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象牙塔中的“畸恋”--大学生同性恋者之生存现状调研
小类:
社会
简介:
通过调研大学生同性恋群体本身和他们所接触的人群两方面,了解其生存现状,并进行深入对比分析,最后针对调查结果提出建议策略。
详细介绍:
在本课题调研中,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网络在线调研、案例分析、座谈会、文献查阅等多种方式,采用随机抽样选取调查对象,运用百分比统计法和样本比较法,结合专业学术期刊的数据和资料分析,通过自我角色的认知、自我困惑、自我成因的归结、周围人态度等多个方面对高校大学生同性恋者的生存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研究发现:1、大学生同性恋者的自我认知度较高;2、大学生同性恋者自我困惑多元化;3、对于同性恋的成因自我归结多为先天;4、周围人对大学生同性恋者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5、多维度(性别、年纪、专业等)上对比差异分化明显。 为进一步改进大学生同性恋者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在调研数据统计、访谈资料分析等研究基础上,从学校、社会、家庭、个人四个方面提出问题解决的建议和策略。 1.从学校角度,加强教育引导,构建全方位的关怀型校园文化;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促进心理和谐;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构筑坚强的生命防线。2.从社会角度,加快立法工作;新闻媒体加强正面关注,增加客观报道;民间非官方研究更专业、务实;加大对同性恋教育与成长方面的资金投入。3.从家庭角度,提升同性恋家长对相关同性恋知识的认知;增进同性恋学生家长间的相互交流。4.从个人角度,大学生同性恋个体要积极参与校园内外的各项活动;大学生同性恋个体要树立自信,积极肯定自我。 我们希望通过对于大学生同性恋这一少数人群的调研,了解他们最真实的生存现状,设想切实可行的建议策略,旨在提高人们对于同性恋这一亚文化的宽容度,进一步改善大学生同性恋者生存与发展状况。

作品图片

  • 象牙塔中的“畸恋”--大学生同性恋者之生存现状调研
  • 象牙塔中的“畸恋”--大学生同性恋者之生存现状调研
  • 象牙塔中的“畸恋”--大学生同性恋者之生存现状调研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呼吁广大高素质大学生接受同性恋这一多元文化,让这些同龄人能享受一样的阳光;希望这些隐藏在象牙塔中的“畸恋”能被更多的人理解正视并接受。 基本思路:通过调研大学生同性恋群体本身和他们所接触的人群两方面,了解其生存现状包括自我认知,自我归结,自我困惑以及周围环境的认同,并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最后针对调查结果提出建议策略。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以科学研究中的调查法进行调查、分析与研究。力求通过客观、严谨的调查手段与统计、分析方法,能够切实反映大学生同性恋最真实的生存现状。 先进性、独特性:以同性恋这一社会热点话题为切入点,将视角投向少有接触的大学生同性恋问题,以引起社会各界对于大学生同性恋这类话题的关注。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同性恋人群的相对人数较小,但绝对人数并不小。这些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在本该追逐梦想的年龄,却需要面对其他人难以理解的苦闷与抉择。高素质的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同性恋是最受争议的群体,合二为一的大学生同性恋者,更需要一个宽容的生存环境,避免大量人才资源的浪费。高校的教育理念是“为了所有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这些仅在性取向上占少数的大学生也应享受到相同的待遇与机会。

作品摘要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1、大学生同性恋者的自我认知度较高;2、大学生同性恋者自我困惑多元化;3、对于同性恋的成因自我归结多为先天;4、周围人对大学生同性恋者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5、多维度(性别、年纪、专业等)上对比差异分化明显。 为进一步改进大学生同性恋者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在调研数据统计、访谈资料分析等研究基础上,从学校、社会、家庭、个人四个方面提出问题解决的建议和策略。 1.从学校角度,加强教育引导,构建全方位的关怀型校园文化;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促进心理和谐;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构筑坚强的生命防线。2.从社会角度,加快立法工作;新闻媒体加强正面关注,增加客观报道;民间非官方研究更专业、务实;加大对同性恋教育与成长方面的资金投入。3.从家庭角度,提升同性恋家长对相关同性恋知识的认知;增进同性恋学生家长间的相互交流。4.从个人角度,大学生同性恋个体要积极参与校园内外的各项活动;大学生同性恋个体要树立自信,积极肯定自我。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同性恋问题的道德探讨与法律对应》,阎愚,道德与文明,2010年01期.d等 [2] 《刘文忠.MSN人群HIV感染状况及行为调查》[J], 李林涛、齐杰、刘文忠,现代预防医学,2010(13) [3] 《同性恋亚文化》,李银河著, 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11. [4] 《2009年同性恋生存状况调查报告》[DB/OL], 叶惠玲. [5] 《中国同性恋研究:回顾与展望——对1986~2006年间178篇学术论文额文献综述》[J],陈秀园,中国性科学,2008(11). [6] 《大学生同性恋现象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 张延华,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7] 《大学生同性恋群体调查报告》,陈繁,当代青年研究,2007,(9) [8] 《中国同性恋研究》,刘达临、鲁龙光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9] 《同性爱》张北川著, 济南市: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02. [10] 《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李银河、王小波著,太原市: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调查方式

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网络在线调研、案例分析、座谈会、文献查阅等多种方式,采用随机抽样选取调查对象,运用百分比统计法和样本比较法,结合专业学术期刊的数据和资料分析,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对于同性恋课题的研究,国内外对于同性恋的研究普遍经历了从罪行化到非罪行化,病理化到非病理化的过程。 1973年,美国心理协会和美国精神医学会将同性恋行为从疾病分类系统去除。《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2001,第三版)也认为同性恋的性行为并非一定是心理异常,同性恋不再被统划为病态,也不再把同性恋看作一种病态心理。 目前国内有关同性恋的课题研究主要是从同性恋的概念、同性恋理论的成因探讨、我国对同性恋认识的轨迹、我国民众对同性恋的认识与态度、同性恋的定义及特点、同性恋社会心理因素研究、同性恋与性传播疾病、同性恋的健康教育等方面展开。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有关同性恋研究的论文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历史学、哲学、人口学等多个不同学科。约七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医学三个方面。主要把同性恋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关注,从心理学角度对同性恋的症状和成因进行研究,医学上着重与对同性恋的“治疗”和艾滋病的防治上。总体研究方法上,定量研究对于定性研究,研究方法上存在不平衡。 我国目前对同性恋问题的研究现状: 1.学科领域上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心理学、医学三大方面,其他领域关注较少。 2.整体进展上从1989年至1993年,1994年至2001年,2002年至2006年,这三个阶段是相关课题研究的论文数不断增长的阶段,研究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然而相较于国外的有关研究,我国目前对于同性恋课题研究的绝度数量还是较小。 3.研究方法上,非实证研究多,而实证研究少。其中一手实证研究数据研究仅占29.8%,非数据的实证研究占17.4%。总体研究的真实性不够,有质量的一手数据研究缺乏。 我国目前同性恋研究缺陷: 1.对于同性恋成因的探讨,相较于国外,我国的研究仍然很匮乏,研究深度不够。 2.对于同性恋的研究多停留在某个特定学科里,存在一定局限性,缺少跨学科领域的合作研究。 3.对于同性恋调查多在地方性,全方位的调查少,对于特定人群,对于特定范围的透彻系统研究少。 4.就同性恋与艾滋病的关系,多由疾病控制中心介人,缺乏对同性恋者群体本身的防治知识认知情况调查。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