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黄山市拆迁户安置区住宅户型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拆迁,在我们这个正在进行大规划、大建设的国家迅速展开。期间涉及经济利益、历史文化、城市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需求等多方面问题。拆迁之后,政府会如何安置拆迁户,拆迁户的生活会有什么改变,这也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民生话题
详细介绍:
拆迁户居住舒适度的改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住宅户型的设计。因此,对黄山市拆迁户安置区住宅户型进行研究成为本次科研的重点。作者以建筑学理论知识为基础,凭借个人参与的实际项目为平台,通过实地考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调研结果予以阐述。作品反映出拆迁户这个大群体对安置住宅的多元化要求,期待有不同住宅户型满足他们生理和心理需求。 正如作者所阐述的,安置不再是一家分几间房的问题。而是给拆迁户一个家,一个满足他们多元化需求的温馨之家。作品适用范围较广,不仅对城市拆迁户安置起到参考价值,对新农村建设也是有借鉴意义的,值得进行推广。

作品图片

  • 黄山市拆迁户安置区住宅户型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通过此作品是对黄山市拆迁户住宅户型研究的一次总结,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未来黄山市拆迁户住宅户型设计起到一个参考性作用,使拆迁户的住宅户型更加人性化和合理化,更加符合人的正常生活需要,让拆迁户的家更好更美。 1、拆迁户家庭人口构成和生活模式调研 2、拆迁户安置区户型与生理活动、心理需求关系调研 3、拆迁户安置区住宅户型功能空间设计调研 4、拆迁户安置区户型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此作品以建筑学理论知识为基础,凭借个人参与的实际项目为平台,通过实地考察调研,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调研的结果予以阐述,明白易懂,同时不乏深度,具有较强的参考性和借鉴意义。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作品是个人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实地调研结果,并参考其他文献资料,最终的结晶。有助于更好的优化拆迁户安置住宅户型,在传统徽派建筑的基础予以提升,使其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同时具有特色性。

作品摘要

一、个人实践的实际项目 1.棠越安置区(2010年) 2.隆凤新村安置区(2011年) 二、黄山市拆迁户安置区住宅户型研究 1、黄山市拆迁户家庭人口构成和生活模式调研 2、黄山市拆迁户安置区户型与生理活动、心理需求关系调研 3、黄山市拆迁户安置区住宅户型功能空间设计调研 4、黄山市拆迁户安置区户型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三、结语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肖兰. 多层住宅的空间与造型设计.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6 胡仁禄,马光著. 老年居住环境设计.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王玉波等编. 生活方式.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 卢本等著. 设计与分析 天津:天津出版社 2003 住宅设计原理 藤百译. 住宅设计资料集成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宋泽方,周逸湖. 独院式住宅与花园别墅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 贾耀才编著. 新住宅平面设计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调查方式

走访 亲临实践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国内对户型课题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大多数是针对高档小区户型的,而对于安置性住宅户型的研究比较少,而且很笼统,针对性不强,出发点不是从拆迁户的角度考虑,而是从开发商的利益出发,研究的水平虽然很高,但是缺乏人文特色。 当前对于经济型住宅户型的研究颇多,为得是在有限的空间里居住更多人,对于住户的生理、心理需求的考虑较少,即使考虑了,也是马马虎虎了事。我觉得这不能满足安置人口的居住多方面要求,对人性的考虑不足,即使每个人都有房子住,那也是不完美的。 虽然现在住房问题一直受到人们关注,我们在做课题研究时,不是简单研究给安置户一个家就行了,也不是复杂的研究如何更多的给安置户一个家。值得我们研究的不仅仅是这些,我们应该研究给安置户一个家,一个什么样的家,一个他们需要的家,一个让他们感觉到有家的味道的家,而不是一个简单的遮风避雨的地方。 更多的体现人文,提倡和谐,才是同类课题需要加以努力研究的趋势。 我坚信,通过我的本次调研研究,也是很好证明了这一点。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