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回归自然 诗意生存——自然美浅析
小类:
哲学
简介:
大千世界,都出都是美的东西,在人类生存的自然界中更有不可言传的神奇美。本文通过对美的历程、美的本质初步探究,提出了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的美学哲理。深刻的探讨了人类与自然的共存问题,并且从个人、人类来那个方面来说明自然美与我们生存的关系。
详细介绍:
该文通过对美的历程和美的本质上做了系统的梳理,在这一前提下作者提出了可自己的理论观点,与自然亲和共存、天人合一适性自然的生存,并把自然美回归到当代社会的和谐观上,呼吁人们摈弃物欲,唤醒人们回归真自然、关注人文自然,使得人与自然达到和谐共处的发展观。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思考自然美对人们的生命意义和审美价值。 先梳理了自然美的历程,并就其本质做了深入的探讨,从历程和本质中探讨了自然生存的现实美学意义。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能够对自然美历史形成做一个历史的美学处理,并对自然美的本质进行了思考,进而探讨了自然美的现实意义。 对自然美这样重要的美学现象作出了自己的见解。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能够提醒当代人们去关注忽略已久的诗意自然本身,进而启发我们对生命本真意义的追寻和思考,回归到天人合一的自然状态之中。

作品摘要

自然美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也是关于自然和人生的一种思考。这种对自然人生的思考,体现了人类在美的本质、美的范畴和美感体验这些问题上,与自然的亲和共存;这不仅是对自然人生本质性的探讨,也是对宇宙及自然的追问,同时也是人类适性自然、追寻天人合一境界的本然流露。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1年5月在西安外事学院获得“鱼化龙”大学生学术论文竞赛中获得二等奖。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3. 朱光潜: 《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5年。 4.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 2009年。 5. 刘建国 顾宝田:《庄子译注》,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6年。 6. 李润英 陈焕良:《山海经》,岳麓书社 ,2006年。 7. 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 8. 李浩: 《唐诗美学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年。 9. 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9年。 10.蒋孔阳: 《美学新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9年。 11.叶朗: 《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调查方式

申报论文一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关于就自然美这一问题,在美学史上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课题,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美学大讨论中,也是一个讨论的焦点。在美学史上,大家讨论比较多的是自然美的性质和特点问题,以及与自然美的性质相关联的自然美与艺术孰高孰低的问题,在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对于对于自然美的讨论集中在自然美的性质问题上面。主要有以下四个观点: 1、自然美在于自然物本身的属性,如形状、色彩、体积以及对称、和谐、典型性等等。 2、自然美是心灵的反映。 3、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 4、自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 最终比较赞同得是,自然美是审美意象,因为他们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自然美就是“呈于吾心”而见于自然物,自然风景的审美意象。”。 在20世纪后半期出现了一种“环境美学”的派别。这一派别学者的观点可以概括为两点。 1、他们认为传统美学不重视自然美,而他们自己十分重视自然美的欣赏。 2、传统美学把自然作为一个孤立、个别的存在物来欣赏,而他们则主张把自然物开放为一个环境(甚至于欣赏者本人联系在一起)来欣赏。 由上可得知,国内外对自然美的研究未探讨到人与自然诗意生存这一方面来。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