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从对待日本遭受灾难的态度透视新时期大学生的民族情绪--以兰州大学学生为例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本项目了解在日本受灾后国内普通民众对日本的态度,以兰大学生为重点研究对象和调研的切入口。主要包括对当前涉日热点问题的态度、对中日关系现状及前景的看法、对日本民族的情感、对现代日本的了解程度、对日本之于中国的定位。研究成果可为学校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有助于学校开展大学生民族意识导育工作。
- 详细介绍:
- 本项目研究民族情绪对民众的日常行为的影响方面、影响程度。尤其是在面对日本受灾时,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做出的行为。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学校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有助于学校开展思政教育。本项目关于从对待日本受灾的态度透视普通民众的新民族意识对于倡导国民理性的对日态度提供相关借鉴和理论支持。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立项目的: 1.研究民族情绪对国内大学生的日常行为的影响方面、影响程度。 2.探索大学生对日态度的变化、发展过程及其背后反映的深层次原因。 3.探讨高校大学生民族意识导育学科发展的新方向。 基本思路: 1.通过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数据。 2.采取个案研究法、专题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分析调研资料。 3.总结、反思、整理成果。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研究课题的创新性:中日民族关系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但此问题却一直有着新的动态,因此,本项目在提出时紧紧结合时政热点,提出新思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研究对象的创新性:此次调研对象主要是以大学生为主,了解基层民众的思想动态。 研究思路的科学性: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对现实生活进行充分论证的前提下,科学分析方法,提供可行性建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1.研究成果可为学校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有助于学校开展大学生民族意识导育工作。 2.本项目关于从对待日本受灾的态度透视大学生的新民族意识对于倡导大学生理性对日提供相关借鉴。 3.普通民众的对日情感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影响到经济领域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因此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一定范围的影响力。
作品摘要
- 了解在日本受灾后国内普通民众对日本的态度,以兰大学生为重点研究对象和调研的切入口。主要包括对当前涉日热点问题的态度、对中日关系现状及前景的看法、对日本民族的情感、对现代日本的了解程度、对日本之于中国的定位。探索普通民众对日态度的变化、发展过程及其背后反映出来的深层次原因。挖掘普通民众在新时期的新民族意识产生的原因以及表达方式。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2011年兰州大学学生创新创业行动计划立项
参考文献
- [1]陈生洛:《中国大学生对日本的看法》,载《青年研究》2003年11期。 [2]杨晓:《近代中日教育关系与传统文化心理式微》,载《教育科学》2005年03期。 [3]大森和夫、大森弘子:『中国の大学生2万7187人の対日意識』,2005年9月21日《日本侨报》,第506号刊行特集。 [4]冯绍奎, 林昶:中日关系报告[M],北京: 时事出版社,2007。
调查方式
- 前期主要从事量性调查与分析,后期着重从大学生的历史观、价值观等主观方面等展开质性调查与探索。注重从国家政策、生活环境、学校、家庭、个人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探究。并结合现有研究成果作进一步反思。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国内方面: 目前,国内关于中日关系探究的研究较多,但是对于普通民众尤其是大学生对日本的民族情绪的实证研究较少,至今还没有形成被绝大多数学者、专家认同的具有权威性的理论体系。尤其是自2011年3月份以来,日本连续遭受重大灾害,各种媒体纷纷追踪国民对日本的态度,但是也仅仅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的展示。并且很大程度上套用陈旧的理论概念看待、解释和说明新的情况。没有实地探究的数据做支撑,许多结论都是主观臆测,浅尝辄止。 国外方面: 中日民族关系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但此问题却一直有着新的动态。国外有些学者基于政治等某些因素,对于中日关系及中日两国民众之间的民族情感等领域有相当多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往往没有经过实地调研与纯理性学术分析,而是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政治因素、本土文化的影响。因此,对于中国大学生对日本态度的完全客观的学术研究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