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中国城市居民住房不平等的探索分析——基于JSNET2009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了中国住房资源分配处于一个不平等的地位,无论是从区域,年龄,还是单位,职业,教育的角度来看,住房资源的分配都是不均衡的。
详细介绍:
近些年来,中国居民住房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城市居民高度关注的焦点。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今天房屋的意义已经不限于为居住者提供生活场所,更是身份、地位、经济状况以及社会资源占有情况的综合体现。对于中国住房不平等的描述都带有了社会分层属性的倾向。再分配体制下,住房则是一种福利。住房不平等存在于占人口大部分的一般群众和少数的“再分配精英”之间。分配给前者的住房面积相当小,只能满足必要的生活需要;而后者在住房面积上享有特权。市场体制下,住房作为一种商品,它的分配在本质上是一个阶层分化的现象:收入,职业,单位,教育和其他的一些阶层变量影响着人们的住房产权和面积大小。 中国的住房政策经历了三次演变,即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第一次住房分配、文革时期的第二次住房分配和1998年至今的住房商品化改革。经历了这些演变后,中国现阶段的住房分布状况已经呈现出了严重的不平等状况。本文通过对JSNET调查数据的分析,来揭示描述现阶段中国住房不平等的基本状况以及分析产生这种不平等的根源。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了中国住房资源分配处于一个不平等的地位,无论是从区域,年龄,还是单位,职业,教育的角度来看,住房资源的分配都是不均衡的。 工龄对于住房产权有影响,但是对于住房面积的影响不明显,已婚居民在住房产权和住房面积上都表现出优势地位;教育程度在住房的回报上面是上升的,随着教育程度的增加,住房产权和发生几率在增加,住房面积也在增大;行业分布优势对于住房的影响更多的体现在住房面积上,住房面积从高到底依次排序为:金融、房地产业、国家事业/企业,党政机关、建筑、生产及供应业、社会服务业,排在最后的是制造业,处于垄断业或者高盈利的行业在住房方面越容易表现出优势地位;行政人员无论是住房产权还是住房面积都是处于最高的地位,其次是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而体力劳动者处于劣势地位;单位分割对于住房的影响更多的表现在产权上;沿海地区的住房产权比例明显高于内陆地区,但是由于房屋价格的原意,沿海地区的住房面积却小于内陆地区。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文依据JSNET调查完成的数据来分析,中国住房产权和住房质量的分层状况处于何种境地,不同职业阶层之间的住房产权和住房面积是如何分布的;不同教育阶层对于住房产权和住房面积的回报率有着怎样的差异;劳动力市场分割下的住房产权和住房面积的差异性分布;以及不同地区间的居住分层的差异。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本文使用了社会统计学的分析方法(SPSS软件和STATA软件应用),建立数学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社会实际中的问题,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现实中的热点问题。 2、该文抛开了传统的分析视角,将社会学中社会分层的视角以及经济学中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相结合作为切入点,将职业分割,行业分割,单位分割引入解释住房不平等,视角较为新颖。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抛开了传统的分析视角,将社会学中社会分层的视角以及经济学中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相结合作为切入点,将职业分割,行业分割,单位分割引入解释住房不平等,视角较为新颖。 该文的分析有助于了解中国住房产权和住房质量的分布情况:不同职业阶层,行业阶层,单位分割,以及区域差异视角下的住房产权和住房面积是如何分布的。有助于了解中国住房资源分布的不平等,为解决中国住房的不平等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建议和依据。

作品摘要

本文依据JSNET调查完成的数据来分析,中国住房产权和住房质量的分层状况处于何种境地,不同职业阶层之间的住房产权和住房面积是如何分布的;不同教育阶层对于住房产权和住房面积的回报率有着怎样的差异;劳动力市场分割下的住房产权和住房面积的差异性分布;以及不同地区间的居住分层的差异。在确定了以上的分析问题之后,使用建立统计模型分析的方法来最后判定住房产权和住房面积的影响因素,根据模型分析的结果来判断以上的研究假设是否得到了验证。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该文章受清华大学刘精明教授推荐; 该文章受西安市社会科学院张永春所长推荐;

参考文献

[1]边燕杰、刘勇利:《社会分层、住房产权与居住质量》,《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2]陈晓凤:《经租房:一个跨世纪的沉重的话题》,《中国房地产》2005年四月号。 [3]郭茜. 我国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4 . [4]易松国; 风笑天;城市居民家庭生活质量主客观指标结构探讨,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 1999年 01期 [5]蒋耒文、庞丽华、张志明:《中国城镇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研究》,《人口研究》2005年第3期。 [6] [7]刘米娜 中国城镇住房产权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CGSS(2003)数据的实证研究 兰州学刊 2009年 第5期 总第188期

调查方式

□√问卷 □√现场采访 □√亲临实践 □√统计报表 □√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权利维系论认为,渐进的市场改革,导致再分配和市场两种机制并存,以及政治和经济体制的双重变迁。所以,在人力资本得到的回报上升的同时,权利的作用仍然维持和继续着(Bian&Logan,1996)。有实证研究证明,在匈牙利干部阶层非但没有在改革中失去其原有的分配优势,反而在私有化的过程中大受其利(Rona-Tas,1996)。在中国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有学者研究证明,城乡干部的收入在改革初期是下降的(Nee,1989;Walder,1990),但是农村干部却可以从乡镇企业中获益(Peng,1992;Lin,1995;)。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城市,拥有行政权力或政治资本人仍然是赢家(Walder,1992;Bian&Logan,1996)。中国的改革是由政府为主导开展开来的,所以在改革中政府也是在一定程度上享有优势及特权的,因此他们在分配权力上依然保持着优势。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1988年和1995年对家庭收如入的全国性调查,其发现也是基本与以上分析一致。由此我们会很容易的得到与持场转型论相反的推论,即便我们将住房的分配制度向市场转型,但是拥有政治资本的人却拥有特权,使得他们在住房的分配上依旧享有着优势。也就是说,在影响城市居民住房质量的影响因素中,制度因素应该依旧起着主要作用,这种作用是市场因素无法达到的。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