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专区首页 >> 高校挑战杯 >> 挑战杯校赛发展

山西大学“挑战杯”竞赛十年回顾(2002——2012)

 “山大学子再获全国‘挑战杯’特等奖!”这是2011年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结束后,省内外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重大喜讯,标志着山西大学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迈上新的台阶。十年挑战,成就梦想,骄人成绩的背后,是山大人近十年坚韧不拔的努力。

作为一项被誉为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挑战杯”竞赛承载了千百万青年大学生挑战梦想、追求卓越的青春信念。该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性高级别赛事,竞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迄今已举办了12届。我校团委始终将“挑战杯”科技竞赛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作为培养青年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有效平台,作为推动我校建设研究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在近十年的“挑战杯”比赛中屡创佳绩,为山西大学赢得良好声誉。

 一、十年回顾,创新创业奏凯歌

十年来,山西大学共青团以“挑战杯”为龙头,重点培育青年学子的科学精神,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业潜能,提高其核心竞争力。2004年,校团委率先在全省举办了山西大学首届“创新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填补了我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空白,促进了我省“一杯两赛”格局的正式形成。我校至此形成了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山西省“兴晋挑战杯”青年师生科技作品竞赛、山西大学“创新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隔年举办的新机制。近十年来,我校参加“挑战杯”竞赛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近940件,直接参与人数6800人;创业计划团队516支,直接参与人数3300余人。先后与北大、清华等名校荣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2项,填补了该奖项山西省零的空白,同时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6项,参赛积分位列全国参赛高校第13位,山西大学也因此连续成为全国“挑战杯”我省唯一的组委会成员单位,在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6次铜奖。连续6次被评为全国“挑战杯”高校优秀组织奖。我校也涌现出一大批以“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基金奖”获得者阴彩霞为代表的学术精英,为广大团员青年树立了崇尚科学的榜样。

国内各大媒体对我校在“挑战杯”竞赛上所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关注和评价,据统计,国内传统及互联网新媒体报道超过500篇。其中平面媒体(报纸、期刊杂志)原创报道10篇,电视广播媒体报道10条,网络媒体原创和转载报道近500条。中国新闻社、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中央媒体,《山西日报》、《山西青年报》、《太原晚报》等地方媒体,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搜狐网、新浪网、腾讯等中央主流门户网站,《山西新闻网》等地方门户网站都进行了充分报道,其中《中国青年报》、《山西日报》等媒体对我校挑战杯获特等奖学生魏娟玲、郭佩祥等进行了专访,展示了我校青年学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昂扬斗志,为提升山西大学在海内外知名度创造了有力条件。

二、注入理念,创新创业有动力

 学术科技创新的活力来自于青年,学术科技创新的希望来自于青年。十年来,山大团委大力弘扬山西大学“中西会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强报国”的文化传统,将之融入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引导青年学生努力成为求真至善、有科学精神的人;成为自强报国、有人文情怀的人;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精英人才。

在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校团委充分秉持创新教育的理念,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目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直接效果是它为创新教育构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它赋予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勇于探索、敢于质疑、大胆求证的积极性,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求知者、参与者、探索者。大学生的应变素质、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也在不断的解决问题和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中得到提高。

三、完善机制,创新创业有保障

为了创造一个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良好的氛围,推动全校学生课外学术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山西大学团委在学校党政的支持下,经过广泛调研,充分论证,先后制定了《山西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学术活动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山西大学本科生课外学分制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的出台使得实验室、研究室、科研设施等向学生开放,从经费、物品、器材、场地、指导老师等多方面为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从而促进了一系列的学生课外学术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推动了优秀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成果的涌现。

在健全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山西大学团委还进一步完善了开展这项工作的各种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了“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各学院成立相应的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山西大学学生学术科技创新专家委员会,承办了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织申报工作培训班。各种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完善,这使得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领导与管理得到落实。

在“挑战杯”等科技赛事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山西大学团委探索了一套有效的创新教育模式:如大学生科研的立项制度从申报→评估→评审→公开答辩→评奖以及后期的学术报告会、成果巡回展,表彰奖励等手段使学生科研活动逐步规范化;整合校内外资源落实科研创新实践基地,本科生导师制等机制探索体现了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新生力量。它紧扣学校教育实践环节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推动了教学管理改革,为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培养方案个性化、教学内容基础化、学生学习主体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学管理科学化等方面起到先锋辅垫的作用。

此外,我校每年会拨出一定的经费对在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中取得成绩的学生予以表彰。这些为我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注重实践,创新创业有源泉

《中国青年报》、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认为山西大学参加“挑战杯”的作品是“大学生深入基层的优秀范本”。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和基础,在加强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工作中,我们注重从新的高度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提出社会实践要与专业学习相结合、要与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切实做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我们在组织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前,会组织有科研能力的学生确定科研课题,带着课题去调研,带着课题到农村、对口的一线工矿企业、公司去实践,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并在这一基础上创新。山西大学2件“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调查报告类特等奖,魏娟玲同学的《谁动了民主的奶酪——关于山西省河津市老窑头村230万元竞选村官的调查报告》和郭佩祥等同学的《农民利益是如何被损害的——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博弈与利益失衡》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带着课题,利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机会,深入农村进行调研撰写而成的,引起了全国关注。

  五、展望未来,挑战梦想谋新篇

十年挑战,成就梦想。十年来在学校党政的正确指导下,“挑战杯”竞赛已发展为山西大学学生科技创新的普及性大赛,并形成了以“创新挑战杯”为重点的系列科技赛事。在历届“挑战杯”竞赛上山西大学取得的优异成绩承载着学校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这些成绩将永远隽刻在全国“挑战杯”竞赛的史册上,也载入了山大新百年的征程中,过去的辉煌成为山大人永恒的记忆。今天,山西大学正以建校110周年开放的办学理念,浓厚的学术空气、鲜明的办学特色,厚重的文化积淀为青年学子开展创新创业提供有利条件。

挑战激起梦想,创新成就未来。如今的山大人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秉承创新理念,激扬青春年华,他们的挑战之旅将镶嵌在人生奋斗的长河中,山西大学“挑战杯”事业也必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