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银杏叶提取物通过PI3K/AKT途径抑制血小板活性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生命科学
- 大类: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 简介:
- 本项目首次发现银杏叶提取物通过PI3K/AKT途径抑制血小板活性,对研究开发新的银杏叶制剂具有重大的价值。
- 详细介绍:
- 当血管内皮受到损伤,血小板就会与暴露的内皮下基质,如VWF分子、胶原等结合。接下来,激活的血小板会从其胞内的α颗粒和致密颗粒中分泌出一些调节因子,例如ADP、血栓烷A2来激活其他血小板分子,共同形成聚集块,最后,一些聚集后的事件促使血栓进一步稳定。 在血小板的激活过程中,磷酸肌醇3激酶(PI3K)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Akt(又名蛋白激酶B)是一个57000道尔顿大小的丝氨酸-苏氨...(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虽然银杏叶提取物的抗血小板作用是明确的,但其分子机制尚处于未知状态。本作品对比了加入银杏叶提取物之后的作用效果,揭示了它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血小板活性,为将来开发新的、有效的、天然的抗血栓药物提供研发思路。 基本思路:先探究银杏叶提取物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然后寻找其作用的靶蛋白,最后用抑制剂验证明确药物作用的机制。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本实验利用血小板功能检测仪全面地研究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叶提取物对人血小板的影响,用免疫印迹技术分析银杏叶提取物作用后血小板内的三条信号通路的分子改变,并进一步探究银杏叶提取物作用于血小板的靶点。 先进性和独特之处: 1.本作品超越现象表面,是对银杏叶提取物抗血栓机理的进一步探索。 2.本作品对于银杏叶提取物作用后,血小板的粘附、聚集、P选择素表达等功能改变进行全面研究。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WHO(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报告: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每年夺走全世界1200万人的生命。本实验研究了银杏叶提取物预防血栓的分子机理,从而为开发更理想的血小板抑制剂提供思路,为临床上预防血栓和治疗血栓提供新的、副作用更小的、更为理想的方案。
学术论文摘要
- 银杏叶提取物(GBE)主要含黄酮糖苷和萜类化合物等成分,其功能已被广泛报道。例如,减少血小板在内皮细胞上的粘附,调节血管收缩以及抑制血小板活性等。由于其对健康的各种益处,银杏叶提取物已经在临床上作为治疗心血管疾病和神经性疾病常用药。虽然已有大量的实验表明GBE具有显著的抗凝集活性,但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仍然不清楚。本文的研究就是为了探索GBE抑制血小板激活所依赖的分子机理。实验结果表...(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
- 1.第五期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 2.浙江大学挑战杯校级复赛二等奖
鉴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1.Keun Ho Ryu, Hye Young Han, So Young Lee, Sun Duck Jeon, Guang-Jin Im, Bong Yong Lee, Keunyoung Kim, Kyung-Min Lim, Jin-Ho Chung. Ginkgo biloba extract enhances antiplatelet and antithrombo...(查看更多)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虽然血小板参与生理止血过程,但其过度活化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当今预防血栓形成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抵克利得等却因为副作用和耐受的关系,在临床应用上受到限制。因此,开发更理想的抗血栓药物是非常值得关注的研究课题。 目前,在相关银杏叶提取物的国内外文献报道中,揭示了银杏叶提取物具有改善记忆、抗衰老、抗炎症、增加NO含量等多种功能,此外对银杏叶提取物抗血栓的功能也...(查看更多)