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作品简介: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设计了乙醇与柴油混合的相溶稳定性,在借鉴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不同掺混比的乙醇柴油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台架试验对燃烧0#柴油与燃烧乙醇柴油的发动机性能在理论上作出对比,使车辆尽可能节能减排。

作品简介: 为了解决传统水溶性热锻润滑剂的诸多弊端,通过实验制备出一种新型可以在金属模具成型过程中适合于中温或高温的水溶性润滑剂,既有良好的润滑性又对操作环境有较小的不利影响,并易作为废水排放,价廉且可多次使用。最终得到一层润滑性和强度都符合使用范围的薄膜,其致密性和吸附性都适用于润滑膜的要求。

作品简介: 通过对国外各种耐磨材料组织分析观察并进行了测试,确定个元素含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从而研究一种成本、性能、寿命更合理的耐磨材料。

作品简介: 项目以“铋基复合铁电体BZT改性BNT基”为研究内容,研制出了居里温度与退极化温度较高的新型铋基钙钛矿型BZT–BNT–BaTiO3无铅压电陶瓷体系。研究畴壁振动引起的非本征贡献对压电性能的影响与d33在不同应力下的演变规律。采用In、Nd掺杂改性,得出其对BNBT5-BZT2陶瓷晶体结构、显微组织、介电压电性能与极化状态的影响。制备出d33=172pC/N,kp=0.36,性能优异压电陶瓷片

作品简介: 采用传统陶瓷烧结工艺制备BaCo0.05Co0.1Bi0.85O3。并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直流阻温测试仪和交流阻抗谱研究其微结构和电性能,并构建等效模拟电路分析阻抗特征。 实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Mn使得热敏厚膜的室温电阻R25及热敏常数B25/85升高。(2)本实验在不掺杂PbO、Ag的条件下,样品获得较好的电性能,使得制备低电阻率高B值的NTC厚膜成为可能

作品简介: 为优化金银花中绿原酸提取率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绿原酸微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400W,微波温度58℃处理70s,料液比1∶25,乙醇质量分数72%, 60℃水浴加热51min,在此条件下,绿原酸提取率为4.643mg/g。

作品简介: 本论文是以玉林制药产生的废水为研究对象,利用对可见光具有吸收作用的BiVO4作催化剂,加入一定量的H2O2作为助氧化剂光降解制药废水,为制药废水的处理提供一种新的处理方法。光催化氧化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条件易控制、非选择性的氧化有机污染物、运行费用低、无二次污染并且催化剂可回收利用等突出优点,利用光催化氧化技术在有机废水治理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品简介: 化学形态连续提取法按照可提取的难易程度对土壤重金属进行形态分级,采用一系列提取能力不同的提取剂对土壤中的重金属进行连续提取。

作品简介: 本研究采一种简单的低温水热法制备了LaF3:Eu3+红色荧光粉, 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 、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漫反射光谱(UV-vis)、 红外光谱仪(IR)和荧光光谱(FL)等技术表征了样品,并探讨了溶液的pH、反应时间、反应温度,Eu3+掺杂浓度,氟源种类对产品荧光性能的影响。

作品简介: 现阶段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还是受到很多制约,其中负极材料的选择就是其中之一,钛酸锂是一种相当好的负极材料,然而他的制作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针对钛酸锂制作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使它的应用前景更加光明。

作品简介: 人工湿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人工湿地的设计并没有相应统一的规范,仅依靠以往的工程经验,限制了人工湿地的推广应用。本文通过对工程实例及相关资料的研究,结合水力负荷、降解的BOD5以及湿地植物输氧能力三种方法对潜流型人工湿地的水力面积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力争阐明人工湿地设计中水力面积这一重要参数的确定,为人工湿地技术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作品简介: 本课题采用了半刚性的4,4’-联苯基甲基苯并咪唑(bbmb)作为桥连配体,通过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构筑出了三个结构新颖独特的配聚物。X-Ray单晶衍射实验表明配聚物1和2具有大型的多孔道二维互穿网络状结构,3是一个四核分子聚集体。此外,粉末倍频测试法表明:具有对称中心的配聚物1-3都显现出宏观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

作品简介: 本研究以四甲基碳酸氢铵为原料,采用离子交换膜电解法制备四甲基氢氧化铵。在阳极室中加入四甲基碳酸氢铵,阴极室中加入0.3 %的TMAH溶液,通电进行电解反应。通过分别改变膜材料、阳极液浓度、电流密度及反应温度因素来确定适宜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以旭化成F4403D为阳离子交换膜,在阳极液浓度为1.41 mol/L,电流密度792 A/m2,反应温度50 ℃,在理论电解时间下,电流效率可达87 %。

作品简介: 用化学共价偶联的方法将不同结构和性能的有机功能分子化学偶联在四氧化三铁和微硅粉纳米粒子表面,制备新型高效的纳米吸附功能材料,用于检测和去除废水中Cu2+、Pb2+等重金属离子。利用表面化学、溶液化学及微纳米结构控制方法,建立起在纳米粒子表面设计、构建和调控表面修饰分子结构以及选择性吸附、分离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解决传统环境材料不能选择性检测和去除水中体中重金属离子的难题。

作品简介: 本项目采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和组合生物学方法对大肠杆菌内释放和固定二氧化碳的酶基因进行优化和组合,在大肠杆菌中过表达二氧化碳固定酶基因同时敲除排放二氧化碳基因,检测二氧化碳固定能力、排放量和能耗,同时构建数学模型,进行模式生物的实验室研究,实现工业大肠杆菌在高密度发酵过程中的高效、低碳、环保。

作品简介: 本项目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戊烷组分含硫化合物组成及变化规律,借助催化氧化脱硫机理等理论研究及大量的实验,对氧化剂、催化剂、助催化剂进行全面优化设计,最终确定出最佳的催化氧化体系,筛选出最优的戊烷氧化-萃取脱硫工艺,确定工艺条件。项目研究中,学生直接参与项目的方案设计与论证、实验研究及撰写研究报告等全过程,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目的。

作品简介: LED作为第四代光源,在当今领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封装对于LED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传统封装材料存在老化,透光率下降等问题。本文从分子设计角度出发,合成了一种具有高固化反应活性,低粘度,无色透明的,耐老化的脂环族环氧树脂,可用于LED封装。

作品简介: 本作品以廉价易得的木质纤维素为原料,针对如何将其快速经济的转化为5-羟甲基糠醛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获得了高温快速催化制备技术,是已知文献报道的最具工业化前景的技术,该成果将对缓解化石能源、资源的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品简介: 课题研究主要是将对Ge-Se-Sb硫系红外玻璃进行一定的纳米晶化工艺处理,即在保持原有红外透过率的基础上使其微晶化,以提高其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硫系玻璃在红外区2~15μm的波长范围具有透明性且化学稳定性优良,但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相对较差,因此本课题将结合氧化物玻璃微晶化的研究经验对Ge-Se-Sb硫系红外玻璃进行一定的纳米晶化工艺处理,以提高其性能。

作品简介: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绿色印刷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而要想更好的发展绿色印刷,最基本的措施就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本文主要从企业的清洁生产着手,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希望对各个企业有所帮助。

1 2 3 4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 43 44 45 46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