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作品简介: 抗生素残留是动物源性食品常见的质量安全问题之一。对动物源性食品的抗生素残留状况进行监测,对于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抗生素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具有抑制作用,且不同抗生素对不同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不同的原理;建立了一种通过检测菌液电导率的变化情况来实现动物源性食品中抗生素类兽药残留情况的快速检测方法。

作品简介: 本文针对小陇山东部地区的地理环境和药用植物资源的状况进行了科学调查,对具有开发价值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进行深入研究,总结论述小陇山东部地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分布特征,深入分析其可持续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为今后可持续开发药用资源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法。

作品简介: 本作品设计了一系列以磺化杯芳烃作为构筑块构造的新颖纳米超分子组装体,并系统地深入研究了此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构造规律。

作品简介: 洞穴鱼类是喀斯特洞穴生物资源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对贵州省荔波县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洞穴地下水体中的8种金线鲃属鱼类及3种洞穴条鳅亚科鱼类等不同物种对穴居环境的适应性特征的研究,得出该类群生物在穴居适应过程中不仅表现出穴居鱼类的共同演化趋势,还表现出其独特的穴居适应方式。例如:眼睛的退化,感觉器官的变化,胸鳍增长等。另外,它还表现出不同物种在共同的地下河环境中的共同适应性特征。

作品简介: 目的:应用启发式算法(HM)和基因表达式编程方法(GEP)建立31种磺胺类药物pKa值的定量构效关系模型。 方法:用ChemOffice2004软件进行化合物的结构输入,利用半经验方法进行分子结构优化,在CODDESA软件中计算出组成、拓扑、几何、电子和量子化学参数;并用启发式方法筛选出4个相关参数,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基因表达式编程方法建立QSPR模型。 结果:两种方法均得到了较好的...

作品简介: 全国范围“禁粘土砖”后,如何寻找粘土替代品原料成为当前研究的新课题。项目本着节能、减排、利废、环保的原则,以黄河泥砂、粉煤灰和炉渣为主要原料,采用化学激发结合蒸压方法研制生产承重砖。可有效利用黄河泥砂和工业废物,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废气的排放量、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政策。 项目以黄河泥砂、粉煤灰、炉渣等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出了蒸压砖生产的最佳...

作品简介: 新型采油化学助剂是指用丙烯酰胺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进行共聚反应得到的聚合物。由于乙烯基吡咯烷酮类良好的配伍性,无论是自聚还是与其他化合物进行共聚,设计得到的一系列的化学采油助剂均能满足作为驱油剂高分子化合物的需要。该类聚合物的开发,可助于改善现用驱油助剂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在抗温、抗盐、抗剪切性和抗氧化性的不足,在油田上应用前景良好。

作品简介: 液泡Na+/H+逆向转运蛋白在作物耐盐胁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提高Na+/H+逆向转运蛋白的表达对作物耐盐胁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来自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35S启动子和美洲东部白松(Pinus strobus) PR10基因启动子PmpsPR10的800 bp序列PmpsPR10-800,分别与来自小麦液泡膜的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TaNHX2)构建成两个植物双元表达载体(35...

作品简介: 本项目借助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机会,在掌握大量野外资料的基础上,紧随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和海陆交互作用这两个学术前沿,综合应用构造地质学、海洋地质学、冰川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地理科学等知识探讨青岛唐岛湾的冰川成因及其形成之后的海陆交互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唐岛湾是在NNE—NE向断裂活动奠定构造格局的基础上由第四纪冰川侵蚀形成的沿海峡湾。大约1万年前的全新世海侵使海水突破口门的阻挡进入湾内,唐岛...

作品简介: 本实验采用粉末冶金法和石英管封装法等新工艺制备试样,解决了RE(Dy、Nd)-Sn-Te体系稀磁半导体材料难以熔炼的问题;并对其相结构、相平衡等进行系统的基础研究,结合磁电子学和自旋电子学的有关知识分析磁、电等相关物理性能,研究磁电子学在RE-Sn-Te稀磁半导体中的应用。

作品简介: 虾青素(astaxanthin)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功能和多种卓越的生理特性,在水产养殖、保健品、化妆、医药等诸多行业具有广泛应用前景。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被公认为是天然虾青素的最佳来源,开发该微藻已成为近年来虾青素生产的研发热点之一。针对当前国际上虾青素的微藻生产之研发及产业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产率低、提取困难、生物利用率低等关键技术难题,本项目以高产雨...

作品简介: 以氯球为母体,TSC,3-AT两种新型含N,S化合物为配体合成新型树脂,并检测新型树脂的吸附性能,探讨吸附机理。

作品简介: 作品针对一种新型双核铜配合物的生物学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其对DNA具有切割活性并且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有助于新型抗肿瘤药物开发中先导化合物的确立。

作品简介: 本文提出一类新的以x2为权的Legendre正交多项式,并应用生成函数法严格证明该多项式的正交性,且给出该多项式明确的模值及其递推关系、微分关系和积分关系等相关性质,以此作为一类以x2m为权的正交多项式的研究基础。进一步,本研究小组从图像正交矩理论出发,首次提出一类基于权为x2的Legendre多项式的交错正交矩,并通过重构实验,说明该交错矩具有很好的图像特征表达能力。

作品简介: 本项目提出了一种采用纯阳燃烧技术的车用内燃机。该内燃机以汽油为燃料,采用内燃兰金循环,循环效率可达56%,整机热效率可达44%,显著高于传统汽油机和柴油机。同时,该发动机无氮氧化物、HC以及CO排放,由二氧化碳和水组成的废气经冷凝过程分离,再对二氧化碳进行回收,在达到高效率、低油耗的前提下实现了彻底的零排放,回收的二氧化碳还可以出售,增加额外的经济效益。经计算分析,使用此项技术的发动机在成...

作品简介: 紫绀型先心病患者长期面临低氧血症,临床发现此类患者术前最低的动脉血氧分压可达30mmHg左右,动脉血样饱和度仅70%,但是仍能够长时间维持一定的心功能。研究此类患者心肌慢性缺氧适应和代偿的分子机制,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品简介: 本文通过软件模拟和实验制备、测试的手段,研究了一维光子晶体的带隙机理及其基本特性。采用MPB软件和MEEP软件对光子晶体结构参数对其带隙结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提出并制备了一种具有可控介电常数特性的电介质材料。采用该电介质材料与泡沫薄板组装了一种一维微波段光子晶体,并从实验上测得其带隙中心频率为9.3GHz,带隙宽度500MHz。所制光子晶体在微波段滤波器的设计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作品简介: 引入烯端基的双酚A型聚芳酯(PAR-E),使得它的各方面性能与纯双酚A型聚芳酯相比各方面性能更加优良。通过性能测试表明它的各方面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特别是耐热性,透明性,耐紫外线等。在电子电器、汽车、机械、医疗、仪器仪表、食品和航天航空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该课题属于“十一五”军品配套研制项目,项目编号JPPT-115-643。专利正在申请中。

作品简介: 天然毒素具有成分复杂、活性多样强效的特点。天然毒素的研究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有效防治毒素中毒,又是现代抗肿瘤、抗血栓、抗炎、镇痛新药的重要来源。建立一种高通量的分离方法,从复杂多样的毒素中寻找新药组分,是本项的主要目的。本平台首次综合运用双向电泳和二维液相色谱,弥补了传统方法在分离上的缺陷,实现了毒素蛋白质谱与活性谱有机统一。该平台的建立,提高了新活性组分的发现效率,利于新药的筛选与开发。

作品简介: 本文系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医学研究论文。制备稳定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动物模型是PD研究的主要手段。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由于其制备的PD模型更加接近PD的病理过程也已成为制备PD模型的新型药物。但目前国内外对Lactacystin制备的PD大鼠模型,在用药后不同阶段行为学与形态学研究仍不够详尽。本研究观察了Lactacystin在诱导PD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