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高端旅游背景下“渔家乐”何去何从
小类:
经济
简介:
“渔家乐”作为特色民俗旅游项目为长岛旅游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长岛当地高端旅游业的发展,“渔家乐”行业与所处的政策环境的矛盾越发明显。加之“渔家乐”的低端旅游定位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它由原来的经济动力逐渐转变为经济阻力,且经济效益开始缩水。针对以上表面现象,该报告通过对当地进行实地问卷和走访,在充足数据的支持下为渔家乐是继续保留还是彻底摒弃给出了明确的观点。
详细介绍:
长岛县“渔家乐”是在二十世纪末由当地渔民自发形成的特色地域性旅游项目,后经过十多年发展,逐步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因此也形成了自身的品牌,在社会上也具有了较高的认知度,由此也为当地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的提高做出了贡献。“渔家乐”是在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开始发育的,其存在满足了中低端的旅游消费需求,因而在其发展初期,具有良好的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来长岛旅游的消费者需求越来越高,原初“渔家乐”的旅游模式不再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同时,“渔家乐”在分散经营模式下也体现出低效率、恶性竞争、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作为一个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长岛面临着未来旅游模式的重新定位和重新选择。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得到国务院的正式批复,山东半岛各地围绕海洋开发展开了一个新的高潮。长岛县提出了打造“北方国际旅游度假岛”的旅游发展新思路,将旅游业定位高端市场。在此政策要求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长岛传统的“渔家乐”何去何从?是继续保留还是彻底摒弃?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该报告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认为“渔家乐”作为一种传统品牌,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对此不能完全抛弃,而应当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提升。从组织形式、运作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让传统“渔家乐”在高端旅游背景下体现出现代价值,更好地服务来岛旅游的游客,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颁布,各地围绕海洋资源开始大做文章。在旅游行业,“渔家乐” 虽然是一项重要的惠民项目但目前还处于低端大众型的旅游阶段。通过调研发现“渔家乐”目前的情况与《规划》中的高端旅游定位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为了使“渔家乐”这项惠民项目更好的为当地以及其他类似地区的人民谋福祉,该报告对调查问卷和地方政府文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渔家乐未来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以国家宏观政策为导向,通过对“渔家乐”业主和“渔家乐”游客进行问卷的方式客观的分析“渔家乐”作为低端大众型旅游与地方未来发展高端旅游之间存在的矛盾。通过对当地政府文件的深入研究,探讨“渔家乐”未来发展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方向,在充足数据支持的基础上论证了在未来保留“渔家乐”的必要性以及“渔家乐”向高端升级的可行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该研究报告对长岛高端旅游背景下“渔家乐”的定位和发展问题做了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研究问题明确。通过查阅长岛的政府文献资料并结合自己的调查进行分析研究。该作品对指导“渔家乐”这一特色旅游项目健康发展、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保护当地环境、带动地区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该作品所提出的发展“渔家乐”的政策建议不但适用于长岛地区,而且对全省乃至全国的“渔家乐”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作品摘要

“渔家乐”作为长岛的特色民俗旅游项目经过1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渔民就业致富的重要渠道,并为长岛旅游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促成了长岛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大好局面。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得到国务院的正式批复,作为一直依靠海珍品捕捞和低端旅游为主的长岛县提出了打造“北方国际旅游度假岛”的旅游发展新思路,将旅游业定位高端市场。这对土生土长的长岛“渔家乐”旅游的生存与发展都是一个挑战。通过对当地的走访调研以及与当地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进行交流后发现目前长岛“渔家乐”还存在市场定位模糊发展方向不明,缺乏“渔家乐”的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人才严重缺乏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等一系列问题。但是“渔家乐”为当地渔民带来的实惠是不可否认的,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作出了巨大贡献,长岛“渔家乐”已经形成了区域性品牌,所以在新时期新背景下,“渔家乐”作为一项重要的惠民项目应当继续保留,通过对其进行改革,使“渔家乐”与高端旅游接轨,从而进一步促进长岛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中国旅游报》 《长岛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长岛县对外经贸“十二五”规划(草案)》 《长岛县 “十一五” 商务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及2011年工作重点和推进措施》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 政府文件 走访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长岛属于一个四面环海的海岛,地理位置特殊,其旅游属于海岛旅游的范畴。国外学者特别关注旅游对海岛生物资源、水资源、环境容量、文化生态的影响。同时也关注旅游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有的学者则从资源的角度,认为海岛地区普遍缺乏淡水资源,旅游业的兴起加剧了淡水的紧缺。也有学者认为旅游海岛中私家车的大量进入带来了交通和停车问题,造成海岛的拥堵,进而降低了旅游质量。总之,旅游型海岛环境容量有限,旅游活动和建设受到较大的限制。旅游与环境和文化的关系得到国外研究者的重视。 由于旅游业是一个新兴产业,海岛旅游又是这个新兴产业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因此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目前还较少。有学者关注海岛旅游中的环境问题,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结为没有进行资源调查与评价、规划不力、管理不善和环保投资少等因素。还有研究者指出岛屿旅游发展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指出了可能给当地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如由于外来资本注入而导致的经济漏损、岛屿民俗文化和原有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滨海城市化等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总体看,目前国内相关研究涉及的范围大体集中于环境和人文方面,对于环境、社会与经济之间的综合研究还较少,尤其缺少对社会自发形成的旅游经济组织的研究。另外,部分研究成果还只是停留在学术交流层面上,对实际工作的指导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目前,我国海岛旅游收入已占海洋经济的第一位,并且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显示出我国及周边地区对海岛旅游产品的强烈需求。现实与潜在的海岛旅游需求呼唤对海岛旅游的深入研究。长岛“渔家乐”作为一种传统的、自发的海岛旅游项目,目前还没有研究者关注其形成的经济社会背景,也没有人专门探讨其未来的发展之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旅游理论方面已经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海岛旅游方面的系列研究也为该报告的写作提供的思路和分析视角。因此,该报告是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长岛旅游规划发展的现实需要,分析“渔家乐”这种特殊的海岛旅游形式的发展和变迁。并力图结合长岛实际,提出将自发的“渔家乐”进行整合、改造和提高的具体措施。研究成果一方面将充实我国关于海岛旅游方面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也将为长岛县未来对“渔家乐”旅游项目的改造提供思路。通过对传统海岛旅游项目的升级换代扩大就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从而也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争取处理环境、社会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