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作品简介: 钠碱法脱硫工艺中,脱硫副产物亚硫酸钠回收是其中重要的过程。本文中,在一个气液反应装置中对几种抑制剂对亚硫酸钠氧化的抑制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邻苯二酚作为一种新型抑制剂,抑制效果显著。通过实验研究了在邻苯二酚抑制条件下亚硫酸钠的氧化反应动力学,获得了反应物的反应级数和表观活化能,揭示了亚硫酸钠氧化反应的调控机理,从而为钠碱法脱硫工艺中副产物的回收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作品简介: 作为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国内外都非常重视对生态补偿问题的研究。生态补偿在国外通常称为生态服务付费。国内的生态补偿与国外的生态服务付费区别很大。在研究深度上,国内的生态补偿项目则多属于政府购买行为,主要通过债务化解、钱粮苗补助等方式实施补偿,。在比较国内外生态补偿项目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我国实行生态补偿政策的建议,并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我国今后研究的方向。

作品简介: 本项目以铁合金硅锰生产线污染源排放为研究对象,运用“四同组合”分类方法,将企业分为大中类和小类。依据分类选取大中类样本企业5家,小类6家,通过现场调研和实测得到企业产排污系数,在此基础之上,按照企业类别,通过数学手段最终得到工艺产排污系数。

作品简介: 燃油的乳化是指在乳化剂的存在下,通过机械搅拌、超声等手段形成油包水型乳液的过程。由于乳化油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物排放少等诸多优点而备受关注。 本作品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乳化剂的HLB值、乳化剂用量、助乳化剂及用量、乳化时间、乳化温度等一系列条件与乳化效果间的关系,并通过正交优化设计法对乳化工艺进行里优化,找出了一种乳化成本低廉、乳化油稳定性高的优良乳化工艺。

作品简介: 近年来,医药化工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生产的医药产品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医药产品生产时伴生大量制药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高浓度、难降解的有机中间体,如果处理不当而排入环境,将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作品简介: 建设绿色大学,就是围绕人的教育这一核心,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原则指导思想落实到大学各项活动中,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本文根据绿色大学的意义,建立科学、操作性强的绿色大学评价体系。详细介绍了绿色大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依据和原理,提供了具体实施评价的方法,并且据此评价体系对南开大学的绿色大学建设进行了评价,并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对策建议。

作品简介: 本文简单介绍了含偶氮苯结构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同时,聚酰肼的合成为关环得到含偶氮苯结构和噁二唑结构的聚合物奠定基础,并为光功能高分子领域提供新的研究材料。

作品简介: 通过对沈抚灌区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污灌区重金属污染对土壤、农作物及地下水产生的影响,并应用相关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确定污灌区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而为辽宁省灌区污染土壤的污染现状及保护土壤农产品的安全提供数据支持,为污灌区土壤系统的恢复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作品简介: 微生物絮凝剂具有降解性能好、应用广泛、成本低、操作简单以及不会导致二次污染等多方面的优点,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本文通过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出3株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初步鉴定为霉菌,另一方面我们设计实验确定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培养条件、影响产絮凝微生物生长的因素,通过实验选取其中的一种微生物絮凝剂(MBF7),研究其对不同类型污染水体的絮凝率,有很高的去除率,因此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作品简介: 本作品在以投入实际应用的MEA吸收液基础上进行了优化改进,以TETA为主体,加入适量MEA组成复合吸收剂,实现性能的互补、增强。通过对复合吸收剂吸收速率、吸收容量、表面张力及表面焓的研究,证实所配吸收剂对二氧化碳有较大的吸收容量,吸收速率高,表面张力小,传质面积大(有利于增强吸收),再生能耗低,对设备的腐蚀性较单一MEA有所降低。相对传统的MEA配方具有明显优势,有较好的工业应用潜力,推广前景好。

作品简介: 压电陶瓷因其压电性以及机电性能的多样性在很多领域有广泛应用。主要应用于航天、医学、地质、气象、家用电器等方面。目前所使用的压电陶瓷材料体系,绝大多数是铅基压电陶瓷体系,氧化铅约占原料总质量的70% 而氧化铅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有严重危害。所以无铅压电陶瓷是当前压电陶瓷研究领域追求的目标。本研究是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高性能的BZT-BCT无铅压电陶瓷,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

作品简介: 本文以丁二酸酐为酰化剂,制备了N-琥珀酰化壳聚糖,并研究了其钠盐溶液与淀粉复配作为卷烟纸表面施胶剂对卷烟纸的表面强度和抗菌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N-琥珀酰化壳聚糖用量为0.6%时,纸页抗张指数提高26.1%,耐破指数提高79.0%,撕裂指数提高48.6%,环压指数提高19.5%,耐折度提高18.8%。壳聚糖与淀粉加入量的比值介于5:2~1:3之间时,抑菌效率可达93.3%~98.1%.

作品简介: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轮胎生产国和出口国,但不能称为橡胶头号强国,特别是在天然橡胶领域。我国橡胶树只能在亚热带地区生长,但是蒲公英的适应范围广,尤其是在北方及西部地区。用蒲公英乳液制备天然橡胶的相关研究处于初步或对外保密阶段。蒲公英橡胶的制备,为工业制备提供了一定的依据;物理性能的研究,证实蒲公英橡胶和天然橡胶性能相似,具有工业应用价值;提出了蒲公英橡胶产业面临的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作品简介: 主要通过离子交换法资源回收电解锰废水中的锰和氨污染物,减少重金属锰和氨氮的排放并能回用废水,回收的锰液用于生产过程电解阶段,达到提高锰的产品收率,减少中和产生的固体废物:含锰污泥

作品简介: 多铁性材料以其优异的耦合协同效应,满足了电子元器件的小型化、多功能化。因而,铁酸铋/镍铜锌铁氧体复合材料体系具备了突出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其制备工艺的探索、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分析得到:复合材料由BFO和NiCuZn两相有机组成,且在有效减小前者弱铁磁性对其使用性能负面影响的同时,弥补了后者低介电常数的劣势。结论可对快速信息存储设备等相关领域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品简介: 本文探索了以机械合金化(MA)法用单质Ti、单质Si等对二元合金Mg50Ni50进行掺杂的工艺对合金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的影响。实验表明:二元合金Mg50Ni50的C20/C1仅为29.1%,且几个循环内放电容量已降低50%以上。由此可见,在合金中掺杂金属单质Ti可以减缓合金在强碱溶液中的氧化速率,也可以抑制作为储氢组元素Mg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氧化,从而提高合金的循环稳定性

作品简介: 本项目以具有自愈合性能的新型超分子橡胶为研究对象,采用系列先进的多尺度固体NMR技术在分子水平上阐明材料自愈合性质的微观起源及其与微观结构和动力学的关联,发展新型自愈合超分子聚合物的制备方法。进而制备具有可调控自愈合性能的新型超分子聚合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本项目将为设计和制备新型高分子材料提供理论依据,为高分子物理发展提供新的认识。

作品简介: 本项目针对低渗透气藏开发难点,从室内试验到计算机模拟相结合,全模拟大牛地气田单井无边、底水弹性气驱降压开采过程. 室内试验部分模拟实验的各开采条件基本符合地下实际开采条件,计算采收率,分析得到结论以指导实际生产。 计算机模拟采用Schlumberger公司的Eclipse软件进行数值模拟,与历史生产动态进行拟合,得到气田生产规律和压力变化规律,进行对未来生产动态的预测。

作品简介: 有机锡化学是金属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而有机锡(Ⅳ)羧酸酯类化合物不仅具有多变的结构和成键模式,还可以广泛的用作杀虫剂、杀菌剂、防污涂料和均相催化剂等,通过扩展羧酸的类型、改变烃基的结构等途径,人们发现很多新型的结构。研究表明,烃基羧酸酯大多都具有较好的杀菌活性和抗癌活性,因此,研究烃基锡羧酸酯的结构有助于预测其生物活性,并为其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品简介: 课题组想要证实,聚苯乙烯巯基和金纳米粒子的水包油的乳液能够在甲醇中形成表面是金的磁性乳胶粒。使这种金属纳米粒子在高级材料的制造上具有更大的应用前景。

1 2 3 4 ... 8 9 10 11 12 13 14 15 ... 53 54 55 56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