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作品简介: 我省竹类资源在传统制作和工业加工过程中的利用率特别低,有60%以上的竹材成为加工剩余物,竹材生物资源巨大。本实验以竹材废弃物为原料,通过碱性过氧化氢法水解得半纤维素,再以固体超强酸SO42 -/ MxOy为催化剂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糠醛。考察了不同的固体超强酸SO42 -/ MxOy催化剂的用量、温度、时间等因素对糠醛的收率的影响。

作品简介: 本项目通过对陕北清涧县不同年限退耕地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调查研究,探讨该区植被的恢复规律,为退耕还林工程的科学评价和生态环境重建提供参考。

作品简介: 通过运用色谱技术对提取的榆树钱精油来进行分析其成分,进而提供榆树钱应用价值信息和对发展前景的展望。

作品简介: 通过对经典的的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进行改进,建立起一种能同时测定无机复合高分子絮凝剂中Fe、Al的方法,使其能用于PSPAFC中Fe/Al共聚物形态分布的测定。通过测定PSPAFC中Fe/Al共聚物的形态分布,确定PSPAFC中nAl/nFe、nSiO2/n[Al,Fe]、nP/n[Al,Fe]的最佳比例,并通过废水处理实验,验证形态分析法所得出的结论。

作品简介: 香蕉纤维是从香蕉茎中取出柔软的纤维内皮,采用生物酶和化学氧化联合处理工艺制成的纤维。香蕉纤维具有质量轻、光泽好、吸水性高、易降解等性能。本课题从香蕉纤维性能研究出发,对其纱线的性能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和分析。采用27.8tex的纯纺香蕉纤维纱线开发出七种针织面料,得出了最佳漂白工艺和染整工艺,对香蕉纤维针织物的的服用性能进行了测试,得出:香蕉纤维针织产品的透气性、透湿性良好,织物悬垂性、刚柔性较好。

作品简介: 基于传统的WC硬质合金的粉末冶金生产工艺原材料浪费严重,工艺流程复杂,耗能高。本作品利用等离子原位冶金技术制备复合WC系硬质合金,工艺流程简单,WC类硬质相从高温熔体中原位生成,耗能低,效率高。制得的新型硬质合金刀头硬质相颗粒分布均匀,平均显微硬度可达到1746HV左右;在200N、250N载荷下的耐滑动磨损性能已和YG13C相当,并且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作品简介: 本研究以对氨基苯酚和醋酸酐为原料,首次利用微波辐射合成技术合成乙酰氨基酚。采用单因子变量法,探讨了不同的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

作品简介: 通过水热法、均相沉淀法、低温燃烧法制备超细氧化铁粉末,并对产物进行表征。制得的粉末粒度分别为142nm、480nm、242nm。

作品简介: 近年来随着汽车不断普及,轮胎作为关键部件却极易损坏,本实验成果为此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法。产品用于充气轮胎防漏以及被尖状物刺透而漏气时的自动修补液体产品。补漏迅速、耐冲击、耐寒,不凝固,不腐蚀轮胎及钢圈,可超重2-3倍补漏,不影响轮胎动平衡,补漏范围大,最大直径可达7mm;每胎补漏次数可达40以上。为无毒、无污染、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特效轮胎防刺补漏液。温度耐受范围宽:(-40℃--70℃)。

作品简介: 过氧化物酶,通常来源于辣根(因此称辣根过氧化物酶),是临床检验试剂中的常用酶。由于酶催化反应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它比常规氧化反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反应条件也相对温和。本文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可以催化降解硝基苯酚的原理,通过在414nm的波长下对邻硝基苯酚吸光度的测定,探讨了pH值、温度、酶用量等因素对邻硝基苯酚去除率的影响。

作品简介: 采用一种全新的分散聚合方式,以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单体,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分散剂,盐醇水复合体系的分散介质,氧化还原-偶氮类复合式引发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为螯合剂,半连续型投料方式,确定合成具有高分子量、高固含量、速溶、流动性和稳定性良好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最佳方案,用FT-IR技术对聚合物组成进行验证并对其絮凝性能进行评价。

作品简介: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中生界漂白蚀变现象规模宏大,但以往并未引起重视。通过文献调研,野外地质现象考察,典型剖面解剖,岩矿微观特征观察和岩石、流体地化测试,点的微观剖析与宏观地质特征对比相印证,天然气逸散的直接证据和流-岩作用的蚀变结果相融合,揭示了漂白蚀变岩石是天然气与岩石发生流-岩相互作用的结果。该研究为油气逸散提供了现今不具烃类特征的重要的识别标志,为油气逸散规模这一国际性难题解决指出了新的途径。

作品简介: 采用P123作为模板剂,通过溶胶-凝胶-程序升温溶剂热一步法并经不同时间的微波辐射处理,制备了一系列纳米复合材料Ag/TiO2。采用XRD、XPS、TEM、N2吸附-脱附测定和SEM-EDS等测试手段对其组成、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模型分子,考察了经不同时间微波辐射的纳米复合材料Ag/TiO2的紫外光催化活性,不同类型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和重复利用实验效果均较好。

作品简介: 方法:利用恒温油浴对有机溶剂(乙酸乙酯)进行加热使其变成气体蒸发出去,先经过冷凝管冷凝回收,在经过活性炭进行二次回收,当活性炭罐吸附满后,利用热风枪产生的热空气对活性炭进行脱吸附,脱吸附出来的有机溶剂先呗冷凝管冷却回收,后被另一组活性炭罐吸收,如此反复进行,即可对有机溶剂进行回收再利用。

作品简介: 本工作利用在壳聚糖-氧化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半胱胺修饰的金电极上电沉积银纳米粒子从而制备出新型过氧化氢传感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安培法的结果表明该电极对过氧化氢显示出良好的电催化活性,检测限为0.7µM。该传感器具有响应快、重现性好、线性范围宽等优点。

作品简介: 传统的PET塑料瓶再利用技术,工艺简单,生产粗放,对环境的污染大,社会价值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参考相关资料后,提出了PET再生短纤维技术。本作品首先分析了以PET塑料瓶为原料加工短纤维技术发展的现状;然后提出PET再生短纤维技术的特点,从回收方法等方面做了介绍,并对PET再生短纤维产业链的建立提出了建议;最后对PET再生短纤维制品行业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作品简介: 在追踪瑞雷面波理论的基础上,从油气地震勘探数据中提取瑞雷面波并研究f-k域瑞雷面波谱分析处理方法,建立频率、波数、波长、速度和深度之间的关系,提出瑞雷面波f-k、f-v、h-v、h-f、v-k、h-k六种谱来分析并解译出地下地质信息。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套包括瑞雷面波谱分析及近地表地质信息提取等功能的软件。

作品简介: 文章对杂多酸的催化性应用研究进行总结,为杂多酸作为催化剂在各领域应用提供新的依据和途径。重点介绍了杂多酸作为催化剂在酯化、酯交换、烷基化和缩合等类型的反应中的应用,并对杂多酸催化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同时对杂多酸在作为电解质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作品简介: 素有“稀土王国”之称的赣南,是中国第二的的稀土矿资源集中地,拥有全国30%以上的离子型稀土矿,遍及全赣南18个县(市、区),但多年来因稀土开采带来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问题给当地农业生产、人居生活和经济建设造成了较大的制约作用,本文将就赣南稀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讨论相应的对策。

作品简介: 利用全新的泡沫状结构制备方法可以更好的利用石油焦。泡沫炭是一种高性能的具有网架结构的多孔性功能材料,现在已经有了初步的研究与应用。通过分析石油焦的结构以及化学组成,利用天然的化合物作为发泡剂,可以在常温常压下制备非石墨化的泡沫炭,进而分析所得泡沫炭的各种性能及其在保温方面的应用。

1 2 3 4 ...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 43 44 45 46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