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蓝莓不同品种耐碱力的评价
小类:
生命科学
简介:
本文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对10个蓝莓品种试管苗进行了耐碱力研究,对蓝莓试管苗生长期死叶率、死亡率、碱害指数等形态伤害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及数据分析处理。结果表明,10个蓝莓品种中,达柔、贝利和兔眼越桔的耐碱能力较强,杜克、北陆、伯克利的耐碱能力较弱,其它品种的耐碱能力居于二者之间。这对于充分合理运用土地资源、产业化推广种植果品蓝莓和增加果农的经济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为获得耐碱性品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详细介绍:
本文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对10个蓝莓品种试管苗进行了耐碱力研究,对蓝莓试管苗生长期死叶率、死亡率、碱害指数等形态伤害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及数据分析处理。结果表明,10个蓝莓品种中,达柔、贝利和兔眼越桔的耐碱能力较强,杜克、北陆、伯克利的耐碱能力较弱,其它品种的耐碱能力居于二者之间。这对于充分合理运用土地资源、产业化推广种植果品蓝莓和增加果农的经济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为获得耐碱性品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蓝莓对土壤要求苛刻,喜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酸性土壤,限制了其栽培范围。因此,对耐碱性蓝莓品种的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为此,我们对从美国、加拿大引进的10个蓝莓品种进行了耐碱力评价研究,以期筛选出耐碱性的品种,为我国蓝莓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必需的参考资料。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作品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在pH值5~9胁迫条件下对从美国、加拿大引进的10个蓝莓品种试管苗的平均死叶率、碱害指数、死亡率等形态伤害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比较了10个蓝莓品种的耐碱性差异,从中选出耐碱性较强的3个蓝莓品种。对蓝莓在我国的产业化推广种植提供了必需的参考资料,对发展我国高效果业、增加果农的经济收入具有重大意义,为获得耐碱性品种奠定了基础。该方面研究未见报道。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蓝莓喜酸性土壤,一般要求土壤PH为4.5~5.5。而我国大部分土地pH值为6.0左右。 部分果农采用施硫粉改良土壤以满足蓝莓生长需求,而改良后的酸性土壤难以再恢复种植其它作物。因此急切需要筛选出耐碱性强的蓝莓品种。本项目,比较了10个蓝莓品种的耐碱性差异,从中选出耐碱性较强的3个蓝莓品种。对蓝莓在我国的产业化推广和发展我国高效果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学术论文摘要

本文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对10个蓝莓品种试管苗进行了耐碱力研究,对蓝莓试管苗生长期死叶率、死亡率、碱害指数等形态伤害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及数据分析处理。结果表明,10个蓝莓品种中,达柔、贝利和兔眼越桔的耐碱能力较强,杜克、北陆、伯克利的耐碱能力较弱,其它品种的耐碱能力居于二者之间。这对于充分合理运用土地资源、产业化推广种植果品蓝莓和增加果农的经济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为获得耐碱性品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获奖情况

鉴定结果

参考文献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蓝莓为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 spp.) 灌木类小浆果果树。因其具有独特的保健营养价值,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其经济效益显著,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国际粮农组织将其列为五大健康食品之一,美国农业专家将其预测为21世纪前叶最具发展潜力的第三代果树树种。 蓝莓早先多为野生状态,栽培利用时间较晚。美国在20世纪初开始栽培驯化蓝莓,并逐渐培育出蓝莓优良栽培品种,到20世纪八十年代有了较快的发展。 我国蓝莓野生资源集中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一带。但野生果风味差、产量低,只能供加工利用。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从美国、加拿大引进蓝莓优良品种,并针对我国的自然条件,对适宜品种的筛选、生物学特性、土壤改良及栽培技术做了一些研究,近年又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具有优良品性的蓝莓品种进行了一些快速繁殖和离体再生体系建立的初步研究。但对于本作品蓝莓耐碱力的评价研究国内未见报道。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