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这不是我的错:基于道德脱离视角的大学生非道德行为的研究及启示
小类:
社会
简介:
当前,一些大学生在做出各种不道行为和犯罪行为后会找出各种借口为自己辩解。本研究从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道德脱离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道德脱离(moral disengagement)是一套相互联系的认知策略或者机制,用于分离个体行为与其内在的价值观,以避免价值标准可能导致的对于行为的自我制裁,这一理论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它提示我们要从大学生的内在因素去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
详细介绍: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和剧变时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和发展重要力量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发展和表现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但是,不容置疑,也有一些大学生由于受到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加上个人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出现了各种非道德的行为。比如考试作弊,偷同学的东西、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别人的利益、玩弄别人的感情等行为在高校里就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有些学校还相当地普遍。更为严重的是,有部分大学生做出了非道德行为后,自己内心并没有感到羞愧,而是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经常听到考试作弊的人说:“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我不过是其中的一分子而已,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有些偷窃的同学则认为,与那些贪官污吏的人相比,自己拿别人的一些东西根本不算什么事;而玩弄别人感情的大学生觉得现在世道就是这样,谁又规定谈恋爱非得一定要结婚呢?此种现象屡见不鲜,不胜枚举。各种辩解的理由都为他们的行为找到了合理的理由。大学生这种非道德行为的现象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的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和研究。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4月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温家宝在讲话中强调,要注重对社会转型期道德文化建设的研究。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温家宝表示,要在全社会大力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形成讲诚信、讲责任、讲良心的强大舆论氛围。温家宝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道德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 作为未来社会建设和发展重要力量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的思想道德的发展和表现显得更为重要,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的道德风貌。为什么有些人做了坏事而内心却没有感到羞愧呢?如何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减少大学生这种非道德行为的出现。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道德脱离的理论为大学生的这种非道行为提供很好的解释,也为开展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了很有借鉴意义的启示。 为什么有些人做了坏事而内心却没有感到羞愧呢?如何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减少大学生这种非道德行为或犯罪行为的出现。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道德脱离的理论为大学生的这种非道行为提供很好的解释,也为开展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了很有借鉴意义的启示。 Bandura等人在社会认知理论基础上发展了道德脱离的概念,其目的在于探讨为什么某些人能够做出残忍的行为而没有明显的痛苦。他们认为,道德脱离(moral disengagement)是一套相互联系的认知策略或者机制,用于分离个体行为与其内在的价值观,以避免价值标准可能导致的对于行为的自我制裁。Moore在Bandura等人所提出的道德脱离概念基础上,提出道德脱离是个体唤起认知的一种倾向,即重新理解自己的行为,使得行为看起来更少伤害性,最小化个体对于行为的责任的理解,或者降低自己行为可能引起他人痛苦的知觉,从而可以免除自我制裁。 个体通过自我调节过程控制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大多数人发展起有关道德行为的个人标准作为自我调节的依据,并依照此个人标准去预期、监控和判断自己的行为。借助于自我调节过程,个体常常采取与自己的个人内在道德标准相一致的行为以避免因为违背自己的标准而自责。然而个体的道德自我调节可能可以被激活也可能失去效用,而使其失去调节作用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道德脱离。道德脱离使得个体免于行为违背内在标准而产生的自我制裁及伴随的罪恶感。这可能使得个体更多地做出非道德决策或者非道德行为。高度道德脱离的个体习惯于构念对自己行为的理解,因而可以使得社会认知理论中所强调的能够支配个体道德行为的道德自我调节过程暂时失去效用。 道德脱离作为一套相互关联的认知机制,包含有8个成分,即道德合理化、委婉化表达、有利对比、责任转移、责任扩散、结果曲解、非人化和过失归因。这些道德脱离机制都可以使得道德自我调节过程失去调节和控制作用,从而可能使得个体更多地表现出非道德行为,而没有伴随着内疚感。 道德脱离受到许多个体因素影响,如移情倾向性、道德认同、犬儒主义特征和控制点倾向。这些个体因素反映了个体看待他人、事件以及自己的方式,从而可能促进或者阻止道德脱离的产生。 作为人类行为的一种类型,道德行为的发展必然受到外在情境因素与内在个体因素的交互作用。人们的道德行为表现存在着个体差异。道德行为与个体的内在特征相关联。研究表明,不同情境中个体的道德行为具有非常显著的一致性。鉴于道德脱离与个体的非道德决策及非道德行为密切相关,理解和把握道德脱离的个体影响因素,有利于高校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改善大学生的道德决策过程,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为此,本研究在对大学生道德脱离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班杜拉的道德脱离概念和影响因素,分析了大学生非道德行为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几点措施:1、重视大学生的内在的道德需要;2、在道德教育中重视对大学生的移情能力的培养;3、提高道德认同水平,促进对德育的接纳性;4、降低个体的犬儒主义水平,提高学生的信任感。期望通过这一研究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启示。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4月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强调,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要注重对社会转型期道德文化建设的研究。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重要力量,其道德水平值得关注。本研究从道德脱离的角度,从大学生内在的认知机制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道德脱离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86年提出的一个概念,它对于个体为什么做了坏事而没有内疚感提供了很好的解释。本研究基于道德脱离的视角对大学生的非道德行为进行了具体的研究,该项目在国内尚属于比较前沿,它为高校开展道德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因为它能够很好地考虑到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在高校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推广前景。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好的,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大学生这种非道德行为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的问题,值得我们去关注研究。班杜拉提出的道德脱离理论为大学生非道德行为提供很好的解释,为开展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提供了很有借鉴意义的启示。

作品摘要

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出现了一些非道德行为,而作为这些行为主体的部分大学生并没有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和不安,他们会找出种种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辩解,从而使自己心安理得,逃脱自己内心的惩罚(药家鑫的同学李颖为之辩护的话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等人提出的道德脱离的机制及相关理论为大学生的这种现象提供了很好的解释。班杜拉等人认为,道德脱离是一套相互联系的认知策略或者机制,用于分离个体行为及其内在的价值观,以避免社会的价值标准可能导致的对于自己行为的自我制裁,降低自己对行为的责任负担。影响道德脱离的个体因素有:移情倾向性、道德认同、控制点倾向和犬儒主义。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道德脱离与很多非道德行为正相关。从道德脱离这一视角探讨大学生的非道德行为有可能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答学生的非道德行为的现象,从而为解释和预防大学生的不良行为提供有益的帮助。班杜拉等人的理论为我们高校的道德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启示:我们必须重视大学生内在的认知机制和道德需要,提高他们对道德教育的认同感、移情水平和对人的基本信任感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王兴超,杨继平.中文版道德推托问卷的信效度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第二期:177-179 [2] Bandura, A. Moral disengagement in the perpetration of inhumaniti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1999[3] Bandura, A.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86 [4] Moore,C. Moral disengagement in processes of organizational corrup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2008,80(1):129-139. [5] Bandura A, Barbaranelli C, Caprara G V, Pastorelli C . Mechanisms of moral disengagement in the exercise of moral agenc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6, 71(2): 364-374. [6] Baker, V. L., Deter, J. R., Treviño, L. K. Moral disengagement in business school students: predictors and comparis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Best Conference Paper, 2006 SIM:H1-H6 [7] Jerry, M. B.著,陈会昌等译. 人格心理学.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8]潘清泉,周宗奎.道德脱离的机制及其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启示,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年第四期:176-181 [9] 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0]沈莉萍.试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道德发展观.教育探索, 2001

调查方式

问卷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班杜拉在1986年首先提出了道德脱了概念,随后进行了大量这方面的研究。Bandura等人基于道德代理的社会认知理论设计并通过对社会现实发生的伤害和反社会行为的实证研究编制并检验了道德脱离测量量表并探讨了基于道德脱离视角的大学生非道德行为的研究,Bandura等(1996)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研究发现,道德脱离倾向与攻击行为正相关,与亲社会行为负相关。Bandura等人的实证研究发现道德脱离会减少儿童的帮助和合作等亲社会行为,以及提高儿童的攻击和行为过错等反社会行为。Pelton等人(2004)在低收入、单亲家庭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检验Bandura 开发量表的普适性。 Treviño和Sweitzer(2008)改编了Bandura开发的道德脱离量表,以适应于大学生样本。Duffy等人(2005)探讨了道德脱离与成年人的非道德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道德合理化这种道德脱离机制与其随后对同事的破坏行为,如撒布谣言,具有正相关关系。Caprara和 Capanna(2005)的研究也表明,道德脱离会导致公民行为的减少。Moore (2008)认为道德脱离可能会激发腐败。因为道德脱离可能会促使个体对于问题的认知重构,腐败或者决策的道德考虑排除在外,从而避免了非道德决策或者非道德行为下可能出现的认知不协调而带来的心理不舒适感。Detert等人(2008)指出,道德脱离会提高非道德行为的原因在于,道德脱离的推理过程将预期的非道德行为与本来可以防止道德行为的罪恶感和自责分离开。他们采用情境实验研究方法,以大学生为研究样本,结果发现,道德脱离与非道德决策正向相关。高道德脱离的个体更可能做出非道德决策。而国内最早开始研究的是潘清泉、周宗奎等人,他们于2009年8月在《教育研究与实验》发表了“道德脱离的机制及其对青少年教育的启示”。随后又进行后续的系列研究,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发表了《儿童道德脱离量表的初步修订》《4-6年级儿童道德脱离与同伴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杨继平、王兴超高玲等人对道德脱离的概念、测量及与大学生学术欺骗行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山东师范大学张栋玲以父母教养方式、道德脱离和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关系为题作为硕士论文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而基于道德脱离视角探讨大学生的非道德行为和开展道德教育的研究还很少见,因此,我们通过课外活动及课余时间,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