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作品简介: 利用简单重复序(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分子标记对38份花椰菜品种自交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48对SSR引物中筛选出4对引物,扩增的总位点数为47个,多态性位点数为39个,多态性达83.0%,该结果显示SSR能够检测到的多态性较高,因此可以用于花椰菜品种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UPGMA聚类分析揭示了各自交系间的亲缘关系,表明自交系的熟性与其遗传差异相关。

作品简介: 应用间接血凝抑制试验(HI)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蓝孔雀的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母源抗体,免前抗体和禽用三种疫苗免疫接种后不同时间的免疫抗体检测。

作品简介: 本试验以鸡冠花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鸡冠花色素提取的条件,以吸光度为衡量指标,选取浸提时间/h,乙醇溶液/%,pH值,液料比,温度/ ℃ 作为参考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室温、pH4.46以水为浸提溶剂、液料比为49.12、提取时间为3.49h、预测值为0.7292,实际提取吸光度值为0.7326,与实测值相符。该研究可以为天然色素的开发提供一种新的资源及方法。

作品简介: 本论文利用支持向量机的回归分析方法动态研究艾滋病发病趋势及影响因素,探讨合理的预测模型,揭示影响因素和内在规律,并对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分为两部分:一、设计了一个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分析的艾滋病感染者人数预测模型。包括两个阶段:训练阶段和预测阶段。训练阶段:读入数据,用于SVM模型,保存训练模型。预测阶段:导入训练好的模型,将预处理后的数据输入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并输出预测数据。二、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作品简介: 采用Ce(NO3)3•6H2O为铈源、尿素为沉淀剂和碳源,实验中不添加任何表面活性剂和模板,通过水热法合成梭形单晶Ce(OH)CO3,经煅烧后得到的单晶CeO2,仍然保持了良好的梭形形貌。

作品简介: 倾斜巷道常闭式自动化柔性防跑车装置在其斜井运输中,利用PLC实现了自动化实施,将传感器、电机控制器、变压器与PLC控制器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其自动化控制,并且实现其柔性拦截。有效的改进了先前的拦车门使用寿命短、拦截效果差的缺点。

作品简介: 本研究采用底物平板法从运城盐湖黑泥样品中分离获得一株高产胞外蛋白酶和淀粉酶的中度嗜盐菌LY20。16S rRNA序列分析,结合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特征分析,鉴定并命名该菌为Salimicrobium halophilum strain LY20。

作品简介: 新能源的应用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在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主要体现在三大技术领域:光热转换、光电转换、光化学转换;风能主要用于发电以及动力支持;地热能除了供取暖外,很大程度上被用于发电。然而在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中,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材料的低转换效率、技术的不成熟、高成本等。

作品简介: 嘌呤广泛分布于人体及其他生物体的器官及体液内,有关嘌呤的研究已成为热门,我于2010年暑假研究了三种环糊精对三种嘌呤类化合物的识别,着重研究了 HP-Beta-环糊精体系中不同pH、温度对三种嘌呤分子荧光特性的影响,从包合常数、热力学性质、空间匹配效应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作品简介: 本实验应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五种壳聚糖金属离子配合物的制备和特性进行研究。又应用EB做为荧光探针对五种壳聚糖金属离子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

作品简介: 为了研究二氧化硫与代谢紊乱综合征发生的相关性及其机制,运用SO2动式吸入染毒技术,我们研究了SO2对大鼠血清中生化指标含量的影响以及大鼠肝脏糖脂代谢相关基因脂肪酸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葡萄糖激酶(GCK)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CK)、肝脏糖原合酶(GYS)等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作品简介: 作品给我们描述了一个有趣的“会说话的植物”,一改我们对植物“沉默、忍耐”偏见。内容涵盖:植物利用化学信号吸引天敌昆虫来防御害虫、植物借助化学信号吸引细菌来抵御外来入侵的病菌、昆虫利用植物语言来实现交流以及“交谈的”植物更健壮等。

作品简介: 利用响应面法对超生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处理。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选取最佳单因素,然后再以最佳单因素为影响因子青蒿素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实验。通过计算得出最佳提取条件。

作品简介: 目前有机塑料污染问题已非常严峻,处理有机塑料带来的污染是各国研究的主要问题,而目前各国大面积的处理废弃有机塑料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如何更科学的治理有机塑料污染问题是科学家们探讨的热点,而本文利用黄粉虫可以食用有机塑料的发现,进一步通过实验对此种方法进行研究,并为人类处理塑料垃圾提供有益参考。

作品简介: 本文通过对早期“食物里程”运动理论的质疑,提出了对“食物里程”这一概念的修正,进而指出计算碳排放量的科学方法——生命周期计算法。最终指出修正后的“食物里程”对世界格局和典型国家的影响及启示。在阐述影响和启示时,由农业转向技术,由国际转向中国自身。既提出发展中国家可能将面临许多不利影响,又明确了发展中国家必须对此加以重视、积极应对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作品简介: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室内监控系统,温度、感烟和一氧化碳探测器将环境信号输入中央处理器进行数据融合和智能分析,处理结果通过GSM/GPRS无线通讯实时传递给该室主人进行远程交互,实现远程监控。

作品简介: 作品围绕研究纳米材料水处理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等背景情况、意义以及社会(经济)效益、课题研究结论及建议等方面展开研究论述。

作品简介: 通过研究城市中心的道教建筑太原纯阳宫,研究道教建筑在建筑物理环境、院落围合式的通风设计及视线设计、古建筑的可拆装性及循环设计三个方面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原生态低碳技术。

作品简介: 运用定量电子探针微区扫描分析技术(EPMA)研究黄海大气边界层气溶胶颗粒在正常天气及沙尘暴天气下化学组分间的差异。分析发现,来自土壤的颗粒最多,以下依次是富含碳、氮、氧的液滴颗粒、新鲜海盐、含碳颗粒、含铁颗粒、飞灰以及含C、N、O、S的液滴颗粒。沙尘暴期间,富含C、N、O的液滴颗粒和含硝酸盐的二次土壤颗粒大量增加,说明春季沙尘暴可能是各种含氮物质尤其是NOx(或HNO3)和NH3的重要携带者。

作品简介: 文章是针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山西店头村保护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项目将山西省太原市风峪沟店头村石碹窑洞群为研究对象,以该建筑群形成的历史成因、石窑洞及其可持续性为主要内容,通过对该地区建筑遗存信息和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摄影绘画、建筑测绘等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为最终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

1 2 3 4 ...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 149 150 151 152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