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传统与现代:探析在社会变迁视角下少数民族地区养老体系构建——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C村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国家制度下的养老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是近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组织结构演变的伴生物,俨然成为社会和政治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从经济的、法律的、社会的角度,多人文学科试图构建现代养老体系,然而老人的赡养是融入在不同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中的,表现出了不同特殊性。通过瑶族社区养老个案研究,挖掘传统文化中养老的地方性知识,梳理传统的与现代的养老体系,努力搭建起两者的关联性,以求得问题研究的深入。
详细介绍:
养老从“家庭”层面上升到“社会”层面,由传统家庭文化来规约尊老、养老到从国家制度手段嵌入到养老问题,其缘于养老已进入到执政者的职能范畴,伴随着一个社会变迁的大背景即传统生计方式的变迁,引致了家庭结构、社会结构的调整。 养老研究的成果颇多,大多倾向社会保险、政府投入社保等经济技术手段来探究乡村养老的路径,忽略了养老的文化性与民族性。由国家和慈善机构加大投入,以社会化养老为着力点,还产生了一个矛盾: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全面以税收的形式征收社会养老费并不现实。同时,老人的赡养是融入在不同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中的,表现出了不同地域性、民族性。 瑶族是世界上典型的山地民族,民族文化特质独有,至古便有“无山不有瑶”之说。养山、护山、吃山等所形成的生计方式培育了瑶族同胞集体主义、家族老人处于中心地位的观念,独特的民族文化为尊老、养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某个少数民族来研究养老问题的学术成果不多,尤以瑶族养老问题为专题则更少。现有的研究多立足于瑶族的传统家庭文化,重视挖掘民族中对养老起积极作用的文化因子,而忽略了当前由于生计方式、经济结构的调整,家庭权力结构的变更而导致对传统家庭文化的冲击,而这一乡村变迁现象,是不得不引起关注的。

作品图片

  • 传统与现代:探析在社会变迁视角下少数民族地区养老体系构建——以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C村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广西作为少数民族地区,老龄人口也是逐年增多,养老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而少数民族地区在养老问题上具有自身特色,通过瑶族社区养老个案研究,挖掘传统文化中养老的地方性知识,梳理传统的与现代的养老体系,努力搭建起两者的关联性,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有序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 养老研究的成果颇多,大多倾向社会保险、政府投入社保等经济技术手段来探究乡村养老的路径,忽略了养老的文化性与民族性。2. 瑶族养山、护山、吃山等所形成的生计方式培育了瑶族同胞集体主义、家族老人处于中心地位的观念。 3.本项目属于社会领域的实证研究,通过走访、现场采访以及个别交谈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调研方法,掌握了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通过实证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了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C村养老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当地政府在养老问题方面采取的措施提供了一定参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为政府提供一些养老体系构建的建议; 2.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养老体系的结合; 3.有利于倡导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建立和谐的农村家庭关系; 4.有助于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品摘要

国家制度下的养老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是近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组织结构演变的伴生物,俨然成为社会和政治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从经济的、法律的、社会的角度,多人文学科试图构建现代养老体系,然而老人的赡养是融入在不同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中的,表现出了不同特殊性。通过瑶族社区养老个案研究,挖掘传统文化中养老的地方性知识,梳理传统的与现代的养老体系,努力搭建起两者的关联性,以求得问题研究的深入。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没有

参考文献

[参 考 文 献] [1]K.W夏埃S.L.威里斯.成人发展与老龄化[M].第5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郑杭生.《中国特色社区建设与社会建设---一种社会学的分析》[J].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1). [3]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李军等主编.五经诠释•礼记•王制[M].长春出版社,1992. [5]李瑞平,李松柏.转型期农村家庭养老的困境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9年第11期. [6]姚远.对家庭养老概念的再认识[J].人口研究,2000,(05). [7]王国军.中国尊老文化与农村养老问题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 [8]郑军、张海川.家庭养老文化视角下探索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J].农村经济,2009,(19). [9]张跃.少数民族养老模式研究[J].思想战线,2004,(02.30). [10]陈增荣.现行二元结构养老模式剖析与应对策略[J].西部大开发,2009.(11). [11]陈红霞.社会福利思想[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7月. [12]王如鹏.论有传统文化属性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建立[J]. 农村经济,2002.

调查方式

实地调查,问卷调查,访谈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养老从“家庭”层面上升到“社会”层面,由传统家庭文化来规约尊老、养老到从国家制度手段嵌入到养老问题,其缘于养老已进入到执政者的职能范畴,伴随着一个社会变迁的大背景即传统生计方式的变迁,引致了家庭结构、社会结构的调整。 养老研究的成果颇多,大多倾向社会保险、政府投入社保等经济技术手段来探究乡村养老的路径,忽略了养老的文化性与民族性。由国家和慈善机构加大投入,以社会化养老为着力点,还产生了一个矛盾: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全面以税收的形式征收社会养老费并不现实。同时,老人的赡养是融入在不同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中的,表现出了不同地域性、民族性。 瑶族是世界上典型的山地民族,民族文化特质独有,至古便有“无山不有瑶”之说。养山、护山、吃山等所形成的生计方式培育了瑶族同胞集体主义、家族老人处于中心地位的观念,独特的民族文化为尊老、养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某个少数民族来研究养老问题的学术成果不多,尤以瑶族养老问题为专题则更少。现有的研究多立足于瑶族的传统家庭文化,重视挖掘民族中对养老起积极作用的文化因子,而忽略了当前由于生计方式、经济结构的调整,家庭权力结构的变更而导致对传统家庭文化的冲击,而这一乡村变迁现象,是不得不引起关注的。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