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助学贷款证券化和大学生劳务证券化双结合的应用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助学贷款证券化和大学生劳务证券化双结合的应用研究
详细介绍:
助学贷款证券化和大学生劳务证券化双结合的应用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为拓宽资金来源,解决助学贷款供需失衡;提高银行信贷资产 的流动性.基本思路:1搜集资料,用问卷等方法调查我国助学贷款存在 的问题 2对问题从金融创新和信用增级角度研究助学贷款证券化和劳务证券 化的可行性 3设计流程图将贷款证券化和劳务证券化结合.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高效融资组合,合理分散风险。 先进性:助学贷款证券化在我国目前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劳务证券。 化更是一枝独秀,将二者有机结合很可能推动这方面理论研究进一步向前发展。 独特之处:银行和大学生既是债务人和债权人,又是委托人和发起人,也是授信人和守信人,这些角色的多元化也许正是本文的独特视角。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助学贷款制度是我国实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后的主要助学制度,随着高违约率等问题的出现,金融改革势在必行,信贷证券化与劳务证券化结合降低银行风险,扩大助学贷款发放总量,为更好地开展助学工作 提供了保障,十七大指出要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现代金融体系,可见对高校金融产品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品摘要

目前我国大学生中贫困生比重约为20 % ,特困生比重约为8%,尚不统计因贫困而辍学的学生。而运行几年的助学贷款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一方面,从商业银行的角度,面对着大学生高违约率和政府行政命令的要求,商业银行陷入了“不敢不贷、不敢多贷”的两难处境,然而银行在这个过程的地位过于主动,忽略了大学生的自主性,所以银行应在继续加强其主动行为的基础上,应结合被动的业务处理方式。 另一方面,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说,我们一直处在政府、银行、高校、学生四主体中的弱势群体,如何化被动为主动,扩大资金来源,解决上学难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品将从我国高校金融市场现状和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助学贷款证券化的收益和风险,并提出具体的运作模式。旨在解决目前助学贷款的“惜贷”现象,缓解高等教育资金不足的矛盾。并且从学生角度阐述大学生劳务证券化解决学生主体被动处境。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陈自恬.助学贷款的理性商业化模式[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 12:110-111 2.梁丽君.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问题研究[J].科学之友,2009,3:86-87 3.王春晖.中美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 院,2007 4.马晶.中日高校助学贷款体制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08 5.张亦春 郑振龙 林海.金融市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调查方式

问卷、书报刊物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关于助学贷款证券化国外的研究比较成熟,并且付诸实践。例如美国学生贷款证券化起始于1991 年, 并在1994 年发生了较大的飞跃, 此后发展迅速,目前学生贷款支撑的证券市场已发展成为美国第四大ABS 市场。英国于1998年发行了学生贷款支撑证券。印度于2001年也开始采用证券化技术分散学生贷款交易风险。 我国国内理论研究在探索阶段,大约有50余篇研究助学贷款证券化的文献,我国对金融创新工具的应用并不发达,仅限于住房抵押贷款和少数种类的信贷资产,因此对于国家助学贷款证券化的研究只是局限于理论研究和实践上的设想。国内的学者主要是借鉴国外发行债券的经验。近些年来,随着商业银行发行助学贷款的积极性下降,分散助学贷款风险的理论曾出不穷。助学贷款证券化是解决此问题的讨论热点。 大学生劳务证券化是由北京工商大学陈自恬提出的比较创新的理论。该理论尚处于发展阶段。 而助学贷款证券化和大学生劳务证券化相结合进行投融资的理论国际国内尚未提出。本课题在于基于现在的理论研究成果,大胆创新,力争探索一条有效解决大学生助学问题和就业问题的新途径。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