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大学校园碳平衡与低碳化的研究--以广州大学为例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生命科学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立足于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天津气候会议与坎昆气候大会的基础,着眼当前,对广州大学校园碳平衡的研究,力求探索出能有效地调查与统计碳源、碳汇的方法。继而提出具有实际效果的低碳化可行性建议、措施,以便向相同或相似地区内其他高校推广有效的对策,对本地区,乃至于为整个国家的城市生态低碳建设中实际相关的问题提供参考。
- 详细介绍:
- 本研究创造性地将碳平衡与低碳化结合并系统地引入大学校园,将尺度具体到大学校园这一个单位体,立足于新视角,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工具(含专业的地理数据处理的软件与遥感数据等),力求使研究成果同时兼顾精确性与直观性,彰显研究的意义所在。 可行、实用与时效兼备;本课题立足于实验调研的基础上,对相应的可行性建议进行科学的论证,力使所提出的建议与方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实用性与时效性,其主要特色在于对实际的工作具有指导的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对象适用性质。 提升到理论高度;在研究调查同时,本课题注意将调研中的经验与成果加以总结与分析,对相邻领域的相关方法与理论体系进行深入的理解摸索,在研究校园碳平衡的时,对“低碳校园”作出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阐述,将其上升到理论层面! 另外,本课题的研究起步较早,时代性强,多项内容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1)广州大学校园植物碳汇的测算:通过相关GIS软件(Arc Gis、Arc Map、ENVI4.7)、对遥感图像(TM数据)进行处理和实地测量等方法来测算广州大学校园乔木、灌木和草地的固碳量;(2)校园主要碳源的测算:通过实地调查测量,测算校园用电量等的碳排放量;(3)提出优化校园乔木固碳绩效评估和增加室内盆栽的建议。(4)对“低碳校园”进行理论性的阐述与探索。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科学性:以广州大学为研究对象,将碳平衡引入大学校园,以全球变化、遥感导论等专业知识为理论基础。 先进性:属于学界第一次将碳平衡研究具体到特定校园,测算出校园的碳汇量和碳源量。运用先进的遥感软件ENVI 4.7和TM遥感卫星影像图并结合软件Arc GIS 9.3作定量分析。 独特性:(1)新视角与专业化;(2)可行、实用与时效兼备;(3)提升到理论高度;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实际应用价值:调查广州大学校园植物的碳汇量和主要碳源排碳量,采用传统方法与先进GIS与RS的专业软件相结合。得校园植物碳汇量约为4570t/a,耗电等碳源排放量约为23240t/a。初探地对“低碳校园”做理论性阐述。 现实意义:本课题放眼大局,着手“小处”,有效地为低碳化提供可行性、较为科学性的建议与方案。有利于向同地区内其他高校推广有效的对策,对本地区城市生态低碳建设中问题提供参考。
学术论文摘要
- 从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到2010年12月的坎昆会议,一次次将气候问题推到大众关注的风口浪尖。基于国际社会对碳排放的共识,低碳化将成为未来社会中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等各方面发展的主题。 以广州大学为研究对象将碳平衡引入大学校园,以碳平衡与低碳化的指标衡量校园的各项工作与运作过程。在调查与研究的过程中将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1)广州大学校园植物碳汇量的测算,通过相关GIS软件、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和实地测量等方法测算广州大学校园的固碳量;(2)广州大学校园碳源量的测算,通过实地调查测量、查阅文献资料、走访学校相关部门和多种统计手段测算广州大学校园的碳排放量;(3)校园低碳化建设的可行性建议与意见,通过调查、测算等方法从增加碳汇角度提出了优化校园植物固碳绩效和增加室内盆栽的建议,从减少碳源角度提出了用电量分级收费、定时熄灯、建立“储书银行”等有效的措施。对结合此次课题的实际尝试对“低碳校园”进行理论性的阐述。 通过此次研究,旨在结合我国国情和华南地区的实际情况,构建低碳校园,使碳排放的理念和模式得以推广,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具有科学性的依据和现实性的参考价值!
获奖情况
- 1.2010年11月6日获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地理学专业本科生野外调查大赛征文比赛二等奖。 2.2011年3月获第十二届全国“挑战杯”作品竞赛广州大学校赛决赛一等奖。
鉴定结果
- 内容真实!
参考文献
- [1]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Climate Change 2007: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996. [2]丁仲礼、傅伯杰、韩兴国,等. 中国科学院“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关键科学问题”项目群简介[J]. 战略与决策研究,2009,24(1):8—17. [4]丁仲礼、段晓男、葛全胜,等. 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方案评估及中国长期排放权讨论[J]. 中国科学 D辑:地球科学,2009,39(12):1659—1671. [3]何建坤、刘滨. 我国减缓碳排放的近期形势与远期趋势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6(6):153—157. [5]丁仲礼. 对中国2010年CO2减排目标的粗略计算[J]. 山西能源与节能,2010,3(60):1—5. [6]丁仲礼、段晓男、葛全胜,等. 2050年大气CO2浓度控制各国排放权计算[J]. 中国科学 D辑:地球科学,2009,39(8):1009—1027.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碳平衡主要是指碳的排放与吸收两个方面在数量或者是质量上是大致相等或者是相抵。从排放与吸收的角度上看其本质是固碳释氧的过程,碳平衡研究主要集中于两方面:排放量与吸收量,当区域内的两者达到大致相等的水平时则容易实现CO2的平衡。碳平衡在外国被广泛的使用在研究农业与森林等领域[1—4],但作为一个环保的概念,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常以“carbon neutral”见诸报端,美国400所高校的校长签署了一份旨在使大学校园达到碳平衡的协议,哈佛大学设立了“Green Campus Initiative”(即绿色校园行动计划),而后其他知名大学纷纷希冀制定相关的计划与措施力求实现校园内的碳平衡。 参考文献 [1] Pierre Be、 ziat, Eric Ceschia 、Gerard Dedieu. Carbon balance of a three crop succession over two cropland sites in South West France[J].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09,149:1628–1645. [2] J.M. Baker 、T.J. Griffi. Examining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carbon balance of corn/soybean agriculture using eddy covariance and mass balance techniques[J].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05,128 :163–177. [3] Kai Morgenstern、T. Andrew Black 、 Elyn R. Humphreys . Sensitivity and uncertainty of the carbon balance of a Pacific Northwest Douglas-fir forest during an El Niño/La Niña cycle [J].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2004,123:20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