宜、模式结果和项目运营整体性的报告几乎没有。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