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作品简介: 本团队设计研究的船体水下清洗机械是船舶在进船坞前对船体外表面实行水下清洗的一种设备,能在船体外表面上行走,沿着行走路径对船体表面的海洋生物实行清洗,并配有视频监视系统对行走路径进行控制、观看和校正,清洗完毕好后,通过放在清洗机上的吊机取回岸上。 并可在某些项目上,开展大型船舶业务,而不局限在大型船坞的吨位上。实现水下作业的自动化,用机器来替代人的操作,将会大大节约劳动力,提高修船效率。

作品简介: 本作品为一种地震避难装置,主要用于多层砖混结构及高层建筑中,以应对突发地震灾害。使用时可手动2秒钟内打开,形成一可靠三角形的避难场所。此外,装置中配有地震呼救定位装置,被困人员可以用该仪器向外界求救,提供准确定位,以方便救援工作。救援时,对结构上部的气囊放气,可以提供充分的救援空间。本作品解决了现有避震装置“小震不必要、大震不可靠”的问题,具有占用空间小,抗破坏能力强,安全稳定,经济实用等特点。

作品简介: 研究表明地震多发生在夜晚或清晨,这一时间段,约73%以上的人都在床上休息,所以人在床上的安全性很值得关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设计了一种多功能防震床,在地震发生时通过机械结构形成两级保护屏障,从而有效地保护人身安全,同时还能实现无线呼救和具有防爆功能,此床还带有闹钟、床灯和储物柜,经济实用。

作品简介: 自动防震课桌椅是在地震发生时,自动将学生转移到课桌底下,供学生躲避的装置。课桌椅采用双人模式,主要由课桌、椅、悬挂臂、拔销装置和地震感应装置等五个部分组成。 椅子在课桌下与课桌一起形成近封闭的躲避空间,同时椅脚也能起到支撑的作用,增强了课桌的抗震性能和保护作用;此外,当椅子摆到课桌下后,也可留出充足的逃生通道,方便学生逃出教室。

作品简介: 减隔震技术是一种简便、经济、先进的工程抗震手段。减震是利用特制减震构件或装置,使之在强震时率先进入塑性区,产生大阻尼,大量消耗进入结构体系的能量;而隔振则是利用隔震体系,设法阻止地震能量进入主体结构。在实践中,常常把这两种体系合二为一。通过选择适当的减隔震装置与设置位置,可以控制结构内力分布与大小。

作品简介: 一款集越障、自动避险功能、无线视频联络和对讲功能、红外探测功能、遥控操作功能等功能于一体的救援侦查机械。

作品简介: 本地震灾害救援手套由远节指结构、中节指结构、近节指结构和皮质材料组成。 主要创新点: 在手套近节指关节处添加了连杆滑道机构,以此来实现机械手套的自动锁死功能,使手套手指能自动保持弯曲状态,在提高救援人员的工作效率的同时也达到了节省救援人员体力及保护救援人员双手的目的;当工作完成后或临时需要手指伸直时,救援人员只需要在此基础上稍加弯曲,即可实现手套由锁死功能到解锁的转变,手指自由伸直。

作品简介: 本项目依据专门用于暗挖隧道的传统盾构机的工作原理、基本构造及特点,根据灾后的特定环境状况对机构进行创新设计,使其适用于灾后救援,此款救灾盾构机具有快速高效、安全可靠、便于拆装、小巧便携的优点。

作品简介: 本装置的门板在波浪的冲击下作往复摆动,通过锥齿轮机构将门轴绕竖直轴的转动转化为绕水平轴的转动.水平轴的双向转动通过一套棘轮机构转化为输出轴的单向转动,输出轴与发条连接,将能量贮存在发条中,发条由控制电路控制并通过链传动与发电机相连最终实现本作品的发电的功能.

作品简介: 本作品KJZS-1型矿用节能振动筛是自行研制的一种新型高效的筛分设备,主要用于煤炭、冶金、矿山、建材、电力、化工、食品等行业,尤以煤炭用途最为广泛,是洗煤厂最佳的常用设备,该设备采用弹性连杆式激振机构作振动源,具有“三能一优”,筛网更换方便,安装及维修简便等优点。

作品简介: 地震中受灾人员致死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房屋损毁、倒塌所造成的砸伤和掩埋。地震救援主要是指迅速搜索与营救由于地震造成的建筑物破坏而被压埋人员的举动,由于余震和受损建筑物的不稳定性,这对救援人员及被困人员来说都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针对被困人员已经定位,在挖掘救援过程中所出现的两个主要的问题:(1)大型设备如挖掘机,起重机等无法到达事发现场,而轻型机械设备如千斤顶、倒链等又无法有效的进行使用;(...

作品简介: 抗震救援机器人是针对地震发生时的特殊工作环境设计的一种装备。它采用履带行走,具有双臂结构,集剪、抓、扒等功能于一体,效率高、重量轻。可以采用空投等方式快速投入灾区,充分利用黄金救援时间,挽救废墟中幸存者的宝贵生命。该机器能够在废墟上行走,并可在复杂、恶劣的震后现场连续作业,可根据具体的环境情况施展相应的救援手段,操作方便,确保了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其双臂结构,既可以单臂独立工作,又可以双臂配合工作...

上一页 1 下一页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